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伯红 《热带地理》1998,18(4):344-355
从界定欠发达地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内陆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特征,并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论述了内陆型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依靠区域经济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调整行政区划,集中地区优势,强力发展中心城市,并实施圈层分化,梯度推进与跳跃开发相结合,使内陆欠发达地区快速跃过低发育期。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中国欠发达区域的一个典型村落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发现虽然欠发达区域的城市经济扩散能力较弱、城乡互动的原动力不强,但通过“内生性”措施并依靠当地优势条件和历史发展路径,采用农村工业集聚发展策略,能实现乡村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转型。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发达国家采用高失业率等指标划来划分欠发达地区,而发展中国家采用贫困率与边缘化等指标划分欠发达地区。文章总结分析了国家上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国际战略与计划,并依据这些国际战略与计划及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国际上关于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研究方向与主题,主要包括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减贫与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水与自然灾害、区域内部凝聚力等,最后,提出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范建红  金利霞  金丹华 《热带地理》2008,28(1):58-62,73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人口的增多,南海区土地利用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区域气候、土壤要素、水文环境以及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方面.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分析制约南海区域发展的问题所在,提出适应发达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思路,建设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南海区域可持续发展,也为欠发达地区及发展中地区走健康协调的土地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
冯健 《地理研究》2005,24(5):811-821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与城市化推进问题历来是区域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首先结合新区域形象的建设探讨了欠发达地区以县城为主导的县域发展模式;继而,基于大量的实地调查,提炼出欠发达地区县域乡村发展的若干模式:多元化产业联动发展模式,能人富户带动发展模式,政府协调引导发展模式;最后,对包括新形象、品牌、独特的城市化等在内的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及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空间邻近现象,更是企业保持不败竞争、区域保证强劲发展优势的重要策略.新野县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县级地域单元,其棉纺织产业是以传统资源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从产业集群视角对新野县棉纺织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壮大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不仅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工业化质量,而且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口流出区低收入与高消费并存的庐江模式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中国很多以人口流出为典型特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城或城区出现低收入和高消费并存的现象.这种矛盾的农村收入一消费关系形成一个"经济学悖论",很难获得解释.本文以安徽省庐江县作为实证研究地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运用地理学的视角,从区域系统以外寻求解释.发现区域人口流动是形成人口流出区低收入、高消费现象的关键原因,另外,特殊消费群体的带动、传统文化习俗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庐江模式的理论意义在于,它表明即使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系统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已具备开放特征,依靠其自身力量,欠发达地区可以彻底打破计划经济遗留下的城乡二元分割,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玉  刘毅 《地理研究》2003,22(2):192-200
论文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存在不足,但对调控区域经济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财政转移支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其次,财政转移支付与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强。目前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低于发达地区,与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金投向有关。第三,财政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一直是区域研究的一个焦点。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在区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小城镇不发达的原因,并从发展战略、城镇职能、城镇形象、城镇软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欠发达区域小城镇成长的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当地小城镇的合理发展,并且对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国家科委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开发治理综合研究》,采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渗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对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资源、经济和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别完成了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能源工业、农村经济、分区发展模式、投入产出分析、资源开发、环境治理、区域发展动态等13个子课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综合研究报告,形成了研究区域较为完整的开发治理方案。 该项研究把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区域发展放在全省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察,根据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深刻理解,以翔实、丰富的资料和有说明力的论据,提出了河  相似文献   

11.
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巴西等国先后对本国欠发达地区进行了开发建设。它们以城镇化为动力、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已经取得许多成功经验,也有着深刻的教训。中国西部大开发可从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中受到启迪,以城镇化为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强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出西部地区城镇工业独特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的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新因素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新因素的推动力是不同的,通过对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新因素推动力方面进行比较,表明在发达地区,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力远大于欠发达地区,并就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的区域发展战略,使新因素对区域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加强科技、信息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体制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人才资源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以非农业人口比例为主要考核指标,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城乡发展政策与体制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因素,研究认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第二、第三产业产值,非公有经济比重等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城镇化水平有明显制约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控制人口规模,因势利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空间整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空间整合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调整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区域空间整合的研究主要包括:空间整合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内容与目标、动力机制、整合模式及整合对策等.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空间整合研究提出了4个方面的展望:加强区域空间整合的理论研究、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空间整合研究、加强对边缘区域的空间整合研究以及深化区域空间整合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市场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市场特别是作为现代经济活动载体的区域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关于区域市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内涵、成因、结构、机制、扩张模式及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障碍等,但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对发达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研究,而对中东部及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相对不足;多侧重于区域市场内部的研究,而对区域间的合作研究相对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要求,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西部地区及城镇、城乡和区域间合作的研究,并加强定量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理学研究者提出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发展改变了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与形态,并多以城市作为空间结构转变的研究对象时,人们对信息时代的农村空间问题的关注则明显减少.城市与农村作为区域构成两个不可割裂的部分,信息技术影响作用的渗透是同时出现的,作者认为农村地区在信息时代的空间问题同样值得探讨.文章首先总结了地理学研究者有关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地理学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理论探讨;2)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经济意义研究;3)农村信息化发展社会意义研究.然后对研究进展作了进一步评析,并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娜  石敏俊  袁永娜 《地理学报》2010,65(12):1569-1580
利用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模型,模拟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各地区实施同一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能源富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损失较大,对发达地区则产生正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如果实施差别碳税,对能源富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使中国走上低碳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河南信阳市为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和科学发展的理念,运用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从国家宏观生态政策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入手,全面分析了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城镇生态化"概念;揭示了在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生态化是方向、城镇化是手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阐述了生态化和城市(镇)化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与作用机制,对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分异及地域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省61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定量研究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类型及其演化过程,发现近10年来江苏省农村经济的总体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是仍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采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命名方法,总结出12种乡村经济发展类型:农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欠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不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较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较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型。并分析了类型形成原因。为江苏省分区分类制定乡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