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LIESMARS的研究方向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ESMARS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NationalLaboratoryforInformationEngineeringinSurveying,MappingandRemoteSenaing)的英文简写。它是以测绘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和空间定位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应用模式和集成方法,设计和发展多类型的地理信息工程、多层次的空间信息系统,探索和发展新的测绘理论观念。本文在介绍LIESMARS的背景和基本任务的基础上,介绍了LIESMARS的三大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严伟标  岳瑛 《江苏测绘》2000,23(2):34-37
本文从I/RASB中Warp文件定位的方式出发,结合实际例子对用Warp定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对数字化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的定位方式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星载SAR影像的几何精纠正旨在纠正原始SAR影像上存在的各种几何变形,提高点位精度。星载SAR影像上由地面高差引起的点位位移是多山地区星载SAR影像上的主要几何误差。简单采用二维变换函数(如多项式)无法改正该项误差,必须建立SAR影像的三维构像模型,并利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来改正包括该项误差在内的SAR影像上的所有几何误差。本文对SAR影像的传统三维构像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模型定向试验,发现在没有准确的轨道参数和原始成像参数的情况下,模型定向的精度很差,因此这里提出了一种新的SAR影像的三维构像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依赖原始成像参数的不足。山东试验场ERS—1星载SAR影像数据的处理试验表明,该模型的定向精度可达地面36米(ERS—1星载SAR影像的标称地面分辨力为30米)。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相对标准差的SAR图像Speckle滤波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徐新  廖明生  卜方玲 《遥感学报》2000,4(3):214-218
通过分析SAR影像的Speckle局部统计特性和现有的空间波波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Speckle滤波该方法以局部部相对标准差为主要依据,采用特殊的滤波窗口邻域划分方法,自适应地调整窗口尺寸和窗口内的滤波区域。该方法被用于多幅ERS-1/2SAR图像去Speckle处理,并与以入的典型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星载SAR干涉测量的原理,并推导出D-INSAR用于大地形变测量的公式,把现代大地测量技术与DINSAR技术进行了比较。预测D-INSAR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形理论的SAR图像边缘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SAR图像的基本特点,阐述有DFBR模型表达SAR图像的基本原理,提出两种基于分形理论的SAR图象边缘检测方法。通过对传统方法、分形方法和多尺度分形方法的特性分析和实验,说明了分形方法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适用于SAR图象的边缘检测,并且基于多重分形的方法能获得更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研究ERS-1/2SAR图像的几何纠正方法和雷达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在几何纠正方法研究方面,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进行了几何纠正。方法一,采用了仿射变换算法进行粗级纠正;方法二,采用多项式变换算法进行中级纠正;方法三,采用Konecny等效共线方程为基础的SAR图像正射投影变换算法。在DEM支持下,实现了ERS-1/2SAR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张继贤 《测绘学报》1998,27(1):93-93
影像纹理的多层次分析方法AHIERARCHICALANALYSISOFIMAGETEXTURE张继贤(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本文提出并发展了纹理影像的多层次纹理分析方法,实现了对纹理影像的空间约束分割与识别。纹理作为影像灰度的空间分...  相似文献   

9.
机载SAR图像的快速几何纠正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一种形式较为简单、适应性较好的数学模型作为SAR 成像的构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快速纠正要求SAR 成像系统在成像过程中应提供的设计参数和动态参数, 阐述了在数字地面模型支持下的SAR 图像快速几何纠正的原理和方法, 并展望了机载SAR 图像的快速纠正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重要的微波遥感工具。其关键技术是成像处理,即把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转换成雷达图像。事实上,合成孔径就是通过成像处理来实现的。该文在总结目前星载SAR各种成像处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匹配滤波与ChirpScaling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处理过程无需插值便可进行距离迁移校正,还可获得好的聚焦与相位保持性能。所得图像质量超过现有的其它SAR成像处理方法所得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激光跟踪仪测量精度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影响激光跟踪仪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及对其测量精度进行评定的意义、指标及方法,阐述了比较法在仪器现场检查和校准中的应用,并以100MeV直线加速器的测量控制网为例,说明统计分析法在验后精度评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Three-Dimensional Geopositioning Accuracy of Ikonos Image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ccuracy potential of Ikonos 1m satellite imagery is reported. Three sensor orientation/triangulation models are applied to stereo- and three-image configurations of "Geo" imagery 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3D geopositioning to sub-metre accuracy. The models considered comprise rational functions with bias compensation, affine projection and the 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 Test results from the Melbourne Ikonos Testfield are reported and these show that with modest provision of good quality ground control, Ikonos "Geo" imagery can yield 3D object-point determination to an accuracy of 0.5m in planimetry and 0.7m in height. The accuracy achieved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for rigorous sensor orientation models, but is also readily attainable in practice with only a small number of ground control points being required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规模、复杂的地类环境下,土地利用分类快速提取改进传统单一监督分类方法精度低等不足,以大连市部分区域作为研究区,采用"分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并用内部与外部精度评价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处理"方法精度明显优于单一监督分类方法的精度,并且能快速分类,提高工作效率,对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建设项目竣工测量成果(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统一提交于建设项目竣工测验合一审批服务平台,以更加便捷、高效、直观和智能地实现“竣工测验合一”工作。针对传统竣工测量难以完成三维建模的现状,本文在竣工施测后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天御府小区进行了三维建模。实验表明,无人机获取的三维模型精度较高,不存在扭曲悬挂和碎片漏洞,也不存在纹理缺失。通过与全站仪测量数据对比,发现基于三维模型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和地物点间距精度也能满足“竣工测验合一”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由三维坐标值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由三维坐标计算两点距离的精度估算公式,指出仪器和目标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所求空间距离的精度,并通过全站仪和激光跟踪仪这两种不同精度的三维仪器对标准尺的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基于距离测量的“两点法”计算测距加常数的原理。在文献中尚无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深入讨论,希望本文能给精密工程测量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A new method for the calibration of a superconducting gravity meter is described, in which a 273 Kg annular mass is placed around the meter and is moved up and down. The geometry of the apparatus is easy to model and the accuracy i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gravity variation induced by the mass, 6.7µgal, is limited only by the accuracy in the knowledge of value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Measurements done in 91 and 92 for the calibration of the instrument GWR-T015 are described. The calibration factor has been determined with a precision of about 0.3%.  相似文献   

17.
网络地图服务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何从海量的地图服务中获取需要的数据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目前Web地图服务数据在使用爬虫技术获取中,存在效率和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在经典网络爬虫基础上,增加"经验树"环节,实现了"经验爬虫"。将改进后的"经验爬虫"与其他3种经典爬虫爬取的结果对比分析,"经验爬虫"爬取的效率和准确性是其他3种经典爬虫均值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模多频GNSS-IR信号反演沿海台风风暴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秀凤  王杰  王笑蕾  宋敏峰 《测绘学报》1957,49(9):1168-1178
台风风暴潮每年给沿海城市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年来利用GNSS反射信号的地基遥感方法可以用于潮位监测,称为GNSS-IR(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对风暴潮期间验潮站资料进行补充。由于风暴潮发生时间短且破坏性强,单系统GPS的时间分辨率难以满足海洋灾害的监测需求。本文基于中国香港站(HKQT)和巴哈马群岛站(BHMA)的多模多频GNSS卫星观测数据反演了3次沿海风暴潮事件。先对多模多频数据的质量进行分析,随后分别对2019年飓风“多里安”、2018年台风“山竹”和2017年台风“天鸽”引起的3次风暴潮,利用基于滑动窗口的最小二乘法对多模多频GNSS-IR反演结果进行改正并与验潮站实测值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多模多频GNSS-IR反演“多里安”风暴潮的精度优于14 cm,反演“天鸽”和“山竹”风暴潮的精度优于9 cm。相比GPS单系统,多模多频GNSS-IR能够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时间分辨率,有效提取风暴潮中异常潮位的涨潮、峰值和落潮的全过程,对海洋灾害的研究监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Since the earth is closer to a revolving ellipsoid than a sphe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directly the original model of the Stokes' BVP on the reference ellipsoid, where denotes the reference ellipsoid, is the Somigliana normal gravity, andh is the outer normal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deals with: 1) simplification of the above BVP under preserving accuracy to , 2) derivation of computational formula of the elliptical harmonic series, 3) solving the BVP by the elliptical harmonic series, and 4) providing a principle for finding the elliptical harmonic model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from the spherical harmonic coefficients ofg. All results given in the paper have the same accuracy as the original BVP, that is, the accuracy of the BVP is theoretically preserved in each derivation step.  相似文献   

20.
提高TM图像的分类精度,是图像处理及应用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已有成果基础上,首先利用现有的统计分类技术,对待分类图像进行预分类,并检测出“不确定”像元。然后综合光谱、地理、土壤类型、早期判别结果、目视判读经验等各种知识和信息,充分发挥专家系统的推理判断能力,对“不确定”像元的类别作进一步判别,使得整幅图像的分类精度得到改善。并据此初步建立了一个土地利用的分类系统。试验证明,这种分类方法的精度比仅用单一多光谱信息的统计分类法(最大似然法)提高约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