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2010,(12):64-64
加拿大有很多华人,而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唐人街。早在19世纪中期,涌动在加拿大西岸的“淘金热”,就曾吸引大批华工前来建造铁路。这些华工身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隔阂,唯有靠彼此聚集、相互帮助才能生存发展,唐人街的雏形由此形成。凭借着更低的商品价格、更长的服务时间,唐人街逐渐在加拿大商界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2.
人们知道,华侨和中国血统的人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聚居处,被称为“唐人街”,这个名称从何而来?“唐人街”这个名称并不是外国人叫出来的,而是中文译名。究其原因,是由于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兴盛的朝代,当时中外交流特别活跃,外国人常把中国称为“唐”的缘故。“唐人街”的由来  相似文献   

3.
黄建华 《中国地名》2014,(10):79-80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 早在3000多年前,伦敦地区就是当时英国人居住的地方。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入侵大不列颠岛,公元前43年,这里曾是罗马人的主要兵站并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当时伦敦被称为“伦底纽姆”。  相似文献   

4.
行政区划作为一个国家基本的政权结构体系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事关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2004年,笔者赴英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市的行政区划情况进行考察。期间与伦敦市西敏寺区市政厅环境与城市发展部官员进行座谈,重点对伦敦市及该区当地的行政区划及政府管理机制情况进行了解。现将赴英考察情况及收获简要介绍如下,供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0,(3):9-12
唐人街是华人华侨在海外聚居地的统称。早先,一些中国人为了谋生而移居海外并毗邻而居,他们发展和保留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随着华人社区的发展,富有华夏民族文化色彩的“唐人街”也就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4,(6):46-47
近年伦敦一直被美国《时代周刊》等权威杂志评选为“欧洲第一大都会”。最近英国媒体再次披露,伦敦已经成为全球超级富豪居住人数最多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是一个面积1610平方千米的国际性城市,始建于公元43年。从飞机上俯瞰伦敦,都会对泰唔士河及伦敦塔桥的壮观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8.
后工业化时期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重视创意产业的国家,也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内容和定义的国家。伦敦作为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过程中,善于吸收历次产业革命成果,善于在产业经济、城市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始终处于大城市发展的前列,并被称为世界创意之都。因此,研究伦敦创意产业对探讨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由吴传钧、李文彦、胡序威、许学强、林炳耀和唐振铁组成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家代表团于1987年11-12月访问英国半个月.主要是参加了在曼彻斯特举行的“英中城市与区域发展学术讨论会”,访问了英格兰北部几个城市与伦敦,参观了一些大学的地理系等有关单位.以下就主要见闻与收获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7,(4):47-48
数以万亿计的英镑、欧元、美元和日元在这里汇集、转移,不同国籍的金融人才向这里涌来、立足。伦敦,这个名列美国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近年来表现抢眼,大有挑战纽约坐上“头把交椅”的势头。虽然常住人口不足1万,面积仅1平方英里(约合2.6平方公里),但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大区中心的伦敦城却是全球金融要地。人们习惯地称它为“伦敦金融城”。  相似文献   

11.
自1944 年阿伯克隆比主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大伦敦规划》以 来,每一阶段的伦敦地区发展规划都主要立足于自身需求和可行的程序性工具,以利于指导首都 地区未来20-30 年的发展。进入21 世纪,作为英国第一个引入空间发展战略的地区,伦敦先后三 次制定出台了大伦敦地区规划。本文以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伦敦规划演变为基础,重点对 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1)的核心内容、重要特点及其相关启示进行评介和分析,以期促 进我国特大型城市区域的规划创新。  相似文献   

12.
大伦敦地区空间战略规划的评介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44年阿伯克隆比主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大伦敦规划》以来,每一阶段的伦敦地区发展规划都主要立足于自身需求和可行的程序性工具,以利于指导首都地区未来20-30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作为英国第一个引入空间发展战略的地区,伦敦先后三次制定出台了大伦敦地区规划。本文以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伦敦规划演变为基础,重点对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1)的核心内容、重要特点及其相关启示进行评介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特大型城市区域的规划创新。  相似文献   

13.
3月19日,伦敦奥组委公布了伦敦奥运火炬在英国境内的具体传递路线和7300名火炬手名单。奥运火炬于5月18日由希腊运抵伦敦,火炬传递将于5月19日从英格兰最西南端的兰兹角开始,并于7月27日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到达奥运会主会场  相似文献   

14.
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1997,17(2):203-211
本文在复原香港古代文明和地方建置基础上,阐明香港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实行殖民统治的空间扩张过程、市镇发展、经济崛起、特殊政治舞台和特殊文化风格等历史地理变迁;指出香港成为世界性经济大都会,主要因素在于香港区位、华人资本、人力、技术流入、机遇,以及中国人民刻苦经营和辛勤劳动结果,而不是英国殖民主义胜利。  相似文献   

15.
久闯北京东城有条“内务部街”,顾名思义,想必与其南侧的“外交部街”一样,都是民国初期定都北京的产物。几年前,由于工作关系,一些过去熟视无睹的事物引起我的兴趣,在一个傍晚走进仿佛蒙着神秘面纱的“内务部街”。与其说它是街,不如说是条大胡同:西与南北走向的东四南大街垂直相交,向东延伸至朝阳门南小街,长700多米,宽可并行两辆小汽车,沥清路面,两旁多为居民住户,很少商业店铺,无公共汽车通过,行人也稀,夜间一定很静……街名所称“内务部”,与“内政部”、“民政部”的涵义大同小异,分别是20世纪我国中央民政机…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街路地名沿革花絮十三纬路于1924年命名至今。太原街1912年名为西四条街、1919年此街名为春日町和青叶町。1946年春日町改为太原街、1966年名为反修大街,1981上恢复太原街名,1989年此街分别命名为太原南街和太原北街。南京街于195...  相似文献   

17.
张彦 《中国地名》2011,(4):12-13
汉口鄱阳街139号,原为汉口三教街41号。这座房子是1920年英国人修建的三层楼公寓,叫怡合新房,专门租给外国人居住。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农民问题顾问洛卓莫夫就住在二楼。8月7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就在他家里召开。事隔84年,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寻找历史的记忆,探访“八七”会议会址,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英国设计业发展历史长久、产业基础雄厚,首都伦敦更是享誉世界的设计之都。通过文献阅读和信息检索获得设计业发展资料,基于制度和文化双重视角对英国设计业整体发展和地区集聚展开研究。英国政府完备的宏观产业政策、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相关机构的配套是英国设计业发展的基础,教育文化和消费文化环境是支撑;城市更新的契机、资源要素的汇聚是伦敦设计业持续繁荣的保障。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期,要从国家层面加强设计业的统筹规划并分级指导;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完善设计教育设施。在地区层面要将设计业与城市更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绿化带被认为是英国城乡规划的核心元素之一,其在控制城市增长和保护乡村景观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是绿化带政策关注的主要内容。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英国绿化带的功能和范围;然后剖析了英国的规划系统。由于区级(相当于中国的乡镇级)规划在英国的土地利用和绿化带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该文以位于伦敦绿化带中的斯佩尔索恩...  相似文献   

20.
卢杨 《地理教学》1994,(5):46-47
欧洲隧道指横贯英法之间多佛尔海峡的海底铁路隧道.又称海峡隧道。它西起英国的福克斯通,东到法国的加来.全长50公里.水下长度38公里,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它把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连成一体,使将近200年的梦想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