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聊城地区旱涝的阶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仁 《气象》1982,8(5):16-17
旱涝是我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它直接影响着我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探索旱涝在我区的发生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区有记录的降水资料很短,要从降水资料历史演变上寻找旱涝发生的规律是颇为困难的。《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很好的、丰富的气候史料,因此我们对其中有关我区的部分进行了摘录、整理,并结合近二十年的降水记录,重新修订了其旱涝级别,使之成为一份反映我地区历史上旱涝情况的系统资料。在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甘蓝型油菜的气候生态条件,建立了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根据临夏地区1971~2009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临夏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将临夏油菜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康乐、和政、积石山...  相似文献   

3.
聊城近50年夏季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旱涝指标Z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对聊城市1962—2010年夏季单站旱涝和区域旱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表明聊城地区夏季气候特征为易旱易涝,干旱灾害略重于洪涝灾害,且存在旱涝临界年,即1981年以前洪涝较多,干旱较少,1981年开始呈洪涝减少,干旱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山东日照市2种干旱指标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日照市年和各季节的旱涝情况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和Z指数旱涝指标2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旱涝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用Z指数指标对日照市1955年以来的旱涝进行了逐年分析,发现日照市年和各季节旱涝变化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及群发性特征,总体上旱情重于洪涝。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北部荒漠化加剧的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磊  彭骏 《高原气象》2004,23(Z1):109-117
青藏高原的荒漠化近年来显著加剧.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近50年来高原北部有代表性的5处荒漠化地区的降水、风速等气候因子在年内的时间分配格局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当地影响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与实地监测得到的荒漠化现状和动态指标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能合理地揭示气候变化与荒漠化加剧等生态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高原荒漠化加剧是一个受到气候因子、人为因子以及下垫面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极为复杂的过程,气候因子是主导因子.在气候因素中一年内降水时间上分配不均衡趋势的增强对高原北部荒漠化加剧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娟 《贵州气象》2009,33(6):3-6
利用分布于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1971--2008年的降水资料,计算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对比参考降水距平百分率。结果表明,SPI计算简单,资料容易获取,而且计算结果与降水距平百分率有极好的一致性。同时,由于SPI是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求解累积概率,再将累积概率标准化而得,具有稳定的计算特性,消除了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具有客观、定量的优点。因此,在各个区域和各个时段均能有效地反映旱涝状况,能较好的运用于贵州地区的干旱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1960年至2002年山西省21个气象站的夏季(6月至8月)降水、气温资料,计算了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区域旱涝指标及考虑了气温、降水的干旱指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山西的旱涝指数,以此划分了山西夏季的旱涝年,并研究了与全国雨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域宽广,气候复杂、多样,由于大范围环流状况的逐年振动,各地降水也发生相当大的变动,易出现旱涝现象,为此,研究降水的年内振动特征和其时空分布情况,对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学文  高超  尹周祥  阮甜 《气象科学》2018,38(4):477-488
基于淮河上游地区11个气象站点1959—2015年降水资料,利用夏玉米气候产量与生育期降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降水影响夏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段,定义为夏玉米生长降水关键期,并采用21种分布函数对降水关键期内降水序列进行拟合,选取K-S和A-D方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建立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再基于降水概率分位数法定量化设计夏玉米各级旱涝的降水阈值R,并验证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淮河上游地区夏玉米抽雄-成熟生育时段及前一旬降水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显著;(2)各站点夏玉米生长降水关键期内降水序列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差异明显;(3) 11个站点夏玉米各级旱涝灾害的降水阈值地区差异较大,利用泰森多边形法确定整个淮河上游地区夏玉米生长降水关键期内旱涝致灾降水阈值分别是:重旱R73 mm,旱73 mm≤R138 mm,正常138 mm≤R337 mm,涝337 mm≤R475 mm,重涝R≥475 mm。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0年代气候变暖使黑龙江省热量明显增加,尤其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热量增加明显。气候变暖使三江平原东北部降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析全省地表径流、旱涝区划,提出了水稻发展的最佳种植区。并根据目前水资源和最大供水量状况,预测了黑龙江省2010年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为2000年的160%,进而指出发展水稻种植的重点应放在黑龙江下游,挠力河与乌苏里江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候变化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统计学方法对全国范围内160个测站1951-1996年的46年内气温、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年平均气温、降水的标准化距平场以及冷、暖季的气温、降水的标准化距平场,干旱指数等一系列表征气候变化的指标,以这些指标为基础得出气候增暖作用指数和气候极值性指数,并得出气候变化趋势是向着干和热的方向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适宜的水份供应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本文对根据农田水份平衡原理得到的稻田旱涝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提取前三个主成份反映江苏省稻田的旱涝状况,再利用最优分割方法将江苏省稻田旱涝状况区划为六个区。最后对各分区的旱涝特征作了客观阐述。  相似文献   

13.
近45年山东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迟竹萍 《高原气象》2009,28(1):220-226
利用1961-2005年山东省26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山东夏季(6~8月)降水总量、雨日和暴雨日数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夏季降水气候变化成因,并划分了夏季降水旱涝年.结果表明,山东夏季降水大部分地区为减少趋势,暴雨日降雨强度的变化与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关系更为密切;夏季降水量、暴雨日降雨强度和旱涝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最后用500 hPa位势高度和环流特征量分析了夏季旱涝异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候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黄河中游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丰沛,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又大,旱灾甚频,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此,许多学者曾先后对这一地区的旱涝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将采用新的旱涝指数进一步探讨该地区旱涝的演变规律。二、资料和方法在黄河中游地区,我们选用了28个台站1951-1985年6-8月降水量资料。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将这一地区划分为4个小区(图1),并将每一小区视为一个站R_1、R_2、R_3和R_4。处理的方法是将各区内若干站点同一年份的夏季(6-8月)雨量  相似文献   

15.
张成 《气象》1981,7(8):2-5
旱涝是我省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出现频繁,危害严重。因此,在进行全省农业气候区划时,需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对旱涝的气候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后贵州地区降水极端事件频发,旱涝灾害不仅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旱涝的监测评判也成为气象服务中的难题。该文以贵州省阳河下游地区的岑巩县为例,基于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开展旱涝监测判定方法研究,建立了旱涝监测判定方程和指标,并计算了岑巩县气象站1971—2013年共43 a夏季逐侯旱涝指数和岑巩县11个乡镇2013年夏季逐侯旱涝指数。结果表明:1基于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构建的区域夏季旱涝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岑巩夏季旱涝变化,作为贵州特殊地形下的夏季旱涝监测判定指标是比较合理的;2岑巩县夏季旱涝有明显的侯际变化特征,并且旱涝的侯际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和西风槽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广西旱涝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苏志  李艳兰 《广西气象》1998,19(2):26-28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 ̄1996年38a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标”、“降水距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1996年38a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宝鸡市猕猴桃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宝鸡市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研究,充分挖掘猕猴桃生长的气候资源优势,为宝鸡市猕猴桃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81—2010年观测资料及130个区域自动站2007—2010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确定区划指标;采取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指标隶属函数进行分区。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完成了宝鸡市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制作出区划图。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1996年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