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18井水位观测结果与景泰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18井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崖大滩,于1982年起投入地震监测。本文介绍了该井1985-1993年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了M2波潮汐因子和水位月均值的动态特征,讨论了黄河水位、降雨和气压对该井水位的可能影响。基于水位月均值残差曲线讨论了该井水位对景泰地震的前兆响应。  相似文献   

2.
唐九安  简春林 《地震》1996,16(3):277-283
介绍了高村(京14)井1983-1990年的观测结果,分析该井水位及潮汐参数的动态特征、气压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讨论了M2波潮汐因子对1989年大同地震的前兆响应。  相似文献   

3.
震前井孔水位异常的报道,国内外已屡见不鲜,本文介绍的是1984年11月北京塔院井捕捉到的一组典型的异常实例,包括水位的趋势异常,水位与气压的正相关异常、短临突降及水位固体潮畸变等。 塔院井位于著名的深大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带的中段,井深361米,观测层为中侏罗系凝灰岩裂隙承压含水层。通过近十年的观测,已查明其正常水位变化的规律,即多年趋势性下降的背景上年变规律清晰,较清楚地记录到水位固体潮、水震波、气压效应及降雨荷载效应等多种地壳应力应变微动态信息。表明,该井井位好,对地壳活动的反映能力较强,已弄清正常动态特征,具有捕捉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塔院井数字化水位观测中的零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院井数字化水位观测系统的校测,揭示出水位观测中的仪器零漂现象,分析了零漂的特征,提出了解决零漂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北京塔院井水位微动态资料的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塔院井地下水水位微动态资料和气压观测资料,采用三种方法计算了气压效率,作了谱分析和调和分析,并利用所得结果求出了该井所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6.
深井水位的矿震效应h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收集与整理了1980年以来陶庄煤矿的矿震对鲁15井水位动态影响的资料基础上,研究了深井水位同震效应的特征.发现了深井水位的矿震前兆现象,讨论了深井水位矿震效应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水位随机气压效率的地震前兆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大气压力的随机气压变化作用下深井水位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利用大气压力的随机气压变化进行水位气压效率的计算。该方法较以往各种计算方法排除干扰能力强,计算方便,地震前兆异常突出,是水位气压效率地震前兆预报方法中能够应用于日常地震监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塔院井水位和水温的同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统计分析了塔院井水位与水温对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全球68次Ms7.0以上大震的同震响应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塔院井对全球大震具有很好的映震能力,同震响应形态总是表现为水位振荡→水温下降、振荡停止(减弱)→水温恢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水位与水温的变化幅度不仅与震中距、震级有一定的统计关系,而且还与井-含水层特性及地震波到达时井-含水层系统的瞬时状态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了前人对水位振荡、水温下降-恢复过程的机理研究,概括为气体逸出说、热弥散说和冷水下渗说等.分析认为塔院井同震响应现象是各类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的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多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通辽CK-9井、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态特征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C-1500计算机,对该井的观测数据与气压、蒸发、降雨、开采、河水位、固体潮、地震波和潜水位等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的相互分析.研究所得结果,对该井水位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深井水位气压系数前兆信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胜 《内陆地震》1997,11(1):57-61
以深井水位气压效应的形成机制为出发点,阐述了地震前井孔气压系数异常变化的物理依据,并以新04井为例,对其震前水位气压系数的异常变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史杰  高小其  魏若萍 《内陆地震》2006,20(4):353-359
根据博古特2604号井近15年的水位资料变化情况,以井距500 km为扫描半径,对在其范围内发生的中、强地震和水位资料的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该井在其映震范围内的5级、6级和7级地震前水位各有不尽相同的异常显示特征,随着震级的减小,震中距的增大,异常特征由长时间的年变异常或不稳定的下降、上升转为短期的阶段性的上弯高值异常,直至异常消失。由于博古特井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对南北天山发生的地震在震前都有较为良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唐吉阳 《地震研究》1991,14(2):113-121
本文对澜沧—耿马大震周围井孔水位记录曲线及数据进行了有关处理和分析,结果认为:①思茅井、景谷井水位微形态有四种类型,其中阶变形态和不规则形态有一定前兆意义;②水位后半日波峰时变化对大震有异常反映,波幅异常意义较小;③大震前近场井水位潮汐波因子有较明显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天津地区咸水井映震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英 《内陆地震》2008,22(3):252-257
系统处理了1992年以来天津地区4口咸水井的水位观测资料,使用R值对这4口井的映震效能进行了评估。认为:①这4口井的R值不高,主要原因是咸水层观测井水位异常时间较长,致使预报占用时间较长;②咸水层观测井水位异常幅度比较明显,异常性质的规律性较强,出现异常时易于识别;③咸水层观测井水位有异常有地震的比率达到了70%以上,这对有震的判定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C地震资料研究了台湾南部~菲律宾群岛的地震空间分布和m_b≥5.0的机制解,讨论了俯冲带的形态和地壳及俯冲带上的应力状态,并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认为南海次板块的东部边界是由台湾西南俯冲带、马尼拉俯冲带、内格罗斯俯冲带、哥达巴都俯冲带组成,菲律宾海板块的西部边界由东吕宋海槽俯冲带、菲律宾海俯冲带组成。菲律宾群岛是一个形变过渡带,由于该过渡带的存在,南海次板块俯冲于菲律宾群岛之下,菲律宾海板块对南部的影响很弱  相似文献   

15.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期(21~14kaB.P,)滨海相沉积垂相分布多在海拔38~-50.8m的范围内,以正向分布(海平面附近及以上)、正负向混合分布及负向(海平面以下)分布在断块交界区或其附近,是强震的主要发生地。在滨海相沉积垂向分布愈离散的区段,其地震活动性也愈强,本研究地区不存在末次盛冰期-100m以下的最低海平面,那些局部在外陆架海底发现的-100m以下的滨海相沉积,可能与地壳呈长趋势下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20号井井水位动态分析及地震预测效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玲 《内陆地震》2003,17(2):150-156
对新20号井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进行了全时间过程扫描,分析了井水位的年变化规律、主要干扰因素和地震短期前兆异常特征,提出了如何判别水位年变叠加、峰谷相位移动和峰谷极差增减等异常是否打破年变规律的有效方法。根据这些指标,统计了观测期间乌鲁木齐监视区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时水位的相关异常参数,并对该井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赵利飞  尹京苑  冯志生 《地震》2002,22(4):30-34
苏16井一段时间内水位变化曲线出现了较大波动, 正是这段时间内台湾、琉球地区发生了几次较大地震(MS> 7. 0)。文中结合苏16井一年多来的数字观测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反演苏16井周围应力场在大震前的变化情况, 并就苏16井可能的映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强地震动位移衰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断裂力学破裂模式,发现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速度(PGV)和位移(PGD)均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了τ0有强烈的依赖性.本文把了τ0值定量地引入到PGD的预测方程中,并同时考虑得到了PGD的优势频率fd对震级的依赖性.基于以上两点改进,从理论上寻出了PGD的预测方程(CLB98d).用观测资料验证了此方程可用于震中距△=10─250km范围内的Mw=4─7.2地震.世界不同地区的τ0值会有差异,但对PGD的预测方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昌黎井水氡、水位、降雨之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素欣  郑云贞 《地震》1999,19(3):309-312
对1982年至1997年昌黎井的水氡、水位月均值和昌黎气象站的降雨资料,以不同的时间尺度进行了相关计算。结果表明, 水氡与水位资料的趋势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833, n=168)和同步性。较小时间尺度的相关计算结果显示,水位、水氡与降雨不仅具有相关性、同步性,而且也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特征可作为地震前兆异常,并与唐山地区的地震对应较好,据此可作为短期地震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0.
水口水库地震及其活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位于福建省闽江中游的水口水库,自1993年3月蓄水以来,诱发了一系列水库地震。研究表明,这些地震具有国外一般水库地震的共同特征;库区为少震弱震区,地质构造并存在活断层;震源浅,震不集中;地震与水位变化相关性好等。此外,还具有b值偏低,水位或降引发地震特别敏感等个别特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