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博士和夏祖春研究员等著并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内外第一部有关大陆造山带古海相火山岩的系统区域性岩石学专著《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一书尚有少量储存,需要者可直接与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编辑部(西安市友谊东路166号)联系,每本9.60元(含邮寄费1.60元) 该书的作者们自1986年以来,承担地矿部“七五”指令性项目“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及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研究”中的“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研究”课题,本专著即为该项目的最终成果。我国著名岩石专家宋叔和先生等专家给本书以高度评价。宋先生在书序中指出“本书是我国首次有关海相火山岩的区域性研究的总结,书中提出的关于细碧角斑岩‘火山岩浆-海底热卤水混染’成因的模式以及块状硫化  相似文献   

2.
“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一书是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夏祖春等同志所著的国内第一部大陆造山带海相火山岩的区域岩石学专著。全书共分4篇10章,作者以区域岩石学研究为主线,在比较深入全面地查明该区早古生代部分前寒武纪海相火山岩石组合、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厂锡矿泥盆纪中基性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在广西大厂锡矿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中基性火山岩,这一发现对解释有关大厂锡矿床的形成机制和找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报道了新发现的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学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火山岩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显微镜下薄片鉴定显示该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类岩石,同上下围岩呈整合接触关系,具有纹层条带等典型的沉积构造特征,其产出层位的上下围岩含有大量竹节石等海相化石,应为海相喷发环境。矿化特征分析认为,矿石和层状火山岩之间关系更为密切,矿石对于层状火山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关系,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火山作用有关。推测该矿床为海相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4.
“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一书是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夏祖春等同志所著的国内第一部大陆造山带海相火山岩的区域岩石学专著。全书共分4篇10章,作者以区域岩石学研究为主线,在比较深入全面地查明该区早古生代部分前寒武纪海相火山岩石组合、层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该区海相火山活动的演化及其成生地质背景。对细碧岩中原生岩浆包为体的研究,首次为细碧岩的岩浆成因提供了直接确凿的证据;并借助于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提出细碧岩浆的“火山岩浆—海底热卤水混染说”,较合理地阐明了细碧角斑质火山岩系的形成过程,并将细碧角斑岩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  相似文献   

5.
从海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着手,综合早震旦世早期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演化及其地球物理特征,对湘西南早震旦世海相火山岩及其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1.海相火山岩的地层层序:本区海相火山岩常产于江口组杂砂岩、板岩、条带状铁质岩。含锰白云岩,燧石岩等正常海相沉积岩之中,以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质熔岩为主,岩石颜色呈暗绿、翠绿色,表明是在水下还原环境下生成。常见辉绿岩是岩墙或岩床侵入。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海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着手,综合早震旦世早期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演化及其地球物理特征,对湘西南早震旦世海相火山岩及其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 1 海相火山岩的地层层序本区海相火山岩常产于江口组杂砂岩、板岩、条带状铁质岩、含锰白云岩、燧石岩等正常海相沉积岩之中,以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质熔岩为主,岩石颜色呈暗绿、翠绿色,表明是在水下还原环境生成,常见辉绿岩呈岩墙或岩床侵入,围岩具典型的层面印模、冲刷面、波痕、包卷层理和粒序层等沉积构造,海相火山岩与其整合接触、层状产出,剖面中火山碎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北部火山岩地质图》现已出版《中国酉北部火山岩地质图(1∶250万》系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及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编号86056)重要成果之一,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叶茂泉、王心泉、欧阳萱、金浩甲、赵德智等人于1992年编...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我国近五年来在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重点总结了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代学数据成果和岩石学资料;回顾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介绍了目前对于长白山天池火山、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过程、钾质-超钾质火山岩、高镁钾质火山岩等研究已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提出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枕状熔岩是海相火山岩的一种特有产出形式,在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中普遍发育。基性枕状熔岩往往构成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在中酸性火山岩中习 则极为罕见,目前仅在我国的白银厂产出有角斑质岩枕礼贵等,1995;LiZhipeiet al,1996),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北祁连山西段首次发现的英安质枕状熔岩的产出状态和岩石学特征,并在岩石化学方面与白银厂角斑岩进行对比。认为北祁连山西段英  相似文献   

10.
关于赣东北上墅组火山岩的再认识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年  廖群安 《地质论评》1999,45(7):717-723
本论文对与我国南方板溪群相当的赣东北上墅组火 山岩进行了地 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定年研究。提出该火山岩应划分为形成时代不同、岩石特征各异 的两大类型:其一为红色陆相中、新元古代钙碱性中—高钾火山岩和碱性钾玄岩;其二为绿 色海相早、中古生代拉斑玄武质低—中钾火山岩。笔者认为,赣东北地区原定的板溪群(古 陆)应当解体,其中的红色陆相火山岩系为所谓的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可与我国东南的板溪 群相当;绿色的海相火山岩系则不属于板溪群,应从江南古陆中分解出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描述了赣北乐平地区中元古代变质地层中海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副矿物等方面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对该区中元古代海底火山活动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整个火山活动过程反映了一个由弱→强→弱的发展过程,火山活动呈现出火山喷溢--喷发交替进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滇西南地区澜沧江沿岸火山杂岩极为发育,是滇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带。该区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均有海相火山活动。在澜沧江火山岩带南段之景洪大勐龙以晚三叠纪的火山活动最为强烈。笔者根据景洪大勐龙钠质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及对其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的判析,认为大勐龙火山岩属印支期细碧角斑岩岩石序列,其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为岛弧火山岩。推测滇西之澜沧江大断裂带在晚三叠纪特提斯海可能存在与古海沟岛弧系有关  相似文献   

13.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笔者以区域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为主线,从研究区域火山岩岩石学的角度探索北祁连山古板块构造体制与火山岩浆作用的关系,主要强调区域上不同特点火山岩的成因,其形成应直接与构造环境有关。作用的研究查明,从元古代末至泥盆纪,北祁连山经历了一个由大陆裂开-大洋化-洋盆扩张并俯冲消减-沟、弧、盆体系形成和完善-洋盆收缩闭合-碰撞造山的全过程,每一阶段均发育有相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海相火山活动。经确定有如下5  相似文献   

14.
潘峰  李向民  校培喜  张越  余吉远  王国强 《地质通报》2017,36(11):2045-205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火山机构控矿理论在海相火山岩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该理论的指导,在北祁连山东段的白银矿田取得了找矿突破性进展。其间,详细的海相火山岩相地质填图工作为白银矿田火山机构与成矿联系的研究及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映出在海相火山岩区推行合理可行的火山岩相地质填图方法至关重要。以白银矿田海相火山岩区为例,首先,对该区大比例尺火山岩相填图及古火山机构厘定成果进行介绍;其次,通过分析、借鉴此成功案例,总结海相火山岩区填图内容和技术方法;最后,阐述应用该方法在北祁连山中段祁连县一带海相火山岩区进行大比例尺填图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5.
1990—1992年是西安地矿所“七·五”科研项目评审验收及“八·五”科研项目落实起步的两年。此间完成的各类科技成果计50余项,现将其中部分成果的重要进展综述如下。 1 基础地质研究 1.1 “西北海相火山岩研究”(1986—1990年,夏林圻、夏祖春、任有祥、彭礼贵、张诚等) 该课题系“七·五”科研计划中“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及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研究”项目所属的二级课题之一。以秦岭及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为重点,兼顾了部分  相似文献   

16.
姬红星 《物探与化探》2007,31(3):218-220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本区火山岩由基性火山岩和中性火山岩组成,火山岩均属于钙碱性系列,二者均具有低钾、富钠的特点。这些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明显地表现为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陡倾,而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的特征。这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证明本区火山岩形成于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书要览     
火山岩、火山作用及有关矿产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编(李兆鼐、王碧香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16k,243p 这是全国第二届火山岩会议(1991年10月)征集的论文中遴选的部分论文选编。内容包括火山地质学、区域岩石学和岩类学,涉及火山岩地区矿产资源与火山作用和火山地热作用的关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和形成机制,并反映了我国的“七五”期间在重要成矿区带、关键地质单元和前沿领域有关火山岩、火山作用和矿产资源、环境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深部作用与大陆裂谷型盆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代火山岩含有丰富的上地幔岩包休和高压巨晶,火山岩系列、岩石类型、痕量元素等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中生代火山岩截然不同,其岩石学特征及热力学研究等表明它们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根据出露地表的古老的变质岩系和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上地幔岩包体的岩石学特征以及热力学计算,建立了陆壳一上地幔结构岩石学剖面,新生代岩石圈拉伸,软流圈上隆,为一减薄的陆壳结构,形成了下辽河等一些大陆裂谷型盆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部广泛发育着中生代火山岩,除台湾省为海相火山岩外,其余绝大部分为陆相火山岩,这是一套基、中、酸性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杂岩体,可概括称为安山岩建造,是环太平洋安山质火山岩带的一部分。 对我国东部火山岩和含矿火山岩盆地,前人已进行过很多研究,这些工作提供了大量基本地质资料和重要成果。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数学地质角度,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研究了中国东部安山岩问题,并得到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0.
闽中地区中新元古代东岩组地层的含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建华  胡明安 《中国地质》2006,33(2):418-426
闽中地区中新元古代东岩组变质岩为铅锌多金属矿的重要矿源层。东岩组地层由3个基性、酸性火山喷发 (溢)沉积旋回组成,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特征。每一火山旋回都是由基性开始、酸性结束,火山喷发间歇特别是每一旋回结束期间常出现海相碳酸盐岩沉积,铅锌银矿多与基性火山岩相伴。东岩组变质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揭示了东岩组变质岩原岩具有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构造背景为大陆板块内部张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