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的四处良机。1.课堂开端处。一个巧妙的开端就会形成一堂课的第一个小高潮。为避免千篇一律地采用复习旧课引人新课,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人胜.把学生吸引住。当然,方法应视教材内容不同而异.如学习“中国的疆域”时,播放“歌唱祖国”的录音导人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2.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同精彩的电影序幕预示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人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谜语导人就是其中一种“扣人心弦”的课堂导入方法。学习《地球》一章时,我是利用谜语导人的:“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有个老  相似文献   

3.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不同点之一,表现在地理事实多一些,地理原理少一些。也就是常说的初中地理多讲“有什么”,高中地理多讲“为什么”。初中地理大量的“有什么”,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自身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的才艺,尽可能使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幽默,使学生爱屋及乌、爱我及“地”。比如,学习第二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这一节时,我把我写得“中国地形赞”投影出来,用于新课导人和课堂小结。  相似文献   

4.
陈丽娜 《地理教学》2013,(10):46-47
正一、借用成语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一堂好课,导入的作用功不可没。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在课堂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而巧妙的用学生所熟知的成语进行新课引入,能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如在讲授专题7"地貌"之喀斯特地貌时,可以借用成语"滴水穿石"导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环境、引发兴趣、推出课题 导人新课:上周六,洋洋洒洒的一场瑞雪,给我们可爱的家乡披上了一层银妆,雪过天晴后,我们的家乡更加妖娆。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降水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一种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然而,许多地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或只被用在教授新课之前的教学导人,或在同一教学内容中运用了很多互不相干的情境。对此,我们认为,若能让某一教学情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并在逐步地扩展这种情境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吴照 《地理教学》2005,(10):19-20
上课伊始,大屏幕投影下图所示漫画,请学生给漫画命名,学生七嘴八舌说出各种名称,待有学生说出近似于“苦难的母亲”的命名后,马上设问“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母亲为什么苦难?”,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力争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德亮  陈强 《地理教学》2010,(8):28-28,37
一、巧引电影片段 设疑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利用电影自身直观、生动的特点导入新课可以巧妙地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刘伟 《地理教学》2010,(3):38-40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施教之功,贵在引导”。中学课程中地理学科是相对弱势学科,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每节开头都配有“探索”,字数不多,篇幅较小,但形式多样,有的导疑,有的激趣,有的诠释主题,不一而足。如何处理好这部分内容,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挑战。本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探讨“探索”部分的几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不可否认,当我站在讲台前,面对几十双眼睛、以及后面几位听课老师眼睛的时候,我的大脑出现了短暂的空白。由于所带班级较多,我向课代表询问了课程进度,才重新精心准备了“新疆”这节的新课,可结果是学生告诉我说“新疆”已经学了大部分,只剩下很少的一点儿内容了。  相似文献   

12.
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的,根据新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巧妙设计新课的引言一营造地理情景,激起学生的想象,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师所设计的意境中。  相似文献   

13.
王洋平 《地理教学》2011,(16):26-27,17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也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到位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往往沦为其它两个目标的陪衬和附属,甚至根本无从体现,尤其是碰上教学的重难点时,则是“直入主题”,该课程目标根本就是形同虚设。本文结合一重难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变化”的教学片段,与各位同仁探讨该目标在新课教学中的达成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史小燕 《地理教学》2019,(14):40-41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教学案例,从“思维导图”填空,到“思维导图”重构,到“思维导图”延伸,再到“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不断地深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播放台湾风光、物产等视频和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教师同步解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同学们,台湾省在我国的东南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炎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农耕,建设家园。台湾省由台湾岛及其附近岛屿组成。台湾岛风景秀丽,有险峻的阿里山,迷人的日月潭等自然景观,有妈祖、孔庙、故宫等人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台湾岛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是祖国的水果之乡;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省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六章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相似文献   

16.
1.讲“大洋州最大的国家”时,先放映剪辑的有关澳大利亚风土人情的片子,并展示造型奇特,迎风鼓起的白色风帆——悉尼歌剧院,以情系感,激发学生追求好奇的心理和学习兴趣,导人新课。  相似文献   

17.
正一、将有地理味的诗词引入课堂在本节新课导入时,笔者朗诵了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流,它把我们的一颗心分成两边:左岸柔软,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左岸住着欲望、期盼、挣扎及爱恨嗔怒,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左岸是梦境,右岸是生活。"学生听完后,受到情感的熏陶,脑  相似文献   

18.
林志胜 《地理教学》2011,(21):22-24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提出问题: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  相似文献   

19.
董瑞杰 《地理教学》2008,(12):25-26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情绪状态,是推动学生渴望获得知识从而形成能力去认识世界的内在动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都有一种新奇感,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对未来的知识领域乐于问津。良好而稳定的兴趣,能使人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一个新颖有趣的导人方法很重要。利用活动探究,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0.
徐佩朝 《地理教学》2005,(12):37-38
旅游景观的欣赏是高二地理第四单元中的内容,从深层次、多角度的方面教给我们一些旅游的知识和技巧,“选择欣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物特点”主要是对旅游主体形象思维的要求,“领悟自然与人的和谐”、“以情观景”则主要是对旅游主体抽象思维的要求,使我们能在和别人相同的旅游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收获,并在其中锻炼意志、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激发情趣、领悟自然和人的和谐,最终精神上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