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徐庆安 《安徽地质》2012,(4):314-317
在地质勘探现场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地理坐标和投影坐标转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理坐标和投影坐标原理的简要分析,根据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下投影坐标转换成地理坐标的高斯反算公式,分析算法原理、设计算法流程,编制程序,并用MAPGIS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程序能较好、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GeoTiff中GeoTag域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修国  花卫华 《地球科学》2002,27(3):246-249
GeoTiff是Tiff格式的一种特殊形式, 1.0版的GeoTiff在Tiff格式的基础上增加了6个GeoTag(地理标志)域来描述栅格影像对应的地理坐标信息和投影信息, 并利用像元比例、结点、投影类型、坐标系统、椭球参数等, 准确地实现了影像栅格坐标与地理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首先介绍了GeoTiff所支持的3种坐标空间, 并在剖析其六大地理标志域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详细描述了各个标志域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影像中的存储组织; 其后根据GeoTiff的影像数据地理编码的原理, 给出了栅格空间与模型空间之间坐标转换的方法和步骤; 结合GeoTiff的应用, 阐述了GeoTiff的优点, 并对它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桐柏—信阳一带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全国区域化探扫面的一部分。编图中涉及19和20投影带及4个1∶20万图幅的拼接,制图中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为了避免2个投影带产生的裂隙坐标不统一,将20带数据转换到19带,然后在高斯—克吕格座标表中查取座标自然值,并计算座标通用值后进行座标展绘,取得了较好的制图效果。  相似文献   

4.
姚晓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1):69-72,78
桐柏-信阳一带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全国区域化探扫面的一部分.编图中涉及19和20投影带及个1:20万图幅的拼接,制图中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为了避免2个投影带产生的裂隙坐标不统一,将20带数据转换到19带,然后在高斯-克吕格座标表中查取座标自然值,并计算座标通用值后进行座标展绘,取得了较好的制图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卫星图像修测地图时,首先对卫星图像的大地坐标、投影性质等进行设定,使其与地图相统一,然后利用地图对卫星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最后把卫星图像和地图叠加在一起进行转绘。实际工作表明,与传统外业测量方式相比,利用此技术修测地图更加方便、高效,且制作的地图具有较高精度,能较好地满足地图修测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6.
Global Mapper支持多种格式的光栅、高程、矢量数据的读取与输出,并内置多种坐标投影方式。尝试挖掘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多种投影模式的功能,快速实现测绘图形数据的转换。通过设置当前工作空间的坐标投影模式,然后打开任何其支持的、含有坐标投影信息的数据,所有数据均自动转换成当前的投影模式,最后将文件输出(另存为)为所需的格式,即可快速完成数据转换。转换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格式的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数据转换、相同格式但不同坐标投影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卫星影像配准等  相似文献   

7.
在高精度物探重力测量中,需要提供高精度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物探长剖面测量中,对东西跨度较大的线路进行控制测量时,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和高程引起的投影变形较大,不能满足长距离重力测量对精度的要求。基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基本理论,采用斜轴变形椭球高斯投影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坐标转换理论及椭球变换,将原始椭球构建斜轴变形椭球,可以减小高斯投影横坐标和高程投影变形的影响,避免高斯投影分带过多对应用的影响。以漠河—呼和浩特物探长剖面测地数据为例,利用GPS快速静态测量获得平面和高程位置,测点距离约1km,通过斜轴高斯投影进行投影,最大平面精度为67.87mm/km,最大高程精度为53.039mm/km,最大投影综合变形的中误差为88.51 mm/km,大大减小了投影变形,提高了地图投影精度。因此,该投影在跨度物探长剖面测量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1:5万数字地质填图,按照规范要求需要1:2.5万地形图作底图。因此,工作中需要制作1:2.5万标准图幅框与地形图匹配作为野外填图手图。本文就1:2.5万标准图幅制作、不同比例尺之间的投影转换及地形图比例参数设置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程序适用的范围很广,包括钻井岩心采样,岩石露头采样.坐标系则包括样品坐标,层面坐标与地理坐标.处理内容则包括逐步退磁结果数据表;退磁曲线;正交矢量图,赤平极射投影及其放大图.  相似文献   

10.
54与80坐标系转换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书煌 《福建地质》2004,23(1):9-20
54北京坐标系与80西安坐标系转换计算,属54系与80系不同参考椭球下高斯—克吕格投影数据转换计算,因全国不同区域重力场的变化而无法用一个固定的参数或公式推算,能否另辟途径实现其精确算法。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基础理论,研究二者互换随机数学模型,以福建省区域为例,成功实现大批数据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11.
柴璐  李树羽  李霄 《地质与资源》2020,29(2):202-206
境外多源地质专题图数据源,主要是来自公开出版物购买、网站下载以及国际合作交流时收集到的地质专题图件.通过利用ArcGIS软件,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的《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指南》要求,应用数据库技术将境外多源地质专题图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本文就利用ArcGIS软件,对境外多源地质专题图数据应用中的数据格式转换、地图投影、地理配准、空间校正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斯投影反解变换的迭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辉  赵楠  毛丽  董峡 《化工矿产地质》2007,29(1):53-54,60
给出了用迭代法求底点纬度Bf值,进而反解高斯坐标的方法。通过编程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程序设计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对实际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pInfo与ArcGIS专题地图制作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苗  陈娜  李娟 《陕西地质》2011,29(1):94-9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题地图作为地图产品的主体成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本文通过探讨MapInfo与ArcGIS制作专题地图的过程,对这两个软件在工作界面、数据组织形式、地图编辑等具体应用方面结合工作实践操作进行比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亮  刘利平 《贵州地质》2001,18(2):135-138
本文是1:20万数字重力图及面色图的编制工作总结,文中主要介绍了在制作1:20万区域重力图和地理底图时,采用GIS系统,由计算机数字制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总结这一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优化的制图捷径。  相似文献   

15.
PRB技术在矿区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中应用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PRB数字填图技术进行矿产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的基本做法是:用手持GPS对地质点定位,并将坐标值及相关简单属性存于其中,用接收软件将存于GPS中的数据导出,然后在比较通用的软件如Excel.surfer8、Grapher4、CAD、Mapgis等软件中进行处理,最后在Mapgis中加挂属性,进行建库分析。实践过程中尚遇一些难题,如GPS的精度问题、地形图矢量化工作量大且各自为战、地质花纹及颜色填充混乱不统一等问题,有待于今后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数字填图系统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从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准确、快速地制作符合相关精度要求的野外手图地理底图是保证野外调查工作质量重要基础环节。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际工作,提出了地形数据坐标系转换流程,总结了一套简捷实用并符合相关精度要求的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地质手图地理底图的制作方法:第一步使用Mapgis67投影变换模块中的"工作区直接投影转换"功能将1∶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数据放大,第二步运用Section插件对放大到1∶2.5万的矢量地形数据进行裁剪,第三步根据最新遥感影像等资料添加最新的地形地物从而实现地理底图的图面整饰。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基础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工程,为大连市基础测绘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制作金州以南(含金州)核心区域的1:500地形图,为“数字大连”提供基础性地理信息数据。探讨了数字大连基础测绘数字线划图内业编辑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1∶50万地质图数据库的研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库以国产软件MAPGIS作为基础平台,以各省(区)区域地质志附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20万地质图为基础资料,采用现代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等的新理论和新的表示方法,按岩石地层单位、花岗岩谱系单位,侵入岩按时代加岩性编制而成.该库由数字地质图库和地理底图库构成,可按任意空间范围、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和不同地质、地理内容等单项或多项任意检索;通过检索能自动形成具有图例、图外整饰的完整的地质图.  相似文献   

19.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is a vital tool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mountainous terrains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the weights-of-evidence modelling was applied, within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deriv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of two small catchments of Shikoku, Japan.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weights-of-evidence modelling in the generation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in relatively small catchments having an area less than 4 sq km. For the study area in Moriyuki and Monnyu catchments, northeast Shikoku Island in west Japan, a data set was generated at scale 1:5,000. Relevant thematic maps representing various factors (e.g. slope, aspect, relief, flow accumulation, soil depth, soil type, land use and distance to road) that are related to landslide activity were generated using field data and GIS techniques. Both catchments have homogeneous geology and only consist of Cretaceous granitic rock. Thus, bedrock geology was not considered in data layering during GIS analysis. Success rates were also estimat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and the weights-of-evidence modelling was found useful in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of small catch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