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煤灰混凝土在矿井支护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粉煤灰代替部分砂和水泥应用于井下巷道锚喷支护混凝土配料的可行性,讨论了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合井下初步应用性检验,确定了粉煤灰作为喷射混凝土掺合料的最佳掺量和配合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粉煤灰砼桩加固软弱地基的现场试验,评价了粉煤灰砼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效果,研究了桩土应力比和土分担荷载比随外荷载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粉煤灰砼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机理,最后对比分析了挤密土复合地基与非挤密土复合地基受力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混凝土桩钻孔压灌工艺在软土地基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粉煤灰混凝土桩及钻孔压灌工艺的特点,指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桩钻孔压灌工艺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列举了2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李水清 《岩土力学》2001,22(4):519-52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压灌粉煤灰混凝土桩的施工技术,说明了其施工工艺及特点,并利用6组静荷载试验成果,对粉煤灰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CFG桩桩身材料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材料实验,对大掺量Ⅲa级粉煤灰素混凝土构成的CFG桩桩身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方面的试验研究,主要探讨抗压强度与材料配比,龄期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大掺量Ⅲa级粉煤灰素混凝土作为桩身材料,在突破传统限制粉煤灰取代水泥率的条件下,仍可达到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6.
温以华 《地下水》2010,32(3):173-174,177
优质粉煤灰具有颗粒细,含有大量硅、铝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活性效应"、"界面效应"、"微粒效应"及"减水效应"等多种综合效应。优质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能够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主要研究了单掺粉煤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优质粉煤灰能显著提高拌合物的和易性、可泵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由深厚软弱土层组成的地基,采用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灌注桩法予以加固处理时,其施工机具相对简单,工期短,节约“三材”,投资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由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灌注桩和深厚软弱土层共同构成的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介于一般碎石桩复合地基与混凝土桩桩基之间,其基本特征是:承载力的提高,主要是置于深厚软弱土层中的粉煤灰碎石混凝土灌注桩的排水和垂直加筋作用的结果;其承载机理,部分具有一般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特征;在结构物荷载作用下,其桩、土荷载分担特征,比较接近于普通混凝土桩桩基。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以多种富镁矿物为原料,制备适合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用以补偿大坝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收缩。通过在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浆体中,外掺不同比例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和传统MgO膨胀剂,研究水泥浆体压蒸膨胀率的变化规律以及40℃水中长龄期养护膨胀率的变化过程及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膨胀材料掺量的增加,膨胀率相应增加。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膨胀率相应增大,到120d左右,膨胀趋于平缓。粉煤灰对传统MgO膨胀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新型镁质膨胀材料能很好的改善抑制作用,从而满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陶粒粉煤灰混凝土在桥涵台背回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折圣  黄晓明  张肖宁  高俊合 《岩土力学》2006,27(11):2076-2079
通过材料性能试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陶粒粉煤灰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涵台背回填的应用效果。首先,通过材料性能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的陶粒粉煤灰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其次,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陶粒粉煤灰混凝土用作桥涵台背回填材料时,作用于台背的土压力和回填体的变形特性。研究发现:陶粒粉煤灰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和易施工等诸多优点;陶粒粉煤灰混凝土回填体作用于台背的土压力明显小于常规回填材料;回填区和地基的沉降变形亦明显小于其他材料。结果表明:陶粒粉煤灰混凝土作为台背回填材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桥涵台背回填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复杂地质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桩与石灰桩的联合设计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深厚软粘土上覆新回填土的复杂地质条件,提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桩与石桩联合进行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法,工程实例表明,技术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