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向分形地貌学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从Scheidegger的疏忽、Steinhaus的怪圈到Richardson的成功,Mandelbrot的分形理论诞生于地貌学的肥沃土壤。地貌的分形特征、地貌分维的量测等分形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尚有许多问题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Scheidegger的疏忽、Steinhaus的怪圈到Richardson的成功,Mandelbrot的分形理论诞生于地貌学的肥沃土壤。地貌的分形特征、地貌分维的量测等分形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尚有许多问题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沙漠化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在国内外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研究沙漠化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①作为风沙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沙粒,其粒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的大小差异体现了沙物质分布的区域差异性。②风沙地貌是一种典型的分形几何实体,沙丘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体现了风沙地貌的自相似性规律。③风沙流结构不但是分形,而且是多重分形,其分维值与风速有着极大的关系。④荒漠绿洲景观镶嵌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各景观要素的分维值大小代表着该要素镶嵌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程度。在黑河流域,自然绿洲的镶嵌结构最具复杂性,也最具稳定性。⑤沙漠化过程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如果用降水和风速为标度度量沙漠化过程,都表现出某种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流域水系分形, 熵及其地貌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梁虹  卢娟 《地理科学》1997,7(4):310-315
把分形理论和熵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研究了喀斯特流域和非喀斯特流域的干谷水系、常流水系和地下水系的分形结构及其熵的地貌意义,初步揭示了流域水系的形成与地貌发育演化之间的关系,认为仅利用水系的分维值来分析地貌演化是不够的,还应考虑流域水系的熵值变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单分形、多分形和自仿射分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几何学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很多基本概念却让初学者感到迷惑。如何区分单分形、自仿射分形与多分形,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简单分形容易理解,而真实的地理现象很少是单分形的。城市生长过程具有自仿射特征,而城市空间格局却具有多分形性质。作者发现,各种分形的共性在于三个方面:标度律、分数维和熵守恒。论文基于标度、分维和熵守恒公式,借助隐喻城市生长的规则分形来区分单分形、多分形和自仿射分形,讨论分形系统演化的机理、分形与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的联系,同时澄清一些在地理分形研究中的常见错误概念。最后以城市位序-规模分布为例,说明并对比单分形和多分形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建模与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6.
砒砂岩区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特征量化及空间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传才  秦奋  王海鹰  李宁  李阳 《地理科学》2016,36(1):142-148
针对现有地貌形态三维分形模型结构存在的不足,构建一个新的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测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砒砂岩区274个小流域的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① 基于该模型计算的分形维数能更准确地反映地貌形态复杂度信息;② 砒砂岩区小流域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介于1.683 6~1.948 6之间;③ 地貌形态三维分形维数整体上覆土砒砂岩区(均值为1.765 9)<裸露砒砂岩强度侵蚀区(均值为1.785 4)和剧烈侵蚀区(均值为1.774 8)<覆沙砒砂岩区(均值为1.796 6)。由于地表覆盖物、砒砂岩裸露程度和土壤侵蚀机理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地貌特征是该区地貌形态分形特征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论述分形地貌学的8个基本原理及其包含的7条定理,探讨为地理学开辟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动力地貌过程是个动态系统,处于混沌态,分形无处不在。为更好地进行地貌分形研究,作者引进复变函数和复平面作为计算机分形模拟的理论基础。该研究主要是在元谋盆地进行,作者在广泛野外勘测和室内计算机工作站精密跟踪、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元谋土林发育过程的复变函数表达式,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模拟工作,得出部分形参意义,与地貌实体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较为理想。最后,文章反省该研究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分形沟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雷会珠  武春龙 《山地学报》2001,19(5):474-477
推测认为黄土高源沟网具有分形性。根据Hoton定律推导沟网分维计算式,确定沟网分形结构,分形理论求算得小流域沟网的分维D=1.9接近于平面空间时的D=2理论值。统计分析发现流域边界周长、长轴、短轴、长短轴比、汇合角等地貌指标随流域面积的变化。从而证明黄土高源流域的自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吉玮  杨瑞霞  李超  骆磊  王心源 《地理研究》2014,33(6):1031-1039
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对月海地貌特征的研究能够认识月表起伏及其动力学成因。依据CE-1 影像图和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提取了南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不同填充岩性的典型月海范围,运用盒维数法、立方体覆盖法和多重分形q-Dq语言对月海边界及其地形表面的地貌特征进行了线和面的描述和研究。结果表明:① 分形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月球地貌的复杂程度。月海边界的分维值介于1.065~1.100 之间,平均值为1.086,标准差为0.014,在双对数坐标下5 个月海区边界复杂度拟合的直线都近似平行。② 月海地形表面的分维值介于2.704~2.852 之间,5 个月海地形表面的分维值标准差为0.051,ln δ -lnN(δ)图也近似平行,但截距的离散程度相较于月海边界的高。③ 月海地貌多重分析的q-Dq曲线图总体呈现非递增趋势,Dq值在q=-10 和q=0 时基本达到饱和,但差异较小。④ 从线、面单分形以及多重分形可见,5 个月海均具有分形特征,但彼此之间差异较小。其动力学意义在于它们在形成之后,内动力作用基本停止或很小,与分形特征基本一致;而外力主要由陨石撞击作用少量地改变着月表的面貌,导致在分形特征上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河道纵剖面分形—非线性形态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金德生  陈浩 《地理学报》1997,52(2):154-162
混沌-分形研究是非线性地貌发育理论尤其是非线性流水地貌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是当代地 貌学深层次研究的一个重要界面,在国内外刚刚起步。本文在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以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为例,运用粗视化方法,对不同河段、不同河型的河床深泓纵剖面进行了分维量计和检验。  相似文献   

12.
外营力地貌作用随机特性和分形布朗地貌的稳定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建立外营力地貌作用的分形模型,揭示了外营力在微观上塑造地表不平的动力机制。外营力在宏观和微观上具有各自的表现,可能预示地貌空间尺度的差异,使演化具有不同的独特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美国数学家Mandelbrot提出的分形理论为解决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地理学的复杂性问题已成为分形理论的重要实证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内已有的文献,在概括分形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就地理学分形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塔克拉玛干沙漠小尺度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对沙漠腹地复杂纵向沙垄横断面的上覆沙丘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沙丘形态野外测量采用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并通过南方测绘软件(South Survey)量算形态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沙丘形态具有分形特征,饼状沙堆和沙片的分维数是1.292 2,新月形沙丘的分维数是1.286 6,简单线性沙丘的分维数是1.102 5,新月形沙丘链的分维数是1.085;(2)在不同地貌部位之间,分维数差异不大(1.0~1.3),变异系数为0.06,表明复杂纵向沙垄上覆沙丘形态有自相似性;(3)沙丘的各形态特征参数变异系数的空间变化趋势一致,且与分形维数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表明沙丘形态分形维数能客观反映沙丘形态特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沙垄区,沙丘形态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反映风沙环境特征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分形理论在湿地科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形理论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独特理论体系。该文概述分形理论及湿地科学的性质和学科体系,将分形理论在我国湿地科学中的应用归结为5个领域,即湿地生物与生态学、湿地景观学、湿地土壤学、湿地地貌学和湿地沉积学。鉴于分形理论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当前湿地分形研究内容的不均衡性、不广泛性和不深入性等,分形理论及其在湿地科学中的应用依然面临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就分形理论在湿地科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它的应用必将促进湿地研究的纵深化,并为湿地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吴冲  张雯  向远林  田达睿 《干旱区地理》2017,40(6):1307-1316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地貌水系特征对其城镇化建设尤为重要。从黄土高原独特的分形地貌入手,以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城乡居民点与地貌水系的耦合关系。分形维数上,通过盒维数法测算出19处小流域沟道水系分形维数,并分析城乡居民点的数量、等级与沟道分形维数的内在联系。空间上,采取缓冲区分析居民点与沟道水系的临近关系并探究水系与居民点等级对应特征。研究发现:在数理分析上,(1)各小流域的分形维数越高,单位面积的居民点数量越多;沟道分形维数一定时,高等级居民点的出现会降低沟道内单位面积低级别居民点数量。(2)河谷沟道的分形维数达到1.223是沟道内出现县城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在空间分析上,(3)城乡居民点分布与分形沟道水系相临近,并且居民点等级分布规律具有自相似性、层级迭代性。基于以上特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镇村体系布局模式,以期为该地区城镇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分形理论在我国已不陌生,但用分形理论研究城市结构及演化在我国几乎是空白。与传统的几何学方法相比较,分形提供了研究城市结构复杂性的一种新手段,笔者对国外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作了介绍和回顾。  相似文献   

18.
海岸线空间分形性质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朱晓华  王建  陈霞 《地理科学》2001,21(1):70-75
根据分形理论 ,借助于GIS技术的支持 ,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 ,对以往研究少有涉及的海岸线空间分形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包括不同比例尺下海岸线长度的分形标定、不同潮滩分界线是否具有分形性质等 ,在江苏省海岸线长度的分形标定中取得了实际应用 ,由此获得了对海岸线分形性质及其分维意义的一些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以兰州市西固区为区域背景,以RS和GIS为技术手段,按照地貌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分区,运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标研究半干旱区城郊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特征;运用分形理论建立各种土地分布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土地类型分布形态的复杂性与稳定性;探讨控制和影响土地利用格局的主要因素及土地利用优化与管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典型黄土地貌类型区的地形复杂度分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毅  周侗  汤国安  刘学军 《山地学报》2007,25(4):385-392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与地形复杂度自南向北有序变化,构成了举世瞩目的独特的地理景观。选择陕西省南北剖面六个典型黄土地貌样区为基本实验区,以其1∶1万栅格DEM为数据源,探讨典型黄土地貌类型区的地形复杂度分形与空间分异特征。首先提出的元分维模型方法,以计算得到的DEM元分维值作为特征指标,研究样区的地形复杂度问题。这种通过滑动窗口的扩展分维分析方法,既可以用于分析该区域不同尺度下的地形复杂度变化情况,也可以探讨区域的局部单元复杂程度及其空间分布,从而不再局限于对全区域的单一分维评价。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应用元分维谱方法,研究地貌网格单元的元分维分级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以绥德和延川为代表的黄土峁状丘陵沟壑区最为复杂,以宜君和甘泉为代表的梁状丘陵沟壑区居中,而以淳化为代表的黄土塬区和以神木为代表的风沙黄土过渡区最为平缓。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扩展分形方法在黄土地貌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