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沉积岩铜矿的储矿建造与成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岩铜矿主要是沉积期后成因矿床,其成矿元素及成矿流体均来自沉积盆地。较上、下岩层具有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精碎屑岩是流体运移的通道与储矿岩层。在储矿岩层之上是由泥灰岩、泥岩、粉砂岩、碳质泥岩及蒸发岩组成的约3km厚的红色细碎屑岩系作为隔水层。含铜碎屑岩中具有一系列热液蚀变现象,红色碎屑岩与灰白色岩在横向与纵向上交错出现,铜矿物主要与含铁碳酸盐胶结物或碳酸岩脉伴生。含铜流体沿着高渗透率的粗碎屑岩层运移  相似文献   

2.
新疆滴水砂岩型铜矿床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库车前陆坳陷盆地。铜矿体赋存于一套河湖交替相的红色含膏盐碎屑砂岩建造中。矿床有三个主要含矿层,储量〉40×104t。该砂岩铜矿床为典型的层控型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模式。在沉积期具有生物、化学双重成矿作用,经过后期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后生叠加改造再富集过程。铜矿体...  相似文献   

3.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八卦庙金矿床经历了长期、复杂的非线性成矿过程,着重分析了:含矿建造为与同生伸展断裂伴生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岩、热水浊积碎屑岩;脆-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着主成矿过程;后期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使其成为超大型金矿床。指出矿床成因为热水同生沉积细碎屑岩-剪切蚀变岩-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型。八卦庙金矿床外围仍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滇中郝家河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先  马宏 《地质论评》1994,40(2):183-192
本文论术字滇中生代地层与矿区及春外围马头山组中铜的时空分布与迁移富集规律,揭示了矿床的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形成矿源层,后期叠加改造形成矿体的过程。后期改造中铜元素发生了大量迁移,矿质主要来自矿体之下伏紫色矿源层。  相似文献   

5.
巴音铜矿是位于新疆西天山的一个中型铜矿床。矿化体赋存于中基性火山岩及沉积岩中,矿化富集受地层、构造、侵入岩多重因素控制。岩石化学、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志留系本身,但遭受了华力西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6.
海南石碌铁钴铜矿床成因及其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石碌矿床是以富铁矿为主,并伴生有钴铜等矿产的著名大型矿集区。通过对该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的再认识,并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成矿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铁钴铜等物质来源很可能来自原始火山沉积地层石碌群中,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对其形成起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初步定义其为火山-沉积变质+多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该矿床成矿模式概括为:1)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期,奠定了铁钴铜等成矿物质的基础;2)加里东—海西期的变质改造成矿期,形成了沉积变质型贫矿体;3)印支—燕山早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石碌矿床发生了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铁矿体;4)燕山晚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对原来矿体进行改造富集,并形成了脉状、角砾状铁矿体及伴生的铜钴矿体。  相似文献   

7.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复新  宗静婷  马秦 《矿床地质》1998,17(2):172-184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艳 《辽宁地质》2001,18(1):38-42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改造)-岩浆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化)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9.
张进高 《福建地质》2010,29(2):83-88
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呈似层状、层状、透镜状,贮存在寒武系林田组下段钙质碎屑岩中,矿床具明显的层控和热液叠加改造特征,为沉积-热液改造型多金属矿床。该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我省在寒武系林田组中寻找该类矿床提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柴窝堡铜矿带区域沉积环境、构造环境及岩浆活动分析,认为矿带具备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具体阐述了铜沟─庙儿沟铜矿田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认为铜沟─庙儿沟铜矿区的矿床属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热液矿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荣阁  范军 《矿物学报》1997,17(4):478-482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是产于热水沉积岩及碎屑岩系的热液矿床,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等热液矿物,而石英、碳酸盐、萤石及粘土等矿物则是主要的热液蚀变矿物。矿化产于蒙脱石、高岭石粘土到伊利石、绿泥石粘土矿物的转变带,成矿深度在2000m以上,成矿热液来源于粘土矿物脱水产生的异常高压流体或沿断裂带天水循环形成的成矿流体。这种流体形成的热液矿物稀土元素分配显示中稀土富集的分配模式,并明显富元素钇,这种流体中形成的黄铁矿中Co/Ni值显示沉积到热液成因的过渡类型,因此与砂岩铜矿中热液矿物的稀土分布模式有某些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兰坪-思茅中,新生代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的微量元素特征,稀土配分型式以及硫、铅、碳、氧、氢、硅等同位素等表明,成矿金属物质、硫和碳、既有来自赋矿岩石(包括火山岩),又有来自基底岩石,同时还有深部物质的参与。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化和蚀变作用是在水/岩比值较低的体系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中非(赞比亚―刚果(金))沉积型铜矿以其拥有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矿山而闻名于世。铜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型铜矿、热液脉型铜矿、变质热液型铜矿三类。沉积型铜矿床形成后,受到深部含矿岩浆热液的侵入形成脉状铜矿,可能还有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作用,叠加富集原有的沉积型铜矿床。硫同位素结果显示,硫源主要为成岩硫化物和海水硫酸盐的混合硫,受到深源岩浆或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沉积型铜矿成矿年龄880~735Ma,后期岩浆热液型铜钼矿成矿年龄为514~502Ma。这些发现对进一步认识总结中非铜矿带上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陕西柞山地区穆家庄铜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尽管秦岭泥盆系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作用均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柞山地区却有别于凤太地区,具有独特的铜矿成矿背景。本文通过对矿床的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浸染状贫铜矿石和近矿围岩的稀土组成和配分曲线基本一致,表明浸染状贫铜矿石代表了泥盆纪时期热水沉积事件所形成的含少量硫化物的热水沉积岩初步富集的产物,泥盆纪时期形成了穆家庄铜矿的初始矿源层。嗣岩中的层纹状硅质岩可能代表了泥盆纪时期的热水沉积岩性质。块状富矿石的稀土组成代表了广泛的陆陆碰撞造山运动所产生的流体热液作用的结果,它既就地改造了初始矿源层,而且从异地可能带来了部分成矿物质,在合适的构造部位改造富集成矿。穆家庄铜矿的成因为改造型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然铜矿床类型、特征、分布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找矿进展显示,我国至少存在2种以上成因类型的自然铜矿床(矿化带):火山-沉积碎屑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等,其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和新疆天山地区.以湘西九曲湾(麻阳)铜矿和滇东北沿河铜矿为例,结合国外典型自然铜矿床(矿化带),分析了自然铜的成矿学特征及形成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沉积砂岩铜矿(硫化物)与自然铜矿的成矿学特征,认为自然铜成矿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孔隙度丰富而适宜的储矿岩石;②水-岩反应中有利于含铜岩石的萃取和运移的浅成低温热液(卤水);③贫硫富生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还原障壁带.研究显示,自然铜形成于碱性贫硫的还原环境中,生物有机质对自然铜的成矿起重要作用,相对封闭的成矿环境、独特的流体性质对自然铜起保护作用.我国南方的自然铜矿床一般显示出层控、浅成低温及生物有机质参与成矿等特点.最后探讨了自然铜矿床在我国的找矿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甘肃北祁连山志留系沉积岩铜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春 《甘肃地质》2000,9(2):19-27
甘肃北祁连山志留系沉积岩铜矿产于红绿交替碎屑岩系中 ,矿体产在志留系旱峡组灰绿色砂岩层的底部 ,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旱峡组碎屑岩中铜富集系数及其相关的矿物组合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正常沉积岩。矿体宏观及微观特征表明主要控矿因素是沉积环境、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错沟-寺大隆铜(锌)成矿带位于奥陶纪弧后盆地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岩带内,沿成矿带分成有5个矿化集中区,区内典型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强烈拉张的构造背景,赋存在蛇绿岩套中-上部的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受古火山机构和其原生构造裂隙控制.根据控矿条件分析,今后有必要对蛇绿岩套发育、存在以Cu为主的化探异常、海底热液喷流标志明显的摆浪沟地区和小砂石地区进行深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德兴斑岩铜矿田内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伊利石:一是特征的热液蚀变矿物,它是在热液流体 作用过程中斜长石、云母类矿物通过伊利石化过程形成的,其结晶度(IC)和膨胀层含量受携 带矿质的热液流体量控制;二是浅变质作用自身的产物,其结晶度远较小于前者,具2M1 多型,且不含膨胀层,是原始蒙皂石完全伊利石化形成的。作者发现,在斑岩体和接触带内 ,伊利石结晶度小的部位,蚀变程度强,矿化品位也高。  相似文献   

19.
中条山铜矿区电气石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集中区。在胡-篦型层控铜矿床容矿热液沉积岩建造和铜矿峪型铜矿床容矿钙碱性次火山-火山沉积岩系及其它地质环境内发现有大量电气石产出。电气石均属镁-铁系列,且以不含锂为主要特征。电气石由海底盆地热液沉积作用、火山热液喷气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这些地质作用的产生均与中条山地区21亿年左右的岩浆活动有关。由于形成条件和形成方式不同,在不同地质环境产出的电气石具有明显不同的光性和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钠长石岩是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类特色岩石,主要分布于南秦岭凤-太、山-柞和镇-旬盆地的泥盆纪和志留纪地层中,与秦岭众多大中型铅锌矿、金矿成矿关系密切。钠长石岩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碎屑岩或碳酸盐岩岩系中,与区域地层整合产出,渐变过渡。具有条带状、块状、角砾状构造;XRF分析数据显示钠长石岩化学成分以富Na2O、Al2O3、SiO2等常量元素及Pb、Zn、Au、Ag、Cu等微量元素为特征;富含元素Ba和Fe-Mn-(Co+Cu+Ni)×10分布图投影表明钠长石岩具有热水沉积的特征。而TiO2与Al2O3关系图解又反映出钠长石岩中有陆源碎屑物混入的特点,其Ti、Al可能来自水成沉积物中的粘土;ICP-MS分析所得稀土元素数据显示,钠长石岩与地层稀土元素在稀土总量、轻重稀土量和配分模式均十分相似,其较高∑REE就是成岩过程中水成沉积物混入造成的。富钠长石岩石在形成时间上发生在沉积和早期成岩阶段,与正常沉积岩同时形成。兼具有正常沉积岩石和热水沉积岩石的特点,是一种有别于二者的混合型非典型热水沉积岩石。研究认为钠长石岩是由一种富钠和金属元素的热水通过对地层元素的萃取并与海底未固结沉积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热液经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