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为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落实国家"科技兴海"计划,发展民族产业,提升我国大型海水淡化设备的国产化能力,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化所")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天津滨海新区联合成立了中国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海水淡化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国家和沿海各地区出台了大量政策,海水淡化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文章介绍了海水淡化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的海水淡化政策,分析了海水淡化的用海特点,并提出了关于海水淡化的用海管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有许多国家在工业生产中直接使用了海水。美国许多沿海企业、电厂、石油和化工行业 ,自 60年代开始用海水淡化作为生产用水和直接用海水做冷却水。我国沿海有许多城市 ,特别是北方的大连、天津、青岛、潍坊、烟台、龙口和上海等地临海企业早已直接利用海  相似文献   

4.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论述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包括各种新开发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新技术,将淡化、制盐、电解和吸附相结合的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以及海水综合利用的资源和节能集成技术。为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开发新水源是解决缺水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提出以天津为示范区开发新水源的设想,通过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污水再生利用等示范工程的建立和推广,实现新水源开发3.2亿m^3/n。占天津现状供水量的30%,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缓解淡水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并论述了国内的水资源现状、海水淡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各种海水淡化技术的适应范围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实现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提出了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具有洁净、纯度高和供给稳定的特点,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文章介绍海湾国家、美国和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市政应用现状以及一些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扶持和企业协调并重、推进装备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国产化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加强监管等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水的大规模市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航  王跃伟 《海洋信息》2012,(1):40-43,47
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发展呈现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趋势。基于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海水淡化的浓盐水排放、固废物、温排水和化学污染物等问题对半封闭的渤海湾海洋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合理发展和布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温菲 《海洋科学》2021,45(1):110-119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内收录的1971—2020年海水淡化文献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对国际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国家和研究机构、关键词、参考文献、期刊与基金等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国际海水淡化技术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以反渗透、多级闪蒸、超滤、微滤等研究为主的积累阶段;减压渗透、正渗透、纳米颗粒、石墨烯等海水淡化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已的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们已陆续揭开了它们“装置”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渤海湾为例,运用MIKE3 FM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渤海湾天津附近海域海水淡化浓海水与电厂温排水混合排放温盐扩散三维数值模型,开展了浓海水和温排水不同混合比例温盐扩散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浓海水与温排水混合排放可以使受纳海域盐升范围显著减小,并且混合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在温升影响方面,与等量温排水单独排放相比,混合排放会使底层海域温升包络面积增大,表层减小,但当混合比例超过1:30(温排水量约为35 m³/s),表层和底层海域温升包络面积接近于等量温排水单独排放的温升包络面积;综合考虑温盐扩散,当海水淡化浓海水排放量在10×104 m³/d,盐升不超过20时,与温排水混合排放比例超过1:30(温排水量超过35 m³/s),盐度在排放口附近可稀释到背景值,由于混合排放密度变化引起的温度下沉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海水淡化浓海水科学排放/推动海水淡化和海洋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以及水污染日益严重,全球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论述了中国以及广东省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了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途径。重点展示了海水淡化的各种技术,包括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太阳能法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并就广东省今后发展海水淡化事业提出了若干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事业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扼要介绍了国内外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的概况。认为我国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程度较低。这既有技术问题,也有资金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观念、认识和政策问题。文章最后认为,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采取适当政策,鼓励技术攻关,我国海水利用事业本世纪打下良好基础,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连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并对今后大连发展海水淡化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大连发展海水淡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淡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开源、节流、回用”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一个指导方针。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正在缓解淡水供需矛盾。文章在概述海水淡化产量与水价后,用国内外3个不同规模的实例描述反渗透海水淡化给水工程中的膜工艺设计与应用,给出海水淡化反渗透给水工程设计方案与淡化水厂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冷冻脱盐的海水双级冷冻预淡化系统。该系统利用蒸发结晶器对海水进行冷冻,并通过振动分离与洗涤实现冰晶与卤水的分离,以此实现海水的初步脱盐,可作为反渗透淡化的预处理系统。同时,海水冷冻淡化过程中消耗的冷量可重新回收用于空调制冷,淡化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本文建立了海水双级冷冻预淡化系统的数学模型,获得了试验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以此搭建了试验平台并完成了试验测试,并对海水双级冷冻预淡化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海水冷冻预淡化系统,预淡化海水产量可维持在21~27 L/h之间;预淡化海水盐度可从35降低到约11;预淡化过程可回收总冷量7.91 kW;反渗透淡化总成本可降低约33%。  相似文献   

17.
海水淡化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水资源紧缺已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海水淡化能够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但海水淡化投资大、成本高,是始终制约这一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不同规模、不同工艺的海水淡化工程,目前投资情况如何?产水成本多高?应用前景如何?这些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海水淡化成本分析方法 海水淡化产水成本分析方法与一般产品成本分析方法应是一致的。然而,由于海水淡化是属于水资源建设工程,世界各国在对待水资源工程上,政策差别很大。不少国家尚未把淡水作为有限资源,没有实现水资源商品化。因而对各种水利建设等水资源工程不作产水成本分析,淡水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淡水的需要量日渐增加。单靠降水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且,在海岛、舰艇和海洋平台上无法利用雨水。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淡化海水的问题。在某些地区淡化海水已经成为人们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包括美、日在内已有几十个国家,安装了大规模的海水淡化设备。  相似文献   

19.
核能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采用核动力的海水淡化技术概念及其核能与海水淡化的结合方式,分析了各种结合方式的优缺点,指出采用核能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将成为今后沿海地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取水适宜性,于2016年对京津冀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项目和海洋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并对我国海洋取水现状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综合研究发现:从海洋自然属性角度出发,沧州和天津沿海地区属于淤泥质海滩,水浅坡缓、深水区离岸远、风浪作用下水体中泥沙含量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取水方式适宜在海上建设沉淀池、采用潮汐式取水;唐山大清河口以西唐山沿海近岸海域属于淤泥质海滩,深水区离岸较远、水体中泥沙含量较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大清河口以东唐山和秦皇岛近岸海域大部分属于砂质岸滩,深水区离岸较近、水质较好,适宜各种规模的淡化工程,且取水方式可采取开挖埋管道的形式采集深水区的海水;沿海海港码头工程岸段由于水深条件较好,适合建设各种规模的淡化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