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邮购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1,(9):96-96
天文学物理新视野 这是一本综合介绍天体和天文现象的书。通过把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应用于各种情况,读者将学到如何把日常的物理知识与天文世界联系起来。本书从一些最基本的天体出发,透彻地解释天文现象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天文学家如何收集关于恒星、星系和太阳系的信息,并如何解释这些信息。  相似文献   

2.
“您上网了吗?”朋友们见了面都爱问上这么一句。现今,计算机网络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上网冲浪正逐渐成为许多朋友的新时尚。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天文知识当然也不例外。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到国内天文网络空间浏览一番,看看能否找到您感兴趣的去处。 天文研究机构网站 1999年4月中国科学院把国内各大天文台联合在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上的星图软件(例如SkyMap)和各种专用天文软件(例如本刊介绍过的OCCLUT掩星软件)正在广泛地被天文爱好者们熟悉和使用。将这些软件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带到观测现场,能给观测活动以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天文软件种类繁多,内容几乎涉及了天文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对天文学家还是天文爱好者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Skymap、Starry Night、RegiStar等各种天文软件的普及,天文爱好者在实际观测中越来越需要依赖于天文软件进行辅助观测,这些软件的使用对天文爱好者的各种实际观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掩星观测也不例外,同样需要掩星软件OCCULT(或其它掩星辅助类软件,以后会逐步介绍)进行辅助观测。  相似文献   

5.
科普就是通过多种形式把新的重要的科技知识传播给公众,让公众理解和掌握这些科技知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于1999年成立了天文兴趣小组。北京二十中学地处北京城市的边缘,地理位置较有利于天文的观测,城市的灯光对观测影响也较小。学校投资十几万元建起了天文观测台、配备了meadel78mm折射式望远镜,为了学生更好地记录天文现象,又购置了尼康D50相机及计算机。通过天文活动的开展,既增加了学生对天文、天体的好奇心,又普及了天文科普知识,让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太空和宇宙事物。天文观测在形式上也具有创新意识,打破传统完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思想,使学生能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6.
FITS、BMP和SCR图象格式及相互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图象的FITS格式、BMP格式和SCR格式。FITS格式已经是天文界的通用格式,几乎所有的天文软件包都支持这一格式,而BMP格式在PC计算机上有广泛的运用,有大量PC软件支持BMP图象的显示,处理和打印。云南天文台的SCR格式是PC机采集CCD图象所使用的格式。实现这三种格式的相互转换,就可以自由的将CCD图象在PC机和工作站上进行各种处理。转换的包括图象头和图象数据的转换,其关键在于交换数据的高低字节。  相似文献   

7.
试用CCD导星     
我跟许多朋友一样,也是在《天文爱好者》的指引下才跨入天文学大门的。我是一名中学教师,辅导天文小组活动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天文摄影是我们天文小组的一项重要的活动项目之一。起初,我们只能对太阳、月亮、土星、木星等亮天体进行短时间的曝光,使用我们自己的200mm折射镜对同一天体进行多种快门速度的拍摄,通过比较来确定最佳的曝光时间;想尽各种方法提高调焦精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导星对各方面条件要求较高,我们在长时间跟踪拍摄方面效果不理想,然而,一次偶然的“发现”使我们的导星技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实拍证明,效果很好!在此,愿通过《天文爱好者》杂志,与大家共同探讨。 这一方法是:用CCD摄像器和监视器(带音视频输入的电视机亦可)取代导星镜上的导星目镜[注:CCD摄像器可以将光信号转变为视频信号,为便于与望远  相似文献   

8.
目前基本上所有天文仪器都是数字化的 ,几乎所有天文设备与计算机都有接口问题。我们在多套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打印口来控制天文终端 ,认为这样做有不少好处。本文介绍了利用打印机接口天文仪器控制的技术 ,并给出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有派?就是有pad呀!”当你拿着各种苹果的潮流设备,看书、看电影、玩游戏时。是否知道,它们在很多专业领域还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呢?本杂志之前的文章,为天文爱好者介绍了几款iOS操作系统下的星图软件,下面笔者将推荐几个小巧,但在天文观测中非常实用的信息查询软件,供大家参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上搜索并下载,通过iTunes安装这些软件。  相似文献   

10.
在华南农业大学有橄榄球、观赏鱼、汽车等数不清的协会,可就是没有天文协会。我在社团招新的时候就觉得很失望。因为我在高中(广东省实验中学)建立过天文协会,所以就有了自己成立华农天文协会的想法。但仅有我一个人显然孤掌难鸣,加上课程又紧,一直没有行动。一天我在图书馆的天文书架旁,见到两个男生(工程学院)在找天文书籍。我主动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搞一个天文协会,他们立刻表示了赞同。我们找到各自班里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于是一支十几人的天文协会筹建队伍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在写可行性报告时,我们得知还有另外一支队伍在筹建天协,于是我们合并了,人数达40多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基本上所有天文仪器都是数字化的,几乎所有天文设备与计算机都有接口问题。我们在多套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打印口来控制天文终端,认为这样做有不少好处。本文介绍了利用打印机接口天文仪器控制的技术,并给出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2.
为在广大中学生中普及天文知识,促进学天文读书活动,同时从他们中间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我刊从2001年开始开设了“备战奥赛”栏目,聘请天文专家讲授历届竞赛试题及相关天文知识。目前国际天文奥赛每年一届,我们也争取每年都能派出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13.
FITS,BMP和SCR图像格式及相互转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图象的FITS格式、BMP格式和SCR格式。FITS格式已经是天文界的通用格式,几乎所有的天文软件包都支持这一格式,而BMP格式在PC计算机上有广泛的运用,有大量的PC软件支持BMP图象的显示,处理和打印。  相似文献   

14.
2008的来到为我们的天文爱好者们迎来了一位良师益友,那就是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新出版的《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2008年1月第一版,16开本360页,部分彩印,内容丰富而实用。全书分七大部分,它们是背景知识,器材,如何观测,观测点滴,参考书目与信息,太阳系天体的观测,深空天体的观测等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展示当前欧美等天文学发达与天文爱好者比较活跃的国家中天文爱好者们的仪器设备和观测实况的资料,这些对我国天文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天文爱好者在科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是笑掉大牙的问题。这些错误表面上看似可笑,但仔细想一想便令人感到酸楚。为了服务于天文科普,笔者总结了天文科普中最容易遇到的十个天文谬误,可以说它们代表了公众对天文学的误解与不了解。这些谬误大多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有常识性的错误,有认识上的错误,也有因为误解产生的错误,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公众缺乏科学的理性思维而产生的。按照严重等级和常见程度,我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WWT(WorldWide Telescope)译为“万维天文望远镜”,微软把它定位成一个公众教育系统,设计了许多合适普通公众的功能。和其他天文软件相比,WWT易于天文初学者掌握且界面华丽又艺术性,在显示天体位置方面方便人性化。WWT将全球的天文资源融合在一起,具有3D视图效果并可预测、回顾、跟踪各种天文现象。WWT的向导式漫游,内容丰富且充满趣味。  相似文献   

17.
虽败犹乐     
我迷上天文已有三年了。三年来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包括天文摄影方面的。强烈的兴趣促使我在暑假购买了一台全机械单反相机,于是决定在7月16日月全食之夜将其投入使用。 城市的灰尘和灯光是天文摄影的大敌,于是我把所有的仪器都带到了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个远离城市、环境极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开展天文课外活动,不仅要传授学生天文知识,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以及各种能力。对于一个刚刚踏入天文科普工作的外行人来说,组织天文活动的过程中,在不断学习补充个人知识的同时,想得更多的应当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天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接触天文的过程中持续保持高涨的热情、如何在天文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天文知识的积极性等等。  相似文献   

19.
开栏的话神秘的宇宙充满了无数的未解之谜,科学家们运用各种方法探求着答案,也许就在我们身边,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就能告诉我们一些宇宙的秘密,这就是天外来客——陨石。新年伊始,《天文爱好者》开辟了"陨石专栏",将陆续介绍一些陨石小知识和一些典型的陨石样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窗口,和大家分享这些天外来客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和天文奥赛“一见如故”。没有功利的束缚,让我深沉地爱上了这个比赛。在去年整整一年里,我都醉心于天文奥赛,经历了从国内竞赛到IOAN(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系列比赛。宁夏固原的国赛让我踏出了广东,并且首次面对了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们。而后的IOAA则让我放眼世界,认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更收获了一份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从未想到,我可以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风采。虽然没有十分优秀的成绩,但在一次次的天文历程中,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