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气象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以及现阶段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构建了对气象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在对气象文化的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义.  相似文献   

2.
王元红 《四川气象》2004,24(4):63-64
通过对气象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以及现阶段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构建了对气象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在对气象文化的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气象服务标准化建设立足于陕西气象服务工作实际,从气象服务业务标准化和气象服务文化标准化两部分对气象服务的内容、流程、规范、考核等进行统一标准,旨在探索推行气象部门窗口单位标准化建设,建设科学、合理、精细的气象服务品牌,着力打造科技含量高、专业化程度高、人员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发展意识强的气象服务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1、《青海气象》是以高原天气预报、气候变化趋势研究、气候与生态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气象科技服务等内容为主,兼以气象工作管理、气象文化建设等内容,供内部交流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气象行政文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简述气象行政文化的现状和建设气象行政文化的作用,对我国的气象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气象行政文化建设的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加强气象文化史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先进气象文化建设。通过寻求气象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把握先进气象文化建设的发展导向;汲取气象文化发展中的情华,夯实先进气象文化的发展基础;正确对待气象文化发展史的不足,大力推进先进气象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气象局和河南省气象局先后下发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和<河南省气象文化实施方案>,提出了气象文化建设的目标:按照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的要求,凝炼崇高的气象人精神,树立美好的气象人形象,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建设具有鲜明特点的气象文化载体,满足广大气象工作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基层台站气象文化的建设,笔者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浅议气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科研团队的概念及特征,并结合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现状,对气象科研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思考。认为从研究方向、人才队伍、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开放合作、道德修养等方面,加强气象科研团队的建设,并通过目标管理、科技评估等办法加强管理,有益于提高气象科研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气象文化建设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业务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业务持续发展,二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做好气象文化建设,既能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也能为气象现代化人才发展指明航向。通过梳理近年来陕西气象文化建设的做法及实践经验,归纳凝练出气象文化建设的特点、内涵及意义,研究气象文化建设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关系及作用,进一步阐明二者互为依存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进气象文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全球独有的古文献资料,而江西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和农业大省,有关气象灾害的古文献记录较为丰富.江西省气象局搜集省内地方古文献资料,整理得到了《江西省地方志气象资料集》和《江西省地方志气象灾害记载翻译资料汇编》,为进行江西省气候变化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并较好地解决了古文献中未对气象灾害进行定量的问题.目前对鄱阳湖流域千年旱涝序列的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说明运用地方古文献研究江西省气候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气象服务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气象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气象服务来体现的。文中从气象服务的概念、气象服务的定位、气象服务的属性、气象服务的分类、气象服务运行模式、气象服务效益及其评估等6个方面,对近20年来我国气象服务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体来说,我国气象服务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学科体系尚未建立,需进一步开展并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杂志创刊六十年来,在传播气象科学知识、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提高公众气象意识、推动防灾减灾、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相信《气象研究与应用》杂志定会把握时代脉搏,贴近气象学科和社会需求,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为气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关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谦 《干旱气象》2004,22(1):60-64
在总结欧美洲等发达国家气象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出发,对气象局、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营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气象事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象产业发展道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10,(10)
<正>气象经济学吴先华等编著该教材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从介绍气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属性及研究对象和方法入手,进行了气象服务产品的供需平衡分析、公共经济学分析;介绍了气象与高敏感行业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天气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发展概况与研究模型;针对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气候变化问题,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探讨了其应对措施。本书可供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气象部门工作者,以及关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统计及相关分析,对太行山区的气象资料及中药材的产量按时间序列分型,从生长发育中的光能、热能、水分(降水)、风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春季气象灾害指标,建立了气象因子对太行山区中药材影响的技术模型以及中药材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级气象部门硬实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气象事业的软实力还相对比较薄弱。在分析气象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必须通过不断强化"三气象"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气象服务"五满意"品牌、切实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气象部门良好的公众形象等气象文化软实力建设措施,来提高气象部门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吕淑琳 《山东气象》2004,24(Z1):5-6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适应气象文化建设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聊城市气象局通过在全系统开展深入扎实的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营造科学先进、健康向上的气象文化,围绕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气象文化,促进事业进步"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有益探索,为全市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实现了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气象巨灾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从巨灾定义出发,利用EM-DAT数据及文献调研数据,从全球空间维度及建国以来的时间维度分析了我国气象巨灾现状;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大环境、国内外保险业发展差距、现阶段观测技术手段、气象部门参与形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气象巨灾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防灾减灾形势、应急管理体制、立法及国家战略等方面,梳理了我国气象巨灾保险发展的新机遇;梳理列举了国外主要成熟典型的气象保险制度,并对我国已有的深圳、宁波气象巨灾保险试点案例进行了比对分析;综合以上研究,给出了气象部门深度参与巨灾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宝回 《广西气象》2005,26(1):61-64
阐述了气象行政文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简述气象行政文化的现状和建设气象行政文化的作用,对我国的气象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气象行政文化建设的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气象》2020,46(3):448-448
《中国气象发展报告(2019)》于新文主编该书为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研的年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分综述篇、减灾与趋利篇、能力与创新篇、改革开放篇,从气象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历程与成就、气象现代化进展、气象灾害防御、重大保障与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气象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气象改革与法治、气象开放与合作等领域,对2018年中国气象发展进行了研究评估,对未来气象发展愿景进行展望。适合气象及相关行业、部门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