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启春 《福建地质》2011,30(2):113-120
漳平洛阳铁矿是一个中型铁矿床,共(伴)生有锌、硫、钼矿等,前人认为铁矿床的成因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热液改造型、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复合-叠加层状型等4种.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区内铁矿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其重新总结和认识,认为洛阳铁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为洛阳铁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宁芜地区中三叠统层状-层控和次火山热液两种类型铁矿床的成矿过程中,深色蚀变、碳酸盐化蚀变、隐爆作用、碳酸盐围岩、围岩中的铁矿胚层、裂隙构造等因素之所以能控制热液矿体的定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因素能加速铁羰络合物的分解,从而促使铁质从热液中沉淀。  相似文献   

3.
新疆觉罗塔格地区铁矿资源十分丰富。铁矿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雅满苏组,该组由中酸性—基性熔岩、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类组成。铁矿主要发育在雅满苏组上部的蚀变安山凝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铁质来源与中性火山喷发岩的沉积作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从各矿区存在强烈热液交代蚀现象,说明成矿后期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对铁矿床品位变富。规模变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类铁矿床应属于沉积—改造型的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宁芜地区两种主要类型铁矿床中铁的热液富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连兴  阮惠础 《矿床地质》1990,9(2):112-118
在宁芜地区中三叠统层状一层控和次火山热液两种类型铁矿床的成矿过程中,深色蚀变、碳酸盐化蚀变、隐爆作用、碳酸盐围岩、围岩中的铁矿胚层、裂隙构造等因素之所以能控制热液矿体的定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因素能加速铁羰络合物的分解,从而促使铁质从热液中沉淀。  相似文献   

5.
西藏工布江达县亚贵拉铅锌银矿床位于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中,其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上石炭-下二叠统来姑组第二岩性段内岩性转换部位。文章认为亚贵拉铅锌银矿床在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与以往认为的夕卡岩-热液脉型、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有着明显的区别之处;亚贵拉矿床应属具后生成矿的层控型铅锌银矿床。  相似文献   

6.
黄伟兴 《矿产与地质》2010,24(3):229-234
辣菜水锌矿床产于海西-印支期盆地边缘,矿体严格受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下亚段白云岩控制,呈层-似层状,具层控型特征。矿床成矿具有多期性,早期沉积为矿胚层,受断裂构造热动力改造成矿体,后期岩浆热液叠加,矿体进一步富集,形成富闪锌矿体。通过成矿环境及矿床特征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属于沉积-改造-叠加的复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士鹏 《吉林地质》2012,31(2):55-57,79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8.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是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铜矿床集中区.该区铅锌铜矿主要控矿层位为中泥盆统四排组-应堂组及东岗岭组中段,以深灰-灰黑色含炭质白云岩夹薄层状炭质泥岩控矿为特征;控矿构造主要为复式背、向斜的翼部单斜构造,燕山晚期再次成矿时,与含矿层叠加的断裂和岩浆侵入构造则是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床形成是经深循环作用使含矿热卤水进入沉积盆地局部沉积而成,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晚期,燕山期构造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带形成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中国叠生型铁矿床成矿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张阔 《矿床地质》2016,35(2):213-224
叠生成矿作用主要是指早期成矿作用被晚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和改造。晚期成矿作用的性质常与早期成矿作用不同,也就是说,在早先己有矿床(或矿体、矿源层)的基础上,叠加复合了晚期成矿作用,即成矿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产出上有重叠、并对早先形成的矿床进行复杂的复合、叠加和改造,使成矿作用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并可形成大矿、富矿。铁矿床中叠生成矿作用广泛发育。按矿床或矿体产出和形成的地质特征,中国叠生型铁矿床可分为风化淋滤型、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3个亚类。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在中国分布有限,规模不大,工业利用价值不大,因而中国的叠生型铁矿床主要是指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两个亚类。热液叠加改造型主要是指早期的铁矿床(或矿体、矿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使早期的较贫铁矿床(或矿体、矿源层)成为较富铁矿床(或矿体),这是中国BIF型铁矿床中最重要的富铁矿类型,以鞍本地区弓长岭二矿区为典型代表。弓长岭二矿区铁矿,早期在新太古代形成条带状磁铁石英岩(2528 Ma,贫矿石),后期在古元古代,含矿热液交代改造贫铁矿形成富铁矿(1840 Ma)。热液叠加复合型主要是指后期脉型铁(或稀土元素等)矿床叠加在早期(沉积或其他成因)铁等矿床上而形成的矿床,如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和黔西菱铁矿矿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的形成与火成碳酸岩有关,在中元古代(1.3 Ga)左右,区内火成碳酸岩的侵位,在早期主要形成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的铁-铌-稀土元素矿,晚期叠加了加里东期稀土-铌矿化热液脉。古陆边缘构造带或陆内活化带是形成叠生型铁矿床的有利构造空间,较大的地球化学块体,为形成多期、多成因的矿床提供物质来源,叠生型铁矿床的形成明显受构造的控制。叠生成矿是复杂地质过程的一种具体表现。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的叠生型铁矿床的形成是因中国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决定的。叠生成矿作用的研究,尚处在初步阶段。加强对叠生成矿作用的研究,了解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机制、作用过程、控矿因素等,对发展矿床学研究,认识区域成矿特征和指导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大水塘组顶部与中三叠统河湾街组底部断层接触带中,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厚度变化较大.为一早期形成于断裂破碎带中后经地表长时间氧化淋滤叠加形成的热液—风化淋滤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龙桥铁矿床是安徽庐枞盆地中的重要矿床,铁矿体主要赋存在中三叠统东马鞍山组。采集龙桥铁矿井下-355m中段矽卡岩矿体中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进行了40 Ar/39 Ar同位素年代学测试,得到坪年龄(147.13±1.45)Ma,代表了磁铁矿的形成时代。本区在中三叠世沉积了一套富含铁质的矿胚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东部岩石圈伸展及郯庐断裂走滑热事件的影响,深部的成矿物质和热液开始上升并叠加改造含铁沉积矿胚层,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从147Ma或更早就已经开始,此后矿床经历了区域火山喷发和正长岩体侵入等多次热事件的持续叠加改造成矿作用。龙桥铁矿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12.
褶皱构造与层控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控矿床是指那些成矿物质在同生沉积的基础上经后期地质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和层状构造控制的矿床.在成因上属复生类矿床.沉积矿床或矿源层由于古地下热水溶液的改造而成层控矿床(沉积-再造型);也可由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而成沉积-变质型;或是在沉积成矿的基础上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所致(沉积或沉积变质-叠加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东大顶铁矿田南部矿带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总结和探计了该区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经研究表明,该区钨锡矿床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铁矿床为海相沉积-热液改造型变质矿床,铅锌银矿床为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云南思茅区蛮腰山矿区铁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中三叠统忙怀组与下古生界团梁子岩组的不整合接触界面之上,赋矿层位稳定,地层控矿明显,矿石矿物以赤铁矿为主,矿床类型为湖相沉积型赤铁矿床。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云南麻栗坡县杨万铜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于F1断层破碎带中,矿体的近矿围岩为中三叠统玄武岩组(T_2)之玄武岩、火山质凝灰岩,构造控矿明显。矿床经历了复杂的成矿过程,早期随着中三叠世海相基性火山喷发,沉积了丰富的Cu元素,后期的热液叠加改造,萃取了火山岩中的铜物质产生了铜硫化物,再沿断层破碎带充填交代形成铜矿床。  相似文献   

16.
林喜 《福建地质》2011,30(2):101-107
大田琴山铁矿主矿体呈似层状贮存于晚古生代经畲组中,其形态和产状受地层控制明显,次要矿体以脉状、透镜状居多;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显著,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栾川西沟铅-锌-银矿是与中元古界官道口群碳酸盐岩、上元古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关层状铅-锌-银矿.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其结果认为,该层状铅-锌-银矿床在地层同沉积时形成了矿源层和部分硫化物,之后经历了二个成矿期:(1)中-低温热液期,它使得矿源层进一步发展成矿,并对其进行了叠加改造;(2)风化期,该期对已形成的矿体作了轻微的改造,形成小部分氧化矿体.从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及同位素特征来看,该矿床属于热水沉积-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永定县大排铅锌矿的找矿思路创新和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永定县大排矿区是历经多次地质工作的老矿区,之前仅作为一个小锰矿在开采。本项目成功运用新理论正确指导找矿、运用新方法实施找矿,发现并基本查明该矿为一以铅锌矿为主,并共、伴生铁矿、铜矿、钼矿、银矿、锰矿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多金属矿床,矿种为浅部铅锌多金属矿经铜多金属至深部磁铁矿,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该矿床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矿床成因理论,拓展了区域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9.
段昌盛  陈蒙 《广东地质》2012,(1):101-106
广东省龙川县金石嶂铁银多金属矿是-中型银矿床及小型铁矿床。铁矿体主要赋存在混合钾长花岗岩中,少数产出在安山玢岩和大理岩中,具有良好的成层性。银矿体主要产于震旦纪云开群中岩性段第一层和第二层中。通过总结前人的观点,结合矿区铁矿体的特征,提出矿区成因是火山喷流沉积-混合岩化热液改造燕山期热液叠加型,铁矿体成矿在先,银矿体成矿在后。  相似文献   

20.
哈密天湖铁矿是新疆东天山地区的一个大型铁矿床。天湖铁矿床产出在新元古界天湖群第三组变质岩系中,铁矿体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内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碳酸盐岩蚀变部位的部分铁矿石变富,且有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物生成。矿石组构方面,具有细-中细粒状结构、网格状结构、残余结构,层状、条带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变质-区域混合岩化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