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孔钦钦  葛全胜  席建超  郑景云 《地理研究》2015,34(12):2238-2246
基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通用热气候指数,研究中国12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气候舒适度及其1960-2013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 依据气候舒适度年内分布特征,所有城市可分为5种类型,即春、秋适型,春、秋、冬适型,春、夏、秋适型,冬适型和全年不适型。② 1960-2013年,年均通用热气候指数基本均显著增加;哈尔滨、大连增幅最大,分别达1.73 oC/10a、1.44 oC/10a。月均通用热气候指数也一致增加,且增幅冬季大、夏季小。③ 从年尺度看,各城市“冷不舒适”频率降低,“热不舒适”频率增加。哈尔滨、乌鲁木齐、北京、拉萨、西安、上海、三亚年“舒适”频率增加,尤其拉萨增幅高达8.9 d/10a;呼和浩特、大连、昆明、重庆、广州年“舒适”频率降低。④ 从月尺度看,6-9月的“舒适”频率整体降低;11-2月的“舒适”频率整体增加;3-5月及10月表现为纬度或海拔较高城市的“舒适”频率增加,其余城市降低。  相似文献   

2.
近三十余年福州地区气候变异分析──以气温、降水时空变异特征为例杨芬(福州师范专科学校)一、前言近年来,由于世界气候产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异常”现象,许多气候学家就此问题发表了各种不同见解,有的学者甚至提出所谓气候将会持久“恶化”问题[1]。气候对农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京、哈尔滨冰展期间的气候分析,得出举办冰展主要气象条件,并对我国冰展进行简单的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4.
东北旧称满洲,其最早、最大、最现代化的工厂、“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就在中东铁路的枢纽、管理中心——哈尔滨。“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的前身叫“东省铁路临时机械总工厂”,现已成为铁道部所属的“哈尔  相似文献   

5.
中国“冰灯”气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哈尔滨冰展期间的气候分析,得出举办冰展主要气象条件,并对我国冰展进行简单的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6.
中国天山的降水与气候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天山南北坡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天山区域气候效应,及其基本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在中国天山山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环境作用下,区域气候表现出了“冷湖”、“火盆”与“湿岛”的局地循环特征,或称“特殊山地气候模式”。同时,中国天山南北坡的降水等气候指数,随着山地气候效应的变化,呈现出各自的递增(减)规律性。中国天山山脉的脊线,自然成为一条划分山地气候的界线。  相似文献   

7.
云南气象台站迁址造成的气候"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象观测资料是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分析的重要基础资料,观测环境的改变造成了资料的不连续。分析了云南元阳、西盟气象站因县城滑坡迁址引起的显著气候“突变”现象,从而导致云南两项气候极值记录的改变,引起了云南气候极值点的地理转移。采用Cramer、Yamamot和Mann-Kendall法检验了两站资料序列气候“突变”事实的存在。在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影响评价等业务中对两站资料的特殊性须做谨慎处理,采用短序列的新站址气候平均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材第一册第四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讲述气候知识的关键所在,理论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讲解图表、联系实际、巩固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由西向东横贯其境。这里地势平坦,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哈尔滨气温较低,年平均温度3.5℃,是著名的冰城,冰灯堪称“天下一绝”。冬泳是传统旅游运动项目。夏季为避暑胜地,每年都要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有圣索菲亚教堂、太阳岛、东北虎园等主要景点;中央大街为著名的商业步行街;俄式面包“大列巴”、老都一处三鲜水饺为代表美食。哈尔滨还因欧洲风格建筑众多而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冰灯游园会冰灯是流传在黑龙江省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历史由来已久。它是利用北方特有的天然冰雪,以巧…  相似文献   

10.
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专题13“人类活动与气候”一章以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与雨岛为例,介绍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本章节的内容难度不大,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内容之前,对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的内容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此,笔者认为“人类活动与气候”的教学,应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我讲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天气和气候”一节教材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会比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我先让学生听“天气预报”:今天晚上到明天(时闻短),兰州(甘肃省兰州市)多云转晴天.偏北风三级.最高气温10℃.最低气温-9℃(大气现象),后天……这则天气预报包含了。天气”这一概念的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坚  袁秀霞 《地理教学》2011,(21):14-16
一、设计意图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是整个高一地理教材的一个难点,如何将这个难点突破,教师选择了本篇的“专题9行星风系”中的“行星风系与气候”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各个知识难点分解(教师设计了5个小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张丹 《地理教学》1997,(2):18-20
7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美国的“阳光地带”、“阳光地带的兴起”等概念,所谓“阳光地带”,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美国南部日照充足,气候担和,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带;其二是说在这一地带里,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增加,就业机会逐渐增多,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旅游业的昌盛及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4.
宁夏灵盐地区荒漠化灾害与农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鹏飞  蔡昌俊 《地理科学》1997,17(2):163-168
分析了宁夏灵盐地区荒漠化灾害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力活动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区域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退耕还牧”治沙等社会问题。在第四纪地质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是一种“气候-地貌”的自然过程;在人类历史时期是气候主控下人为叠加干扰的“自然-人为”地貌过程。自然环境与人为活动具有使荒漠化发生正向或逆转变化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山  孙美淑  张伟佳  谭蕾  朱妮娜  王远飞 《地理研究》2016,35(11):2053-2070
气候舒适期作为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评价的一种时间标尺,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和旅游发展等意义深远。以“月”界定气候舒适期的传统研究因时间粒度较大,不利于全球变化下区域间横向和区域内纵向的比较和解析。根据中国大陆775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点1961-2010年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WEI)的组合模型策略对其“舒适”分级标准进行改进,在“天气舒适日数累加”这一以“天”为粒度的气候舒适期界定下,对中国大陆近50年来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开展分析。研究给出了中国大陆的年均气候舒适期数值及其季节分配,揭示了年均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及其季节性差异,探讨了50年来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演变及其季节性特点,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提供一种有关人居环境建设和人类活动适应的基础认识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发蛟"灾害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蛟”是江苏宜兴市湖Fu镇,张渚等地植被覆盖良好的低山区发生的一种局地性泥石流灾害。作者通过对湖Fu镇一处发蛟地的调研,从黄石山区的地表组成,气候条件和地形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发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气候学     
气候成因、要素与气候变化P534.632005042987“DarkAges”冷事件研究进展=Progressinthestudyon“DarkAges”coldevent/赵引娟,钟巍…∥冰川冻土.—2005,27(2).—254~261以历史文献资料、树木年轮、冰芯等记录为依据,论证了“DarkAges”时期发生过一次以冷干为特征的气候突变此次气候突变在中国及世界其它地区均有所反映,可以推断此次气候突变在北半球比较明显甚至具有全球性,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关于“DarkAges”时期气候突变的原因有许多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图5表1参22(洪明)Bi P467200504298…  相似文献   

18.
陈红  丁尧清 《地理教学》2012,(14):15-17
一、课程标准对“气候”的要求2011年12月公布的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气候”部分的具体要求共有12条内容标准,见下表。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海外学人创业园孵化的哈“光良科技”的最新科研成果——遗传因子链式测温技术,为南极科考队即将展开的埃默里冰架温度考察项目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持。它结束了我国冰架科考温度数据的空白,并有望将世界已有的埃默里冰架300米温度测试深度改写为500米。这个企业特制的重50公斤、长500米的“温度计”已随南极科考队于2002年11月20日启程。 据报道,哈尔滨“光良科技”运用遗传因子链测温技术为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王会昌 《地理科学》1996,16(3):274-279
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