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9年摄于北京天文台2 卞德培星(6742号小行星) 发现时的照片3 1998年在中国科协庆贺会 上与李元先生合影4 2000年在北京复兴医院5 1990年在日本访学6 1998年接受小行星命名证 书时留影7 荣获法国2000年弗拉马利 翁奖时的照片深切缅怀卞德培先生  相似文献   

2.
《大众天文学》[法]C-弗拉马利翁著 李珩翻译增补 李元校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6开本942页 定价(上、下两册)90元 邮购价105元 这本书最初是由法国天文学家、世界著名科普作家C-弗拉马利翁(1842~1935)所著,初版于1880年,后来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传遍全世界的科普经典著  相似文献   

3.
经过五年多与癌症病魔的抗争,2001年1月15日10时55分,卞德培先生不幸与世长辞。他的逝世,不仅是北京天文馆的一大损失,更是天文科普事业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看到彩版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使我非常的惊讶和欣喜,惊讶的是自1982年我离开《天文爱好者》编辑部,20多年后看到它新的靓丽容貌与当年那份记忆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欣喜的是进入2006年的《天文爱好者》,它已经有了300期的"月龄"可庆可贺。惊讶和欣喜的感觉让我回忆让我感慨。我曾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了7个年头,因此它在我工作的生命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业,这是1975年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其后自己从事科普工作的起点。刚到北京天文馆不久,我就被分配到《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当时几位天文科普的老前辈都在那里,李元、卞德培、伊世同老师都手把手地教过我。我的工作主要是由师从伊世同先生学画星图开始的,后来也跟着卞德培、李元老师学习写科普文章、做编务工作。作为曾经的老师和同事,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求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天文科学  相似文献   

5.
《宇宙博物馆》卞德培李元主编16开423页624千字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定价120元这是由著名科普作家卞德培和李元主编的、大部头的、百科式天文科普图书。书如其名,这是一座宇宙博物馆,科学的展馆设计、丰富的展品、形象活泼的表现手法,让人看了爱不释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宇宙博物馆》,去领路宇宙的奥秘。迈入《宇宙博物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序言厅《太空漫游馆》。这是李元先生为我们专门设计的,他请青年画家喻京川为本书创作33幅可与世界一流同类作品相媲美的宇宙画,并为每幅作品配上了象散文诗般的文字解说,看了…  相似文献   

6.
卞德培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到本刊编辑部,编辑部的同志无不悲痛万分,大家都为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深感惋惜。 卞德培先生与我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57年,卞先生开始筹备《天文爱好者》杂志。当时没有办刊经验,条件很艰难。在他的多方努力下,杂志于1958年4月正式出版,而且他还请到了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  相似文献   

7.
Hubble cutaway,based on NASA schematic drawing卞德培先生收集的天文邮品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1月 2 0日 ,是李鉴澄先生九十五华诞。李鉴澄先生是江苏吴江人 ,1 92 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 93 0年赴南京到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工作。当时从国外归来的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所长正在创建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在创建紫金山天文台的初期 ,李鉴澄先生从土木建设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等都亲自参加了工作。当天文台初具规模之后 ,他便利用当时仅有的仪器设备 ,从事天文研究工作。他对 1 60厘米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作了观测研究 ,又利用 61厘米反射望远镜、2 0厘米赤道仪、太阳分光仪等仪器对天体进…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际天文年的一个闪亮收尾,同时也是2010年天文科普教育的一个新的开启,2009年12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主办,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科普教育协会承办的“北京市第一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在北京延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9年国际天文年到来,公众和媒体对天文学的兴趣空前高涨。近几年,在北京天文学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河北省天文专业人员和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下,河北省尤其是省会石家庄市的天文科普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2008,(1):76-76
为加强中国国家科普推广、提高全民天文意识,广州博冠企业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天文学会于2007年9月率先提出了“百年天文科普推广”的倡议,并得到了原野庄园、广州市少年宫、广东南十字星会等多家单位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2.
李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天文科普专家,他多年来积极筹划和推动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发展,是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之一。为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98年,将6741号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以表彰他对天文普及事业的贡献。今年是李元先生80寿辰,又是他从事天文科普工作60周年。借此良机,本人根据自己与李元在一起工作多年的体会,就他在北京天文馆创业和敬业的史实做一回顾。担起开馆的重任1957年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北京天文馆”提字。5月,天象厅基建完工,7月民主德国专家安装完天象仪回国,这一切均拉开了北京天文馆对外开放的序幕。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3.
观星五十载     
《天文爱好者》这一广受欢迎的天文挚友,已度过了50个春秋,出版320多期,是我国历史最长、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天文科普期刊;自2006年全彩色化,她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著名天文科普期刊之林;她引导许多青年步入天文殿堂;说来也巧,我迈入天文学这一引人入胜的大门也整整50年。回首往事,惟解继往开来之情。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天文学会自一九六○年成立后,为促进云南地区的天文科学研究,推动学术交流,开展天文科普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环,云南省天文学会的活动长期被迫停顿。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天文科研战线与其他战线一样获得了解放。为充分发挥云南省天文学会应有的作用,为  相似文献   

15.
人间闻天曲──记“96北大天文科普周”1996年的中国天文日又到了,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10月27日下午,在电教318小报告厅举办的开幕式拉开了“96北大天文科普周”的序幕。包括校、地球物理系领导在内,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简短...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出版社继《美丽星空》之后又推出了一本天文科普新书——《美丽月球》。作者张元东先生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有将近50年天文科研、科普、教学经验。早在10多年前作者就开始酝酿、搜集这本书的资料,可以  相似文献   

17.
小编寄语     
"天文教室"开栏说明《天文爱好者》杂志从2007年第5期开始连载香港天文学会会长梁淦章先生特意为小朋友撰写的"天文教室"专栏。梁淦章先生是香港资深爱好者,一向热心天文科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天文科普教育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2009和2010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论坛宗旨以天文创新为己任,搞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北大青年天文学会成立八年来,为普及天文科普知识举办了很多很有意义的活动,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校“十佳社团”的称号。但让活动走向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文却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心愿。据了解,江苏省淮阴市淮海晚报开全国之先例,用整版进行天文科普宣传,是天文学走向...  相似文献   

20.
《天文爱好者》2011,(10):74-75
2011年8月18—19日,以海淀区学校为主,来自西城、东城、怀柔、大兴、良乡等区县的30余名天文辅导教师和单位负责人聚集在风景秀丽的怀柔水库畔——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举行了《北京市第三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论坛由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北京天文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天文学会秘书长景海荣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