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00万台湾数字地貌遥感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兵  胡伟平  卓慕宁 《测绘通报》2007,(8):10-13,32
在台北、高雄两标准分幅1∶100万数字地貌遥感制图的基础上,制定了台湾地区陆地地貌分类方案及编码体系,并建立台湾省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库。进而总结1∶100万遥感地貌制图的方法、流程和规范,探讨遥感地貌制图的关键技术和问题:遥感解译的基本原则、解译图像比例尺、DEM的辅助作用、特殊地貌的划分以及属性赋值,为编制全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数字地貌制图是地貌制图及其应用研究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昆明幅(G-48)地貌图为例,探讨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并结合昆明幅的具体地貌特征,重点分析数字地貌制图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地貌制图技术,不仅能提高地貌制图的效率,还能提高解译的质量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IRS-P6卫星影像的高原地貌分类与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地貌制图,因其成图周期短、制图精度高、修改方便和更新快捷等优势,现已成为中小比例尺地貌制图的主要方法。利用高分辨率的IRS-P6卫星影像对青海省天峻县的高原地貌进行分类与信息提取,并制作大比例尺地貌图。采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GIS技术对遥感数据和不同来源的辅助数据进行处理,将其统一到同一GIS平台,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地貌分类、信息提取的技术流程和地貌图制作的方法。研究表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RS和GIS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地貌分类的难度,提高地貌信息提取与制图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貌数字制图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友刚  陈国建 《地图》2000,(3):11-14
城市地貌图属于应用基础图 ,其常规的编制方法一般可分为准备工作、室内分析与编图、野外调查、检验与修改草图、清绘成图等几个步骤[1] 。城市地貌图的设计科学性强、技术要求高。同时 ,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城市地貌变化十分迅速 ,这就要求城市地貌图的编制时间必须缩短 ,且要不断更新 ,以反映不断变化的城市地貌。常规的制图手段很难在时间短、经费少的情况下完成城市地貌图的编制和更新工作。计算机辅助制图在图形的输入、编辑、存储、显示、查询、更新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 ,是传统制图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它具有科学精…  相似文献   

5.
1:400万中国地貌图由地理、地质、海洋三个专业的九个单位共同合作,在认真学习国内外小比例尺地貌制图先进经验和开展全国性卫星影像、地学图件资料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该图属基础研究性的普通地貌图,它的研制和出版,不仅是国土大地貌研究的一次总结,而且也将推动今后全球地貌的研究和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研究。该图的设计和编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构造地貌分类采用板块构造学说的活动论观点板块学说目前已深入到地学的许多领域,并正在引起革命性的变革,但是作为中小比例尺地貌制图的构造  相似文献   

6.
吴红江 《测绘》2012,(4):184-185
本文探讨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数字地貌图的基本编制流程与方法。以华南地区为例,参照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华南地区陆地地貌分类方案及编码体系。探讨了有关数字地貌制图的技术和问题: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数字地貌制图的优势、遥感数据地貌解译的基本原则、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7.
中比例尺地貌制图研究——以1:20万长春市幅地貌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地图》1997,(2):7-10
一、区域地貌基本特征1:20万长春市地貌图图幅位于吉林省东部丘陵山地向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包括松辽平原东部山前台地、大黑山丘陵低山、伊舒断裂谷地、吉丹哈达岭西缘丘陵低山四个地貌单元。海拔高度200~700m之间,个别山峰超过700m。地形总趋势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图1)。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形态类型齐全,在制图显示上有很好的代表性。二、地貌囹编制原则地貌图要准确地反映不同等级和规模地貌类型的空间组合特征,揭示地貌的形态、成因、年代及物质组成。在1:20万长春市幅地貌图的编制过程中,为实现上…  相似文献   

8.
巴丹吉林沙漠北缘风沙地貌图的地图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萍  陈春玲 《地图》1998,(4):34-38
风沙地貌图所表示的基本内容,是以风沙地貌的成因、形态及实体类型为基础,反映部分地貌年龄和地面组成物质,以图像化的形式表示各种地貌实体的自然形状及其组合结构关系,为分析风沙地貌发育过程、沙丘移动方向,以及内外营力对沙漠形成的作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地貌图的编制采用室内研究、编辑为主的制图方法,尽量吸收相关学科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野外调查,并且重视长期以来传统的区域地貌调查方法,注重有关地面验证及典型区域特征。一、编制目的与技术路线本风沙地貌图的编绘目的旨在直观展示巴丹吉林沙漠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及…  相似文献   

9.
陈述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桂林七星岩喀斯特溶洞地貌图》、《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徐霞客游记在怒江、腾冲地区的实地验证》等论文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在地形鸟瞰图的制作,喀斯特洞穴地貌图的编制,中国地貌区划和中国气候地貌研究,黄河、淮河和长江下游平原地貌制图与地图分析,中国的地表侵蚀与堆积研究,大比例尺景观制图方法与实验,中国的新生代火山群等方面对我国的地貌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晋陵 《测绘科学》2013,(2):50-52,46
本文基于ArcMap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以90m分辨率的SRTM-4 DEM为数据源,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宏观地貌形态类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参考坡度分类标准和《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地貌形态类型划分的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标准,结合GMS东南亚5国和中国2省的特殊地貌形态,采用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组合的阈值划分方法,生成包含7种地貌形态类型的分类图。结果显示:海拔1900m以下的地貌类型所占比例最大;GMS以山地地貌为主。  相似文献   

11.
大湄公河次区域宏观地貌形态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ArcMap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以90m分辨率的SRTM-4 DEM为数据源,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宏观地貌形态类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参考坡度分类标准和《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地貌形态类型划分的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标准,结合GMS东南亚5国和中国2省的特殊地貌形态,采用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组合的阈值划分方法,生成包含7种地貌形态类型的分类图。结果显示:海拔1900m以下的地貌类型所占比例最大;GMS以山地地貌为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的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全数字环境下的大幅面地图的设计相关理论和制作技术方法。重点研究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全数字地图制图工艺方案设计、矢量数据源内容选取、数据格式转换、地貌晕渲的自动生成、符号系统设计、图幅拼接和印前处理等数字地图制图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00万中国与邻区地貌图由地理、地质和海洋等专业的九个单位共同合作,在开展全国性卫星影象和地学图件资料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基础信息图、中间过渡图等程序最后编制而成。本图属基础研究性的普通地貌图,它的研制和出版,不但是国土大地有研究的一次总结,而且也将推动今后全球大地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殷勇  印洁  丁圣陶  叶关根 《测绘科学》2012,37(5):197-199,218
针对当前地图制图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工作强度大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码特征以及制图工艺流程,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本文提出基于地图专家知识模板的快速制图解决方案,解决注记自动配置以及符号复用等快速制图关键技术,最终服务于应急出图以及大批量的工程化出图,并在1∶250 000公众版地图出图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89,(2)
引言“福建省地貌区划”工作是福建省自然区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中的研究课题,1:500000“福建省地貌图”的编制又是各类区划工作的主要内容。1980年开始对“福建省地貌图”的编制进行一些试验工作;1983年开始编绘地貌图的作者原图,经野外调绘,于1986年6月完成作者原图的编绘,本文就编制1:  相似文献   

16.
在地图感受中,色彩起着先导作用,她赋予人们形象、生动、清晰的美感。斑斓的色彩,既能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记忆,又可以为人们显示更多的细节和层次,提高了地图设计的灵活性,拓宽了制图者的思路。因此,在编制专题地图时,应该充分发挥色彩的作用。一、《中国黄淮海平原地貌图绝彩的运用《中国黄淮海平原地貌图》是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感觉象征,结合地图表示方法进行制图的。编制该图的目的,就是用地图的形式,科学地反映黄淮海平原范围内各种地貌形成的时代、成因、形态、空间分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平原区…  相似文献   

17.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4):51-51
黄河设计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利用GIS技术和数字制图技术相结合,利用渭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GIS表面分析技术,成功研制出渭河流域三维显示模型,经与数字制图结合,编制出以三维晕渲方式表示地貌的渭河流域水系图,直观清晰地表示了渭河流域地貌特征,水系与地貌的关系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按全面更新和快速更新模式进行,实现了全省范围1∶10 000数据的统一,现势性大幅提高。结合湖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项目,从1∶10 000数据库更新模式、生产方法、制图表达实现及生产优势等多个角度探讨湖南省1∶10 000地形数据建库和出图的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苏北岸外辐射沙脊群是由潮流沙脊组成的大型砂质堆积体,其海区水动力环境及地质地貌复杂多变,难以开展实地调查。根据遥感图像反映的色调、纹理信息,结合实测地形数据以及历史海图、历史地貌图等,进行了辐射沙脊群地貌遥感制图,并对辐射沙脊群地貌进行了空间特征分析。利用遥感图像绘制辐射沙脊群地貌图,对研究辐射沙脊群的地貌结构及辐射沙脊群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都能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颖  张宇  蔡凯伦  任东宇 《测绘》2023,(6):243-248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限制城市地图服务的关键问题,设计一套城市大比例尺快速供图服务体系。该体系以1∶10000数字线划图为基础,通过对多源数据融合、改造、缩编,形成1∶10000地图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缩编形成1∶25000、1∶50000、1∶100000、1∶200000 4个地图数据库,融合改造后的5个数据库可兼顾1∶5000~1∶280000尺度内的出图需求,通过配套生产、缩编及制图软件等,完成图件的制作。该体系成果已为四川省多个区县的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经过多次实践证明,该体系有效解决了临时用图需求下编辑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应急及行业决策等常态化用图需求提供保障,提升了地图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