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滨海旅游开始兴起并且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对科学地制定滨海旅游业相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选择劳动力和资本两大重要投入要素为依据,采用规模报酬可变的BCC-DEA模型,构建了一个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滨海旅游业2005—2016年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6年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偏低,均值为0.658,期间各年度的发展效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同时规模效率的增长是发展效率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情况,提出完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及滨海旅游配套设施,避免滨海旅游项目同质化,开发特色滨海旅游产品,丰富滨海旅游产品体系,加大营销力度,提升滨海旅游品牌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对促进沿海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抵御力、恢复力、重构力、更新力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模型对2010—2019年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进行评价,在评价基础上采用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将滨海旅游业韧性划分为5个等级,刻画了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我国滨海旅游业韧性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旅游业整体经济韧性较高,并不意味着该地区旅游业每个维度的韧性都高;(3)抵御力和恢复力是提升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关键,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旅游地创利水平、旅游者规模、旅游资源丰富度越来越成为影响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的因素;(4)从空间格局看,我国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各维度韧性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是海洋大省,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对于振兴全省经济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区域划分,并在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狄乾斌  赵晓曼  王敏 《海洋通报》2020,39(2):160-168
旅游生态效率是反映旅游经济与旅游环境双向效应(bi-effect)的重要判断指标。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我国东部沿海18个主要滨海旅游城市的旅游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沿海18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中等水平,平均值处于0.727~0.894,阶段特征明显,呈现前期平稳发展,中期下降,后期回升的发展趋势;(2)各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分为下行风险型,持续成长型,稳定型和波动型4种发展类型。平均效率值最高为天津,最低为三亚;(3)分解效率均值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次之,技术进步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4)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已经成为阻碍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进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滨海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2008年5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吃住游购娱五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岛,这为海南省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结合海南省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海南省滨海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海南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亚峰 《海洋信息》2005,(1):16-18,6
河北省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为滨海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条件,极大的带动了滨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河北省滨海旅游资源进行综合了解和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就河北省滨海旅游资源概况及滨海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浅探。  相似文献   

7.
滨海旅游业是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如何认识滨海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方法定量,以青岛市为例,分析了滨海旅游产业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提出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实现滨海旅游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滨海旅游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旅游不仅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充分认识了滨海旅游这一重要性。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滨海旅游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发展战略进行选择,并构建战略体系和支撑体系,以求指导我国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滨海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滨海旅游业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区域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是解决滨海旅游业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方法。按照综合管理的原则在对海岸带地区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做出估计后确定其环境容量及旅游容量,在保证国家宏观调控和地区优先发展方向的大前提下,做出滨海旅游可能的最优发展规划,最终应在地区性法规体现以保证实施。同时旅游业行业管理条例中同样应做出规定,提倡生态旅游,真正地实现海岸带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整合资源构建精品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东滨海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转变这一劣势,必须陆海结合,发掘惟粤东独有的、具有垄断价值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着力构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并发挥其功能作用,创造组合出各种不同但又高标准、上档次、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强调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必须统筹规划,发展粤东区域旅游;积极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推介力度,强化粤东滨海旅游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