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Skyline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监控范围的影像,发现被监控目标的即时状态.2维GIS与视频监控的集成逐步走向成熟,但在可视化效果方面远不如3维GIS.因此,结合Skvline软件中的video On Terrain技术提出了一种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新方案,并设计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框架,分析了音视频编码传输原理和视频控制机制,总结归纳了地面影像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要求,最后实现了3维地面影像视频监控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如何构建远程视频采集(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解决了非宽带环境下视频数据连续性和视频数据丢包等问题,视频编解码使用H.264压缩卡完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如何构建远程视频采集(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解决了非宽带环境下视频数据连续性和视频数据丢包等问题,视频编解码使用H.264压缩卡完成。  相似文献   

4.
 公众聚集场所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大,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时常发生群死群伤的拥挤踩踏等突发公共事件。针对现有以视频监控的人群分析,无法从空间视角掌握区域人群状态的时空格局,本文提出了面向人群分析的视频GIS框架,将视频数据映射至地理空间,在GIS环境下提取人群密度、人群运动矢量场等人群特征。通过分析人群运动矢量场可得到人群运动模式及各方向人群主体运动速率。最后,将视频监控系统与GIS进行有机集成,设计并实现了以视频与GIS协同的区域人群状态实时感知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为大型集会活动的突发事件预防、人群疏导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沈大地     
《国土资源》2013,(7):60-61
沈阳土地执法视频监控网络系统通过验收日前,沈阳市土地执法视频监控网络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沈阳市土地执法视频监控网络系统项目是国土资源部试点项目,项目建立1个市局监控中心,5个分局监控中心,100个野外基站,采用高清晰视频影像监控设备,利用3G无线传输模式,开发与执法监察工作结合的系统软件,可实现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易发区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6.
基于H.263(+)的安全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基于PSTN传输的安全生产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讨论了流行的视频信源压缩编码标准ITU-T H.263( ),最后详细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数字视频监控技术的现状和应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前景,探讨其下一代产品的发展趋势。包括:1)视频压缩算法——决定产品主要特性的技术;2)网络技术——面向未来多用途的视频多媒体设备以及大规模数字视频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构成基础;3)智能化技术——数字视频系统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提供各种智能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大容量实时视频信号存储器存储延时,以及速率慢、总线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频帧信号,切换SDRAM和切换Bank完成视频信号快速、连续存储控制器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存储器总线效率低,视频帧信号不能完整顺序保存的问题.为后续视频处理器提供了高质量、高速率的视频码流,向实时视频监控DVR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日,贵州省首台国土资源在线执法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投入使用,将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坝区耕地保护监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悉,国土资源在线执法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集成了全球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讯、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同时,车上加载了供电、安防报警、车载办公等辅助硬件设备,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在线执法监察监管系统等,实现线索发现、内业审核、  相似文献   

10.
C/S模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越来越成为当今流行的计算环境。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体系结构也从早期的单一体系结构,发展成为现在比较流行的C/S体系结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一个高速公路的视频监控系统,详细描述了自动报警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地理立体视频是对视频帧扩展了内外方位元素等地理空间参照的立体视频,支持基于位置的视频查询和影像量测,提供了地理空间表达的一种新形式。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广泛应用,地理立体视频Web服务将进一步拓展视频GIS应用。本文重点讨论了地理立体视频Web服务原理和系统设计。通过分析服务功能,设计了由数据层、服务层及表现层构成的地理立体视频Web服务框架;利用REST风格的Web服务技术,从资源确定、URI定义,以及资源操作接口、表述格式等方面进行了服务设计,详细定义了检索服务、视频播放服务,以及影像量测服务接口及其HTTP交互机制,以WCF框架和ArcGIS Server平台实现了相应的服务接口。本文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为例,开发了地理立体视频Web服务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地理立体视频Web服务实现了可视化、检索及量测等功能,适合于Web环境下视频GIS应用开发,对新型可定位多媒体Web服务的标准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可定位视频是包含位置信息的视频,它的地理空间表达是集成视频与GIS的关键问题。针对视频添加位置标签空间语义单一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可定位视频的地理空间表达框架。该框架包括视频帧与视频片段2个层次,在扩展OGC空间数据库几何要素标准基础上,分别定义了3类共7种对象描述可定位视频的空间信息。(1)视频位置(点),描述视频帧及视频片段拍摄位置及相机姿态;(2)视频轨迹(线),描述视频片段拍摄轨迹;(3)视频平面视域(面)与立体视域(体),分别描述视频帧及视频片段拍摄场景二维与三维空间范围。该框架包含了主要空间对象类型,空间表达范围较为完备,同时支持视频帧、视频片段等不同层次数据,在不改变现有数据结构基础上,实现视频数据与GIS松散耦合与有机集成。本文讨论了视频对象空间数据获取方法,定义了逻辑模型,并以可视化与检索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框架扩展了现有空间数据标准,易于实现,在地理可视化、视频检索及分析挖掘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场景下人群计数及地图可视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视频地理映射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构建了适合于复杂场景的人群语义分割模型;将视频与GIS相结合,求解摄像机和人群场景的单应矩阵;基于人群语义分割结果及单应矩阵,可将人群多边形映射至二维地图。然后,设计等距分区和格网分区2种分区方案;根据人群语义分割结果,统计不同分区方案下各子区人群密度。最后,基于训练的各子区人群密度值,计算视域内人口总数;通过人群目标点符号均匀填充人群多边形,进行地图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① 本文构建的人群语义分割模型,可实现大场景下人群的高精度分割,精度为94.11%;② 将视频与GIS相结合,实现了人群的地图映射和地图可视化表达,达到了人群可定位、可量测和可空间分析的目标;③ 实现了监控视频人群的精准计数,将视域划分更多子区有利于提高计数精度。与基于密度图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高空、高密集度的大场景中具有优势,能有效解决人群难以精准计数及地图可视化的问题,可用于大型活动、车站、商场、运动场馆的人群监管。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现场视频图像传输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了视频图像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两类传输方法中具体传输方式的优缺点,然后根据森林火灾的特性,提出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视频图像传输方法。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波中继站规划方法,制定了森林火灾现场视频图像传输方案,并讨论了应用模式,对同类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QT类库实现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了视频音频采集编码模块、网络控制传输模块、视频音频显示播放模块。最终在ARM-S3C2410平台上实现。  相似文献   

16.
图像目标形状匹配与视频过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图像目标形状特征的提取、匹配,运用随机过程,投影理论,提出用于识别目标形状统计特性的波动度特征,建立目标形状匹配函数,给出实际图像目标的匹配实现算法,实际系统测试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快速完成实际图像目标形状的匹配、过滤,为图像跟踪、识别及视频过滤等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可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预测编码的视频数据对传输差错极为敏感,为了有效地消除网络传输错误对解码图像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反馈的参考帧选择(RPS:Reference Picture Selection)技术.它利用反馈信道传回的差错信息,选择被正确解码的帧作为参考来进行编码.仿真试验给出了各种RPS模式下图像的主客观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抑制传输差错的扩散与差错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先提出移动视频通信对运动估计搜索算法在运算时间和准确度上的要求.在对目前运动估计快速块匹配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简述了运动估计的原理;揭示了在视频质量、搜索速度和压缩码率等方面提高算法效率的3类主要问题:初始搜索点的选择、匹配准则和搜索策略;分别阐述了目前常用的解决这3类问题的方法和相应算法,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运动估计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