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不能确定斜模式采样的倾斜角度,与后期纠正处理带来的锯齿、混叠等效应,以及斜模式采样在采样过程中产生的混叠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27°斜模式采样方式以降低采样后处理产生的锯齿等降质效应,通过分析线阵CCD采样过程中混叠的成因,将倒易晶胞应用于复原实际斜采样的遥感图像中。截止频率评价图像的分辨率证明:本文方法复原的图像较常规采样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了2.26倍。27°斜模式采样与倒易晶胞的复原方法可以应用到无高分辨率参考图像的遥感图像复原中,并可以减少混叠,使复原图像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受数据源、分辨率、重采样技术等因子影响。为系统地评价不同地貌类型对各影响因子的敏感程度,本文提出一种多指标因子分析模型,综合分析不同因子对流域特征,如流域面积、河流分叉比、河网密度、流域长度、流域坡度、流域高程、流域形状等的客观影响。实验过程选取山地、丘陵、平原地形的中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以ASTER 30m重采样生成的40—100m分辨率DEM,ASTER 30m、SRTM 90m和GMTED2010 250m的3种数据源及4种重采样技术生成的DEM场景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分辨率对流域特征影响最敏感,数据源次之,重采样技术不太敏感。山地地形下的流域特征变化趋势性显著,适合山地中小流域的分辨率为最高分辨率,数据源为SRTM,重采样技术为最邻近分配法。丘陵、平原地形评价结果具有随机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同一区域多帧影像分辨率均很低的情况,首先讨论了多帧1维欠采样影像重建理论及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维多帧欠采样影像的重建问题,推导出一般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由多帧具有相异信息的欠采样影像经过完全配准后,可以生成一幅空间高分辨率的影像.  相似文献   

4.
小波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及其在SPOT影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兵  徐青  邢帅  耿则勋 《测绘学报》2004,33(3):233-238
影像超分辨率重建就是从一系列质量较差、分辨率较低的图像来重建图像质量更好、空间分辨率更高的影像的算法.在将所有低分辨率影像纳入同一参考格网中考虑的情况下,低分辨率数据相当于一非规则采样的交错采样数据.本文在多分辨率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小波的影像超分辨率重建理论进行介绍,并将现有的小波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推广到更一般的运动模型,以充分利用交错采样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和结构特征,同时针对SPOT影像的特点,分析SPOT影像的调制传送函数,对SPOT重建影像进行包括去噪与解卷积的复原后处理.最后给出基于小波的SPOT影像超分辨率重建结果,表明遥感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在应用中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5.
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建筑物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VGG16网络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进行大型建筑物提取时存在空洞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影像的建筑物提取方法。将原始影像进行不同尺度的下采样,提取不同尺度下的建筑物特征,并将这些多尺度特征相加合并,同时为了减少网络参数数量,用全卷积上采样过程代替原始VGG16网络中的全连接层进行建筑物提取。以0.5 m分辨率的上海市嘉定区影像和1 m分辨率的Massachusetts地区影像进行试验,精度分别达97.09%和96.66%,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沟蚀监测手段劳作强度大,且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代表性受切沟复杂地形制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植被稀疏地区沟蚀变化的地面激光扫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监测方法,形成了一套数据处理与侵蚀量计算技术流程。以河北省官厅水库东岸某大型切沟为例,利用高精度TLS进行两年3期野外监测与点云数据分析。通过点云配准、滤波、重采样及曲面拟合等预处理,生成不同采样分辨率下3期切沟表面模型,并提取地形信息;采用杨赤中滤波推估法计算并比较不同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下的沟蚀量。结果表明:(1)当点云重采样分辨率与切沟表面凹凸微结构暨石块粒径(2~6cm)接近时,沟蚀量估算值趋于稳定、结果可靠;(2)经侵蚀作用,切沟外壁表面高程整体降低2~20 cm;(3)切沟内壁侵蚀量不均衡,坡度较大处侵蚀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原有方法轮廓波(Contourlet)分解高频信息处理的不足,提出用零填充重采样代替双三次插值用于高频信息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使Contourlet分解后的高频信息重采样过程不引入噪声能量的同时获得理想的插值结果。改进方法利用Contourlet多分辨率分析的特征,以及零填充重采样方法较传统插值方法优越的性能,此两者相结合可改进原有方法的不足,提高单帧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效果。经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改进后方法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无论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对比上都要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像数据降采样预处理对SIFT特征匹配数量和精度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并对在相同采样频率下不同插值方法导致特征匹配数量与精度的差异进行详述,提出在满足影像分辨率要求的前提下,使用三次卷积内插方法进行80%~90%的降采样预处理,可以获得最大的特征匹配数量且满足匹配精度,而所需要的时间开销则减少20%~30%,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均质中低分辨率像元的叶面积指数LAI验证中如何布设基本采样单元ESU的问题,提出基于NDVI先验知识的ESU布设方法,并采用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均匀程度的地表作为模拟场,分析对比了方法的精度及稳定性。结果显示,本文方法用NDVI先验知识描述植被的生长空间分布信息,能相对准确地划分植被的不同生长水平,有效降低层内方差。在草地和森林地区的试验中,精度与稳定性均优于传统的随机采样、均匀采样和基于分类图的3种采样方法。因此,本文提出的采样方法为大尺度非均质区域LAI地面验证的采样方案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吴炳方  李强子 《遥感学报》2004,8(6):593-601
首先分析了农情采样网络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确定了中国农情采样网络的采样目的主要是农作物分类成数调查 ,并将全国划分为 9个采样片分别组织采样队伍进行农情采样的方案。从采样片划分及调整、农情采样队伍建设、农情采样内容、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以及质量控制等角度讨论了农情采样网络的组织建设工作。从技术培训、督促、野外采样、室内汇总、质量检查和年终总结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农情采样网络的实施情况。实践证明 ,文中介绍的农情采样方案效率高 ,成本低 ,仅用 9个专业小组就完成了全国的农情采样工作 ,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情采样方案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Information on the number and type of new building structures is required by urban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ers and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high resolution imagery for meeting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demands for information on new buildings. The value of 1 m, 5 m, and 10 m panchromatic and 1 m color scanned aerial photography images acquired in 1997 and 1998 for a study area within the City of San Diego, California is assessed for general change detection and building enumeration. Both semi‐automated and interactive change‐detection approaches are evaluated. We demonstrate that interactive, visual‐based approaches appear to be the most accurate (within 1% of actual count) and efficient approach for generating information on the number of new buildings associated with single family residential land use. More automated approaches to detecting and enumerating image microfeatures may be useful as enhancements for visual‐based assessments and may be practical in areas composed mostly of large buildings associated with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land use. The highest accuracy for automated approaches was an undercounting of 11%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overcounting of 20% for those associated with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land use.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试验区,利用不同时期的航空像片,采取集群抽样法,借助计算机建立信息数据库,并统计计算和辅助制图,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查清这一中型流域23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两个独立抽样框架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方法   总被引:34,自引:15,他引:34  
吴炳方  李强子 《遥感学报》2004,8(6):551-569
通过分析遥感技术在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中所遇到的难点 ,针对运行化的农作物遥感估产系统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的需求 ,提出在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划的基础上 ,采用整群抽样和样条采样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整群抽样技术利用遥感影像估算农作物总种植成数 ,样条采样是一种适合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特征的采样技术 ,用于调查不同农作物类别在所有播种作物中的分类成数。在中国现有的耕地数据库基础上 ,根据两次抽样获得的成数 ,计算得到具体某一种农作物类别的种植面积。最后给出了 2 0 0 3年早稻种植面积估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SpatialdataisthebasisoftheGeographicInfor mationSystem (GIS)andnon_spatialdataistheintensionandthedescriptionofgeographiccell.Thequalityofdataaffectsgreatlyontheresultofapplicationanalysisandtherealizationoftheprac ticaltargetinGIS .Thequal…  相似文献   

15.
渐近取样法是Makarovic教授首先提出的一种DEM取样方法。本文依照此法的原理对有关参数进行了试验性的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了这些参数的变化对DEM精度和从DEM得到的等高线精度的影响情况,以及参数与参数间的相互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和实际量测误差确定取样参数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对光辐射的响应电压的测试,提出一种对线阵CCD采集系统光电变换非线性度测试的实验方法,并给出装置及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快速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夏广岭  王美英 《北京测绘》2007,(2):57-58,56
为了减小目前常用坐标放样方法中手工输入全站仪数据对作业精度和速度的影响,利用CASS、SV300等数字测图软件相应功能提取各设计点的坐标值,把这些设计数据与控制点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文件后,将此数据文件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全站仪内存文件中,现场利用全站仪自带的坐标放样软件,快速准确地进行放样,从而实现了坐标放样的内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Adopting a principle of “check-accept for the first rank, inspection for the second rank”,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rationale of the sampling inspection and the sampling inspection schemes to digital products in GIS. The OC curve is drawn to explain the deficiency of the percent sampling inspection. Meanwhile, the method of One Time Limiting Quality of count selection is presented as the inspection scheme for production departments while the method of One Time After-inspection Mean Percent Defective Upper Limit of count selection is for acceptance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