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传统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把模拟退火算法和传统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和算法,有效避免了两种算法的不足之处,并将该混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用于非线性的参数估计中。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最小残差绝对值和最小平差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学机理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文章在扼要介绍遗传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非线性残差绝对值和最小的遗传算法,并将其运用于非线性残差绝对值和最小的平差模型中,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牛顿法、高斯-牛顿法、最速下降法、阻尼最小二乘法等)过度依赖初始值精度、只能获取局部最优解的缺点,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的特点,得到距离观测方程参数估计解.最后利用短程测距数据和水下定位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参数估计解.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收敛解优于线性平差估计解且明显提高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遗传算法是一类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其主要特点是群体搜索策略和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把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智能技术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作为模型,以遗传算法作为权值进化算法进行GPS高程转换,提出了该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实现过程.并通过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GPS高程转换具有较好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智能优化算法,已广泛应用许多学科及工程领域.本文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对遥感影像增强进行空域操作,设计中构造了一种简单且规一化亮度变换函数,并设计遗传算法实现影像的自适应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处理后质量比传统算法要好.  相似文献   

6.
遗传算法在处理测量领域中的非线性问题时,算法中的种群数目大小、个体中的参数分量的数量以及参数的取值区间都会对算法的效率产生影响。针对基本遗传算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速度慢、收敛区间小等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交叉策略,并对变异算子中的变异步长作动态的自适应改变。最后通过实例解算验证了这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比基本遗传算法更加稳定、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收敛区间更大。  相似文献   

7.
几何光学交互遮蔽模型(GOMS)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前向模型,它较好解释了“热点”现象,具有较强的前向模拟能力。但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性,给反演带来困难。本文尝试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并行随机全局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对GOMS进行反演,并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在使用相同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将该算法与目前最有效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确定性搜索算法-逐步二次规划法对GOMS模型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逐步二次规划法搜索效率较高,但结果受初值的影响很大,初值选择不当,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最优的收敛效果,但局部搜索效率较差。在某些对精度要求不高,而对搜索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遗传算法与确定性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遗传算法及其在GOMS模型反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几何光学交互遮蔽模型(GOMS)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前向模型,它较好解释了“热点”现象,具有较强的前向模拟能力。但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性,给反演带来困难。本文尝试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并行随机全局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对GOMS进行反演,并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在使用相同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将该算法与目前最有效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确定性搜索算法-逐步二次规划法对GOMS模型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逐步二次规划法搜索效率较高,但结果受初值的影响很大,初值选择不当,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最优的收敛效果,但局部搜索效率较差。在某些对精度要求不高,而对搜索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遗传算法与确定性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地测量非线性随机反演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地测量非线性反应演问题的特点,主要讨论了蒙特卡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等全局随机反演算法的基本原理,解算特点及共在大地测量非线性反演问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坝安全预测采用传统的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存在的不足,应用遗传算法(GA)与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相结合,构成GA-BP混合遗传算法,建立大坝边坡变形预测的遗传优化神经网络模型(GA-BP模型)。该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网络推理和预测功能及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特征,克服BP算法易限人局部最小问题。通过该模型对某大坝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预测,表明GA-BP模型的预测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在大坝的预测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行政区划图自动着色的混合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贪心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与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研究了政区图四色着色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混合遗传算法能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划图自动着色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协同模型与遗传算法的集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提出协同模型中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集成的方案,用于生成纹理分类的模板。介绍了蚁群算法的原理和集成方案的实施步骤,以及在搜索最优解过程中蚁群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为了验证集成方案的正确性,对航空影像的居民地、灌木、水田、山地、旱地5种目标进行了识别试验,并与仅使用遗传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方案的识别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双线性混合模型是近年来非线性光谱解混的研究重点之一,其克服了线性混合模型无法描述地物多重散射作用的缺陷,能够更精确地还原真实的地物光谱混合过程。然而,限于模型的复杂性,目前在缺乏准确的端元先验知识的条件下进行双线性光谱解混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差分进化算法(DE)是一种具有良好全局搜索能力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其优化求解过程无需进行复杂的数学推导,为双线性光谱解混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为此,本文以FAN双线性混合模型为例,提出了一种双种群机制的差分进化算法(记为DEFAN),实现非监督双线性光谱解混。DE-FAN算法通过建立端元与丰度两个种群的交替进化机制寻找最优解,同时在迭代中引入自适应重构策略增强种群多样性,降低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最终实现端元与丰度的同时估计。通过模拟图像及真实图像的解混实验进行算法检验,证明DE-FAN算法较之传统非线性解混算法具有更高的解混精度及解混效率。  相似文献   

14.
宋子辉 《遥感学报》2013,17(4):788-801
地址匹配算法是位置服务的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分析现有三类主要的中文地址匹配算法——要素层级匹配法、全文检索法、正则表达式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中文地址匹配算法。在这个新算法中,建立了空间关系地址模型以解决中文地址抽象问题、地址库逻辑模型以解决地址信息的空间知识表达问题。新算法的完整流程包括 “预处理”、“地址解析”、“地址要素标准化”、“推理匹配”和“匹配登记”等五个环节,本文重点阐述了“地址解析”和“推理匹配”这两个重要环节,分别依据“自然语言理解”中的“中文分词”和“语义推理”原理,对用非结构化的中文自然语言来描述的中文地址进行处理,实现自然语言理解方法与地址匹配之间的结合,从而建立完整的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中文地址匹配算法。为验证该算法,开发了“中文地址智能匹配实验系统”,对河南省濮阳市人口库1000条居民地址数据进行匹配,匹配率达到了95%,准确率高于93%。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信息量的线要素化简算法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敏  樊子德  刘慧敏 《测绘学报》2013,42(5):767-773
化简算法是地图综合的一类基本算法,而算法性能评价是解决算法优化和算法选取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评价指标更多地考虑要素化简前后的位置偏移,难以客观地评价算法性能。为此,本文以线要素为例,全面考虑线要素化简原则,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层次信息量的线要素化简算法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将线要素的信息划分为三个层次来描述,即:元素层次、邻域层次和整体层次,并发展相应的信息量计算方法。然后,从化简后各层次信息量的保持能力(或信息传递能力)来评价线要素化简算法的性能。其中,元素层次信息传递比评价关键点保持性能;邻域层次信息传递比评价弯曲保持性能;整体层次信息传递比评价整体形态保持性能。最后,以河网为例,采用层次信息量指标,对四种经典化简算法进行评价,分析验证了层次信息量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与经典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指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Integrated land use–transportation models predict future transportation demand taking into account how households and firms arrange themselves partly as a func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Recent integrated models require parcels as inputs and produce household and employment predictions at the parcel scale. Block subdivision algorithms automatically generate parcel patterns within blocks. Evaluating block subdivision algorithms is done by way of generating parcels and comparing them to those in a parcel database. Three block subdivision algorithms are evaluated on how closely they reproduce parcels of different block types found in a parcel database from Montreal, Canada. While the authors who developed each of the algorithms have evaluated them, they have used their own metrics and block types to evaluate their own algorithms.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to compar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in resolving this difficulty with the aim of finding a better algorithm suited to subdividing each block type. The proposed hypothesis is that given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at block subdivision algorithms take, it’s likely that different algorithms are better adapted to subdividing different block types. To test this, a standardized block type classification is used that consists of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mprehensive categories. A statistical method is used for finding a better algorithm and the probability it will perform well for a given block type. Results suggest the oriented bounding box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for warped non-uniform sites, as well as gridiron and fragmented uniform sites. It also produces more similar parcel areas and widths. The Generalized Parcel Divider 1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for gridiron non-uniform sites. The Straight Skeleton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for loop and lollipop networks as well as fragmented non-uniform and warped uniform sites. It also produces more similar parcel shapes and patterns.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hotogrammetry,some researchers have applied genetic algorithms in aerial image texture classification and reducing hyper-spectrum remote sensing data.Genetic algorithm can rapidly find the solutions which are close to the optimal solution.But it is not easy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a cooperative evolution idea integrating genetic algorithm and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ant colony algorithm,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thod integrating genetic algorithms and ant colony algorithm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 of genetic algorithms.Moreover,the paper takes designing texture classification masks of aerial images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integration theory and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民航飞机利用陆基增强系统(GBAS)进行精密进近着陆过程中,GBAS机载甚高频数据广播(VDB)接收机所受到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采用盲信号分离算法,对VDB接收机所接收到的期望信号与同频干扰信号进行分离,并通过识别解码数据中的机场标识(ID),得到所需期望信号,从而抑制同频干扰信号. 分析并仿真了基于快速固定点(Fast ICA)算法、自然梯度算法和等变自适应分离(EASI)算法,对VDB接收机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分离的机理和同频干扰抑制的实现. 仿真结果表明,这三种算法均能有效分离期望信号与同频干扰信号,进而进行同频干扰抑制,并通过比较三种算法的收敛速度、串音误差和误码率,得出 Fast ICA算法更适合用于VDB信号的同频干扰抑制.   相似文献   

19.
遗传算法在影像模糊增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增强是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以遗传算法优良的全局寻优特点及影像的模糊性为基础,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影像模糊增强处理当中,用于选择模糊增强参数,并对适应度函数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对对比度信息的限定,产生了比较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