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内涵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石油地质动力学的本质特征是在现代地质理论基础之上,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理论和方法,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实验测试、模拟技术,定量地研究沉积盆地油气生、运、储、聚和保的机制、速率和过程。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沉降作用,二是流体压力系统形成与演化,成藏动力是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的纽带。石油地质动力学现行研究方法可分为盆地动力学、石油地质动力学(狭义)和地质作用过程动力学,重点介绍了成岩过程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当今研究的前沿领域,即热流体与有机/无机成岩作用。最后,笔者展望了石油地质动力学研究在我国那些具有多旋回叠合性含油气盆地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直接深入盆地流体领域和发展应用多种定量方法,是当前油气运移研究的两个主要特点。在与多种学科交叉结合中,流体运移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呈现出多样的发展方向。地球化学方法为油气运移遗迹的观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孔隙压力和有效应力定律的应用已极大地改观了和更新了石油地质学科的面貌。异常地层压力的研究及随之而来的超压常的普遍发现,使人们逐渐认识了有重大石油地质意义的一种地质物理界面。哈伯特地下流体力学原理的再认识和新发展为油气运移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实用的方法。而集前述各种现代理论之大成而发展起来的油气运移定量模拟方法,为研究油气藏形成的动态过程及资源定量评价展示了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运用石油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调研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松南地区断陷层的石油地质基本条件。重点研究区内断陷层构造特征、油气资源潜力、火山岩储集性能和平面分布特征。通过实施地质、地球物理和科学钻探工程等方法,进一步查明松辽盆地深层断陷地层、沉积、构造等基本地质条件,评价断陷油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优选有利断陷和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含油气盆地中石油运移聚集的水文地质作用理论的发展史,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阶段,论述了区域地下水流动中的盆地水动力场的分布与演化和石油运移聚集之间的关系及国外在此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东部内陆断陷盆地水动力场及水化学场的分析研究的结论,证实了盆地水动力条件对盆地石油运移聚集及其分布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为未来石油勘探和油藏分布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及国外石油机构等方面的代表集中探讨了中国油气勘探形势、前景和勘探的热点,以及全球油气资源分布与人口、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近年来油气资源总量大幅度增长,不断向新地区、新盆地和新层系延伸,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构造脊运移”理论。借鉴对外合作经验,石油勘探应按照新区、未成熟区和成熟区3种类型,分别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油气资源评价关键在于建立地质。经济动态评价模型。文中还介绍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资源评价方法,在全球优选具规模效益的富集区,精细勘探,降低勘探风险,获取高回报。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天然气地质理论与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石昕,石宝珩/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3)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张运东/世界石油工业,1999(10)中国陆上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科学探索井探索领域及目标——马新华,钱凯等/勘探家,1999(3)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及发展对策——罗志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3)论油气勘探的思维油气勘探思维是科学与工程两种思维  相似文献   

7.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缝型油气藏油气产量占整个石油天然气产量的一半以上,是21世纪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但目前致密储集体裂缝参数的定量表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定量预测评价,仍是石油地质界的前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裂缝及裂缝型油气藏预测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世界上大多数裂缝性油气田的裂缝主要为构造裂缝,对构造裂缝空间分布规律的合理预测评价,无疑对油气勘探开发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文综述了储层裂缝研究现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法,同时通过近几年工作典型实例阐明裂缝研究在不同类型油气藏勘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化学是研究天然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科学。地下水水化学是水化学中最主要,实际应用最广的一部分,它是与水文地质密切结合的专门科学。它的发展是与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科学的发展和理论相连系着白的。地下水的水化学对解决洪水(工业和民用),农田灌溉,确定地下水对水下部分的建筑物基础(包括工业、民用和巨大的水利工程)及其它材料的侵蚀性和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动态,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水化学方法寻找有益矿产(石油,金  相似文献   

9.
大陆科学钻探施工用钻探技术和施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探矿工程》2002,(3):58-61
国外实施大陆科学钻探采用的钻探技术有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石油钻探技术,组合式钻探技术,以及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深钻技术,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优缺点,并介绍了科学深孔和超深孔的2种施工战略,即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和双孔方案。  相似文献   

10.
塔深1井寒武系超深层优质储集空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深1井是世界上第一口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超深科学探井。根据岩性、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对该井储层特征进行的研究,不仅对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在理论上对石油地质学和沉积学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研究结果不仅可能在油气勘探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也可能给石油地质理论带来创新。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含油气系统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了其局限性,系统介绍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概念的产生,内涵和外涵以及研究方法,比较了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动力学两大概念的关系,认为;(1)油气成藏动力学是系统论和动力学理论与传统的石油地质学相结合并应用于我国复杂地质情况的必然产物。(2)在含油气系统宏观思想指导下进行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是高等石油地质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隐伏金矿定位预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伏金矿定位预测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包括科学找矿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科学找矿理论主要有相似类比理论、地质异常理论、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及矿床成因模式理论等,科学找矿的技术有地球物理技术如CSAMT、TEM、浅层地震和伽玛能谱测量技术等,非常规地球化学技术如地电化学参数法、铊法、测汞法等,在理论指导下,这些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是隐伏金矿定位预测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赤水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遥感信息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赤水工作区石油地质条件作为油气遥感信息关系分析的基础,依据烃类微渗漏理论及油气遥感信息,分析了研究了赤水工作区油气藏和油气遥感异常之间的相应关系,用构造控油理论重点研究了赤水工作区构造圈闭的分布特点及规律,对比分析多源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研究赤水工作区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发展极为有利,可为圈出有可能的油气远景区和赤水油气的进一步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西德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方面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某些地质理论和技术问题予以简报和评述。这两方面的问题很多,文中只涉及到煤、核燃料、石油、地热能开发勘探研究以及核电站、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与核废贮存、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学史研究首届年会,于1991年11月12日~14日在河北任丘市华北油田举行。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学史组主任田在艺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的油气田、石油院校、石油科研部门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等系统的4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2篇,其内容涉及:1.石油事业史及油气田勘探开发史;2.石油科学分支学科史;3.石油技术史;4.石油人物史;5.石油史教育及其他。讨论的热点有“任丘古潜山油田发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大庆外围英台地区石油钻探的成败”、“事件与人物历史评价的实事求是原则”等。会议还讨论了石油学史今后发展的方向、学术活动与研究队伍的组织等。  相似文献   

16.
生态地质学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有:a研究岩石圈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功能及它们形成的规律和发展动力;b从岩石团生态功能更替的观点,研究岩石团近地表部分对人为影响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c为了保护和改进岩石圈近表地层的生态功能,需要努力研究控制这些地层状态和性质的理论和方法;d研究利用工业废物和处置废物场地选址的理论、方法和手段;e发展工程保护的地质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敏现象在石油、岩土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广泛存在。有效地控制水敏现象的发生,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水敏性在石油、岩土和环境工程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敏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滑坡定量预测的非线性理论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滑坡时空预测是当前滑坡研究中的难题,特别是滑坡时间预测工作,其进展缓慢。本文基于非线性科学理论,分析了滑坡活动的分形特征及时间分形预测方法,研究了滑坡空间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特征,系统介绍了滑坡时间预测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滑坡定量预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地质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通过工程地质力学与系统科学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理论和方法,将成为当今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简述其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及实际工程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炎如 《沉积学报》1994,12(4):22-30
干酪根的研究,对石油地质勘探、油气资源的评价、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以及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等都是息息相关1.2。以往是用复杂的物理化学方法从沉积岩中分离出干酪根,然后进行各项实验研究,称“离位”。应用现代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简称显微FT-IR),可以在沉积岩中“原位”研究干酪根的形态、类型、分子结构特征以及它与周围矿物之间的关系等。这种“原位”法为石油地质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型高技术。可以预言,显微PT-IR新技术不仅推动干酪根的深入研究,而且在整个石油地质科学中将起作难于估量的作用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