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及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硒、碲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硒碲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已见报道。文献曾连续对硒碲等元素的氢化原子吸收法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文献对原子吸收法测定硒进行了评述,提到了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硒的条件。文献对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法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了用该法测定地质样品中>0.0001%的硒碲。本钢钢研所把氢化原子吸收法用于测定钢铁中>0.0001%的硒碲等七个元素。但对于矿石、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硒碲的氢化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尚未见到详细报导。作者对氢化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硒碲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巯基棉富集硒碲与干扰元素分离,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拟定了分  相似文献   

2.
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目前提供了全球几乎所有的硒、碲及部分铊产量,其中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可共伴生碲、硒、铊等稀散金属。文章从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矿床类型、岩浆作用、赋存状态、稀散金属与铜金关系等方面,总结了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中有关碲、硒、铊富集机制的研究进展。碲、硒具有亲铁和亲硫的特征,而铊具有亲硫和亲石的双重特征,三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挥发性。岩浆热液型矿床伴生有碲、硒、铊矿化。基性岩浆的注入和岩浆硫化物熔离可能是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碲、硒、铊富集的主要岩浆作用。氧化性富金斑岩-矽卡岩矿床中铜和金含量通常呈正相关性,发育有丰富的含碲/硒/铊矿物,但碲、硒、铊与铜、金的关系还不清楚。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育多个氧化性矽卡岩金矿、矽卡岩铜金矿,伴生大规模的碲、硒、铊矿化,且已被综合回收利用,该带是探讨氧化性富金矽卡岩矿床中碲、硒、铊富集机制的理想对象。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金-硒共生的物理化学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献中所述的含硒矿物的金矿床,多是一些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富碲化物的浅成热液金-银矿床。作所研究的富含大量硒的独立矿物并有硒矿体产出的金矿床,既与陆相火山作用无关,又无银的异常和碲矿物产出。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界中硒与碲经常共生,因此考虑在同一份取样中进行硒与碲连测比较合理。利用砷作共沉剂、在1∶1盐酸介质中用卑磷酸盐将硒、碲还原沉淀富集,可与伴生杂质分离。此时金和汞也被定量沉淀下来。若采用焙烧法分解试样,可将大量汞挥散除去。只有金与微量硒、碲的分离,手续比较冗长。  相似文献   

5.
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多金属矿物样品,在6 mol/L盐酸介质中,以Fe3+盐为减缓剂,直接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上同时测定多金属矿中硒和碲。该方法用同一混合酸一次分解样品,不经分离富集,同时测定硒和碲,过程简单快捷,适合于批量样品的检测。将样品与标准曲线同时分解至冒高氯酸白烟,从而准确地测定多金属矿物样品中硒和碲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硒0.032μg/g,碲0.023μg/g;方法精密度(RSD,n=8)为硒<4.0%,碲<7.0%。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283、GBW 07233、GBW 07234验证,硒和碲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6.
金矿床中硒、碲超常富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它元素的矿床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低温热液金矿床可分成硒型和碲型2种类型。硒型金矿床赋存在沉积岩和火山岩中,而碲型金矿床则产在火山岩中。硒型由Ag、Pb、Zn和Mn矿化伴生,而碲型则与Cu和Bi、以及极少数与Hg和Tl共生。并且硒型以出现大量的冰长石、绢云母和碳酸盐,缺少重晶石为特征。碲型则以碲型金矿床中普遍存在有铜矿,象硫砷铜矿(还有铋矿如辉铋矿)为特征;但是在硒型金矿床中,铜矿稀少且没有铋矿。在碲型金矿区,绢云母蚀变是普遍的,而在硒型金矿区是以绿磐岩和钾蚀变为主。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碲型和硒型的形成温度分别为200-300℃和150-270℃。硒型和碲型硫化物的硫δ^34S分别为-8‰-+5‰(平均0‰)和-3‰-+7‰(平均+2‰-3‰)同时表明碲型硫化物硫的火成源和硒型的火成源和沉积源。碲型硫化物硫的δ^34S范围为+18‰-+29‰,同时提出一个火山源的SO2气体的分布。碲型矿化流体硫和氧活度一直比硒型的高,而碲型矿化流体的pH值则一直比硒型的矿化流体低。这些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同由低温热液矿化相伴生的那些活动地热系统的比较指出:(1)硒型和碲型存在于相同地热系统中不同的2个部分;(2)碲型形成比硒型更紧靠热源;(3)碲型形成矿化地点比酸-亚硫酸盐型远离火山中心;(4)火山源的SO2气体的分布和主岩的类型是重要的因素。矿体流体化学性质(氧活度、硫活度、pH值、硫同位素成分)的不同导致了日本含碲和硒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杨德平  刘鹏瑞 《山东地质》2001,17(3):102-106
山东平邑卓家庄金矿富含碲矿物和少量硒矿物,通过一系列测试方法手段对其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该高品位金矿的形成与富碲低温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报告中,我们曾详细地报导了有关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实验技术及有关装置。目前,我们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化探样品中测定微量砷、锑及铋。两年来,在我们的实验室中已分析了近三万个样品。方法简便、快速。 关于硒及碲的测定Kirkbright曾作过报导,但是,检出限较差。Nakahara等也曾详细研究了硒及碲的测定,所报导的检出限分别为0.3及30ng,由于采用了碘化碲无极灯,碲的测定受到铋的光谱干扰。在本  相似文献   

10.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分析地矿样品时,在仪器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上会有残留物生成,这些残留物中的某些成分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显著地影响硒和碲的测定.本文在分析HG-AFS法测定硒和碲干扰情况的基础上,用高纯物质配制的标准系列进行试验,避免了共存成分的影响.通过比较在仪器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更换前后标准系列的测定结果,表明仪器残留物会对硒、碲测定产生影响.对一些反应块、传输管路和原子化器的溶出物进行分析,发现钛、铜、砷、锑和铋会影响硒、碲的测定灵敏度和标准系列线性相关系数,这些元素也是文献中提到的共存成分中的干扰元素.通过更换仪器相应配件,克服了仪器残留物的影响,硒、碲的灵敏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标准系列测试结果质量明显改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本研究认为对仪器残留物成分的分析是控制原子荧光光谱法干扰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云浮硫铁矿中硒碲赋存状态初步研究*杨荣勇1)陆现彩2)康显桂1)尹志强1)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硫铁矿硒碲赋存状态广东云浮广东云浮硫铁矿是我国少有的特大型黄铁矿床,矿石质量及储量...  相似文献   

12.
日本通过加工处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次生原料和生产废料,预计碲、硒和铟的产量将大幅度增长.三菱金属公司1977年计划生产36吨碲,1976年为9吨.同期,日本全国碲的产量分别为70吨和33.4吨,而硒的产量由63吨增至75吨,其中50%的硒是从进口废料中生产的.该公司还计划通过处理  相似文献   

13.
碲是战略性关键矿产。碲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使碲元素及其同位素有望为多种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综述了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碲矿物学、各储库碲含量、陆地和海洋碲资源以及碲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地壳中碲丰度很低,但碲矿物数量多,主要为自然碲、碲化物、碲硫(硒)化物、碲氧化物和含氧盐。碲在大洋结核和结壳、陆地富碲矿床及富有机质沉积物中含量较高。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造山型金矿、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等热液成因矿床和岩浆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是重要的陆地富碲矿床类型。大洋结核和结壳中的碲达到了碲矿床的富集程度,且蕴含的碲资源量远超过陆地碲资源量。与球粒陨石相比,地球物质也存在显著的碲同位素分馏,碲同位素地球化学在陆地和海洋碲资源研究中已得到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碲作为稀散元素,很少形成独立矿床,主要以共伴生形式产出于多个类型矿床中,包括铜镍硫化物和铂族矿床、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块状硫化物(VMS)矿床、斑岩矿床、矽卡岩矿床、造山型金矿、卡林型金矿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等。研究表明,碲元素可以形成上百种碲矿物,除了自然碲之外,多与Au、Ag、Pb、Bi、Cu等形成碲化物,与S或者Se形成碲的硫化物或硒化物,也可以形成碲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此外Te还可以以类质同象形式替换寄主矿物中的元素。在成矿带尺度、矿床尺度及其矿石中碲均表现出极不均匀的分布特征,与主矿种Cu、Au、Ag等具有成因关系。碲具有多来源特征,可以源自地幔,也可以是浅部壳源岩浆或是围岩地层提供。碲矿化一般发生在成矿的中晚阶段,流体可通过混合作用、水岩反应、沸腾作用等改变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如pH值、硫逸度、氧逸度、碲逸度、温度等),导致流体pH值升高、硫逸度和氧逸度降低,碲逸度升高,这是诱发碲矿物富集和沉淀的主要机制。碲由于其受控成矿条件较为特殊,需要着重加强碲富集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和富集沉淀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熊耳群碲化物型金矿硫铅同位素及其在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士应  任富根 《河南地质》1995,13(4):241-247
熊耳群火山岩中产出各种类型的金矿床,碲化物型(构造蚀变岩型)是金矿主要类型,该类型金矿以出现大量碲化物或富碲、硒为特征。硫化物δ^34S以较大的负值为特征,δ^34S=-19.24‰-+6.68‰。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及与国内外有关矿床对比,认为该碲化物型金矿δ^34S负值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的渗透参与导致成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改变,fo2升高、PH降低,从而引起硫同位素强烈分馏形成的。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  相似文献   

16.
在硝酸、高氯酸、硫酸溶矿方法的基础上,作者用硝酸、氢氟酸溶矿,高氯酸冒烟,趁热加入浓盐酸将硒、碲还原成低价;用三价铁盐消除铜等元素的干扰,以氢化物双道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硒和碲。经国家一级标样验证,这种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硒、碲的检出限分别为:ω(Se)/10^-6=0.01,ω(Te)/10^-6=0.008。  相似文献   

17.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多金属矿床辉碲铋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以碲为主的矿床。在该矿床中,辉碲铋矿作为一种最主要成矿矿物而大量堆积。化学分析和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表明其为标准的辉碲铋矿,晶胞参数a=4.1408-4.5225,c=29.5008-29.6170.铋含量为57.65%-58.68%,碲35.20%-36.4%和硫4.5%-5.36%.另外,辉碲铋矿含有较多的杂质元素铁、铅、硒、锑、金和银,其中硒、金和银含量分别达1600-2600g/t,1.4-10.7g/t和2300-3400g/t.辉碲铋矿的δ34S的变化范围示意出硫来源于地幔。其矿床成因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锗硒碲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陈波  刘洪青  邢应香 《岩矿测试》2014,33(2):192-196
锗、硒、碲三个元素的分析需要分别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磷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两种溶样体系,原子荧光光谱(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两种仪器进行测定,对于大批量地质样品的分析成本高、测试效率低。本文建立了在同一份溶液中用ICP-MS同一种仪器测定锗、硒、碲三元素的方法。样品用硝酸-氢氟酸-硫酸一种体系分解,试液以50%硝酸提取,3%乙醇定容,避免乙醇在复溶时的挥发损失,保证了试样溶液中的乙醇浓度均为最佳增敏作用所需值。试样分解过程中没有使用盐酸,避免了氯离子存在给锗、碲造成的损失。在3%硝酸-3%乙醇介质中硒、碲的灵敏度提高了2.2倍、3.7倍。同时克服了ICP-MS测定硒、碲难电离、灵敏度低的问题,保证了方法稳定性;CCT碰撞池技术消除了氩的多原子离子对硒测定干扰,提高了方法准确度。本方法通过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4)小于5%,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分析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中辉碲铋矿的反射率、显微硬度及热电性特征,与此同时,探讨了其化学成化和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大水沟独立碲矿床中的辉碲铋矿有粗晶和细晶两类,呈片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硬度;其平均化学式为B12Te1.89S,其X射线衍射资料与合成辉碲铋矿和硒碲铋矿类似而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的辉碲铋矿,其导电性为N型。  相似文献   

20.
巯基棉富集分离—催化极谱测定岩石,土壤中痕量硒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日云 《矿产与地质》1991,5(3):213-216
近十年来关于巯基棉的制备、性能、稳定性等研究已有报导:由于巯基棉本身具有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富集倍数高、选择性好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巯基棉富集分离技术在我国环境监测、冶金地质、食品检验等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已有20多种元素通过巯基棉富集分离后应用不同测试手段测定.文献曾对硒碲的测定有过报导.本文应用了巯基棉富集分离技术.对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痕量硒碲进行了富集试验.经试验选择了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