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世纪50~60年代,在李四光先生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我国创立了最早的地热研究与开发机构,地热事业进入早期快速发展阶段。此后,地热研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缓慢,进入"低谷"时期。如今,由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化石燃料耗竭和环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27~2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和咸阳地热协会在陕西省咸阳市联合举办了“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高层研讨会”。在技术研讨会上,到会的院士、专家围绕当前我国地热开发进展及发展战略、地热勘查、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地源热泵、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地热尾水回灌等专题进行了阐述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地热勘探开发的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新华  阎书跃 《河南地质》1999,17(3):235-240
河南省地配开发经过20年来地热工作者不懈努力,在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的上第三系中找到了低浊 和丰富的地热资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热开发初具规模,全省相继建起了集旅游,娱乐,保健,餐饮于一体的温泉中心近十处,给城乡居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与全国相比,我省地热地质工作滞后,资源不清,开发技术落后,地热能用途单一,效益低下,管理跟不上。我国地热开发正走向地热产业化面对咄咄逼人的形势,资源和环境的挑战,地热  相似文献   

4.
地热能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目前全球地热能源的开发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从影响我国地热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规范发展问题、产业自身动力问题及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引起各方的讨论,以促进我国地热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锌 《城市地质》2012,7(2):6-8
地热能作为可再生新型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具有高风险高投资的特点,因此,地热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本文在介绍了我国地热产业现状和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地热能产业开发利用政策的建议,以推动地热产业的良好发展,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增强型地热系统:潜力大、开发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讨论了为什么要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什么是干热岩系统和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干热岩系统的潜力,如何发展中国的EGS以及我们可供考虑的建议。随着常规能源的不断消耗,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类的青睐。在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的容量最大,地热发电提供的是基本负荷,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开发滞后。尤其是对潜力大、开发难的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更是从研究到开发,都刚刚起步。如果地热发电的规模要超过风能及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不能仅靠水热型地热系统的开发利用,而必须重视和利用干热岩资源,大力研发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干热岩系统的潜势如何呢?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利用921个大地热流数据编制了《中国大陆地区新版热流图》以及3~10km深处不同深度温度分布图,计算了不同深度干热岩地热资源量,总数为2.09×107 EJ;其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占全国总资源量的五分之一。作者们认为,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和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地热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风险投资,亚经济型的EGS风险更甚。国家必须统一安排和投资。工程项目必须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吸取开发的教训。要选择关键地区进行试验和研究。作者们建议可考虑选择羊八井地热田的北部作为试验地区。  相似文献   

7.
北京延庆地区地热开发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延庆盆地地热地质条件,从地热尾水的回灌、地面沉降原因、地震发生的机理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地热开发不会造成地表环境污染,也不会诱发地面沉降、地震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解除了人们对地热开发的顾虑,坚定了延庆地区利用地热供暖替代燃煤供暖的决心,为建立延庆生态模范县寻找到一种可利用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8.
地热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宗军  曹红  王敏  赵俐红 《地下水》2009,31(1):78-83
作为巨大的清洁能源,地热水资源已被大量开发及利用。但是清洁能源并不清洁,其由地下深处带到地表的一些化学物质等对地面环境势必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即危害。在介绍了地热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对地热水资源开发及利用所带来的环境及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特别是地面沉降、热污染及地热水资源衰减等,并分析了这些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机理。对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总结,并为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勘查评价工作,提高利用效率等五余个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6,33(8):1-3,7
地热资源是本土绿色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类能源的日趋紧张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将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此,大力开发利用地热洁净资源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对我国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浅谈了一些认识和建议,并认为只有创新理念,才能激活地热洁净能源的勘查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大庆地区地势勘探开发现状,已证实大庆地区存在着区域性高地温场,对地热的勘探开发利用还处于开始阶段。对地势勘探开发过程中有关的地质基础和工程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勘探开发工作提出六条综合意见,对东风和林甸地区的地热勘探开发工作也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1.
毛翔  国殿斌  罗璐  王婷灏 《地质论评》2019,65(6):1462-1472
干热岩资源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地热资源类型。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Fenton Hill项目实施以来,已在全球14个国家实施了41个干热岩开发项目,以干热岩储层建造和连通的目标地层周围或上部是否存在水热型储层为标准,25个属于传统意义的干热岩开发项目,16个属于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或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缩写为EGS)。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这些干热岩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欧亚板块板内地热域、印澳板块板内地热域、东太平洋离散—汇聚板缘型地热域、西太平洋汇聚板缘型地热域和加勒比海火山活动岛弧区。按照盆地类型划分,全球干热岩开发项目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包括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弧前盆地、弧后盆地、近现代火山(火山带)和褶皱带地区,其中以欧洲阿尔卑斯褶皱带磨拉石盆地为代表的前陆盆地,和以欧洲阿尔卑斯褶皱带上莱茵地堑、北美新生代科迪勒拉造山带内华达盆地为代表的裂谷盆地是全球干热岩开发项目最为集中的两种盆地类型。考虑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情况,上莱茵地堑、内华达盆地的干热岩开发历程对我国干热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君春  郭纯青 《地下水》2007,29(2):110-114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已得到了广乏的开发和利用.从地质条件关系、地热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已知地热信息及其埋藏条件等方面阐述河北省石家庄市地热资源成因,分析地热资源开发潜力,为石家庄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济南北部地热田开发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热资源调查、热流试验、地热地质勘探等方法,对济南市北部古生界奥陶系热储地热田进行了地热开采技术条件分区、地热资源区划、地热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地热田内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是热源和水源的通道,且影响带内岩溶裂隙发育。该地段储水空间较大,施工地热井的成功率高,单井出水量大。地热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遵循科学的开采方案,设计合理的开采井深和布井间距,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热资源并延长地热田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4.
利津县城区的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和古近纪碎屑沉积岩中,热储类型为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地热资源类型属热传导型。新近纪馆陶组热储层组与古近纪东营组热储层组是主要的热储层。该文在论述利津县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地热开发中的尾水排放和回灌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务宗伟 《地下水》2008,30(2):51-53
地热是一种新型能源与资源,属于环保能源、保健资源。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黄河下游冲积扇平原(河南部分,下同)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并存在着一些观念和管理上的问题。针对黄河下游冲积扇平原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现状和问题,结合黄河下游冲积扇平原地热地质条件,对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郑东新区地层、构造等地热地质条件,地热资源概况以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列举地热开发中的多种保护措施和综合利用情况,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温地热高效开发钻井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新军 《地质与勘探》2016,52(4):718-724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部的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环保的可再生资源,高效开发地热资源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温地热开发的钻井技术都是采用油气开发的技术,由于高温地热储层的特殊性质,使得常规油气钻井技术作业效率低,成本较高。针对目前高温地热资源开发的工程需求,介绍了高温地热储层的类型,分析了高温地热储层特性和高效开发的钻井关键技术,包括高效破岩技术,防漏堵漏技术、抗高温井下工具和仪器、抗高温钻井液、抗高温水泥浆和高效低成本钻井技术,并对未来高温地热高效开发的钻井技术攻关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世界直接利用地热资源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季生 《物探与化探》2001,25(2):90-94,101
介绍了自1990年以来对地热能研究和开发的现状,尤其是1995年在意大利如开的国际地热会议和1997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干热岩会议的有关信息,综述了近10a来世界地热研究和开发的进展,并希望通过对世界地热研究和开发现状的了解,促进我国地热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阅读提示: 北方的供暖季,雾霾频频造访。于是,地热这一清洁能源逐渐受到关注。实际上,在天津,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技术上先后攻破了基岩和孔隙型热储回灌两大世界难题,形成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仁寿山景区通过重力、电磁测深等综合物探方法,最面配合勘查,结合相邻地热勘查验证井资料对比,提出仁寿山景区基底埋深、储盖层厚、水源、热源具备,是地热赋存有利部位,也是地热开发优选靶区,经钻井勘探,打出该市乃至全省最好的地热井,取得兰州市地热勘查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