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继革 《地理教学》2014,(16):57-59
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总体要求是: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认识,能对遥感图像进行简单判读、对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军事等领域中的应用有初步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信息素养。高考重点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有一基本的了解,初步掌握有关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阐述1995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关于3S(Remote Sensing,Global Positionging System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研究与应用;1998年以来,对数字地球有所介绍与了解;2000年以来,对对地观测系统给予充分的关注。国外有“地理信息科学”的杂志,国外也有将3S称为空间信息技术(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ique)的。该文作者长期以来研究并讲授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全球定位系统等课程,提出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信息巨系统,进而提出了新一代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基础,提出了天地人机关系,发展了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并且论述了地理信息科学是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指出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GIS课程内容的对比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妙龙  黄佩蓓 《地理科学》2002,22(6):747-752
介绍了作为全球性GIS教材范本的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研究生用“地理信息科学核心教程”的内容体系和结构,介绍了被誉为GIS经典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技术,管理与应用》一书的内容体系,作为对比,介绍了我国最新出版的被誉为“迎接新进展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的好教材”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与应用》一书的主要内容;对比国内外教材,分析探讨了我国GIS教育、教材与人才培养中的成功与不足;针对当前GIS学科发展迅速、人才培养中教材体系庞杂的特点,提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教材体系框架,旨在为我国跨世纪GIS教育与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荣 《地理教学》2013,(2):15-16,36
正一、分析教材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具体案例以了解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课程标准只要求某地理信息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而不必系统学习在各领域的应用。为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了解各项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于技术层面的内容,不需要深入了解。本节教材中信息技术本身课标不要求深究,特殊爱好的同学可在选修模块中选学探究。  相似文献   

6.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媒体和工具。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地理教学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不但可以表现比普通地图更多的信息量,而且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随着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制图技术实现并依托于互联网等数字媒介的矢量化的电子地图正在成为地图的新形式。充分利用网上地图资源,不但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可以促进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总体要求是: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对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认识,能对遥感图像进行简单判读、对3S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军事等领域中的应用有初步了解,形成基本的地理信息素养。高考重点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小明  蔡婷婷 《地理教学》2006,(11):24-24,25,26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辅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因此在设计“黄土高原地区”这一节教学时,可将教材中的内容分成五块内容,分别由5个“W”(what,where,when & who,why)和1个“H”(how)来引导,每一块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学应用技术层次的重要发展方向,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有着巨大作用,且其应用日益大众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纳入必修范围,在高中阶段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而《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纳入必考内容,是要把地理信息技术与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新技术手段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考  相似文献   

10.
李方平  吴岱峰  李磊 《地理教学》2023,(2):52-55+28
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地理野外考察过程中,师生在短时间内(或即时)获取考察区域(点)气象、地质等资料较为困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因其功能强大、便捷等特点,为地理野外考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够显著提高野外考察的效率。本文以明光市女山火山地貌野外考察为例,介绍手机端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的实际应用,为提高野外考察质量、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高中地理下册专题28“地理信息技术”是一个走在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技术(GIS)三种技术,简称“3S”。这些技术对学生而言是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辨别“3S”技术的相应特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在信息论中指的是用符号传递的接受者预先并不知道的报道和内容,而“地理信息”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用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各种影像、图片、文字、声音等地理材料。“有效利用”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使地理信息材料发挥效能,实现地理课堂教学预期目的的过程,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的利用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地理课堂信息有效利用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夏丽华 《地理教学》2004,(12):20-21
一、新课程标准对“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I”、“地理Ⅱ”、“地理Ⅲ”(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14.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面向GIS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在概念水平上解决空间信息分层组织与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方法,该文从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概念角度,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简要分析大多数商品化GIS软件中属性数据的表达方式,指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实质上是从GIS数据组织的概念层次上对属性信息的分类分级;提出地理信息分类粒度概念,并建立地理信息分类模型。列举了在不同视图下的粗粒地理信息分类方案和代码用途;提出并讨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国内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地理信息分类标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地理计算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科学的方法学问题, 内容 包括建模、算法、计算体系和一般方法学问题。本文介绍了地理计算的五个前沿问题: (1)地学数据 挖掘从地理学问题出发, 对各种数据作地理学的模型处理和结果计算以发现地理知识; (2)空间运 筹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它的算法更加简单严密、精度也更高; (3)多自主体系统模拟已经 成为地理学科学研究中除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研究方法; (4) 离散空间的定性计算是进 行地理空间计算的必要基础; (5)本体论的发展是地理信息科学乃至整个地理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与上海恺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GIS研究性学习系统”、“遥感空间信息教学实验系统”、“GPS实验教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组件GIS底层平台为技术内核,不依赖昂贵的商业GIS软件,有利于软件的大规模推广。本文主要介绍针对教师的“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及其在实际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铮 《地理学报》2001,56(1):115-115
在中国地理学会21世纪战略讨论会上,我获得了一本新书--《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 (刘昌明、岳天祥、周成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本书是1934~1999年《地理学报》 中数学模型与公式的汇编。在这样一个战略讨论会上发布这样一本书是十分合乎时宜的,因 为它向地理学家宣告:我们一直在努力发展地理学理论,改变地理学“有地无理”的局面。 我不同意数学化才是理论的科学思想,这是前1980年代的思潮,但是赞成能够数学化的理论 应该数学化。因为数学没有歧义,数学家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科学推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分析和科学传递。编辑这样一本书,显然起到了理论总结和科学传递的作用,使得地理学家 可以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去分析问题、认识世界、实施创新。   《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一书,按照地球信息科学、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3部分汇 编,把地球信息科学放在第一部分,并且把综合应用归入此部分,有助于增加此书的时代感 ,也反映了主编急切地发展地球信息科学的思想,是一种好的选择。在书的体例上,《地理 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按文章编排,有助于读者查询公式出处,进一步理解公式。   对中国地理学来说,这本书反映出中国从1935年吕炯先生、方俊先生对地球物理学公式的应 用,到1990年代大量地理学综合分析的原创模型的出现,地理学家一直在把自己的工作在理 论上深化,而且这种努力正在成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主流,并必将影响新一代地理学家,使 他们获得一种新的科学思维。   然而,如果把地理学的理论探索比喻作长征,我认为本书出版还是仅仅走出草地的象征,与 国际同 行研究的比较,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本书反映,中国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研究的模型,多数还 是地球物理学公式的应用,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学的模型还是一些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 的应用。与国际地理学理论研究接轨,这是中国地理学家需要多努力的。其次,作为本书本 身,我感到第三部分所谓“农业地理”的内容许多不是经济地理的内容,也不是农业的专门 问题,而“工业地理”一章,最好称为“产业地理”,这样便于读者查寻。   最后特别声明,我不赞成“地球信息科学”的提法,因为许多经济地理信息、人文地理信 息问题,不是直接与地球联系的,强调它是地球信息,忽视了地理学对自然与人文的综合; 而地球深部信息、地球行星物理信息都是地球科学信息,但不是地理学研究内容。存在地球 信息科学、也存在地理信息科学,二者有很大的交集,但不能混淆,至少在严谨的学术著作 中应该这样。不过“功在汉室,争什么南阳襄阳”,关键是先做起来,地理学在理论化,GIS已经从作为一门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演变为一门科学的“地理信息科学”,这是 地理学与数学、计算机结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将知识记忆性为主的教育转向以培养创造性为重点的教育,已是当今众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已经成为中学地理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地理技能是指人们从事地理研究(或学习)的技术和能力,它既包括了从事地理研究的有关技术手段,也包括了进行地理研究的有关能力;目前,我国对中学地理技能的培养更多地还是依靠教师课堂上的零星指导,教材中对地理技能的培养虽然在内容上也有所涉及,但很少以独立的“技能”栏目系统呈现。  相似文献   

19.
王玮航 《地理教学》2004,(10):27-28
“中国的水系与河流”是中国地理教学中的重点章节,为加强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逐步形成和发展学习地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地图的能力,本节课确定(1)知识目标:即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知道水系、流域、内外流河的概念,描述河流水文特征的基本内容。掌握秦岭-淮河南北河流的不同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深入研读地图的能力,训练综合运用不同类型地图推测地理特征的技能;(3)  相似文献   

20.
一、对湘教版地理必修…教材的分析(一)教材地位分析“地理必修III”是学生在学爿了“地理必修l”和“地理必修II”,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应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