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校正大地电磁测深中静态效应的首枝重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述如何用首枝重合法校正静态效应。提出用等权正交多项式拟合视电阻率曲线真实位置;指出了选择参考频率的原则;以及如何自动识别是否有静态效应的影响,产生了何种形式的静位移。分析静校正处理后的资料可知,静态效应影响几乎无所不在,但在盆地沉积中心有可能无静位移情形;静位移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主体形式是ρTE曲线向上,ρTM曲线向下位移,且ρTE曲线在ρTM曲线之上;ρTE曲线与ρTM曲线基本上一样容易产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波分析压制静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频率域电磁测深(MT,CSAMT,FEM)中的静态效应进行识别与压制,再对消除了静态效应的数据进行重构,便可得到压制了静态效应后的数据。经验证,该方法用于静态校正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表层电性不均匀对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畸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浅层电性不均匀体引起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畸变问题,通过二维模拟研究了静态位移规律,具体比较了浅层电性不均匀体对TE和TM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影响性质;指出根据单点一致性和区域一致性,采用曲线平移校正法的避限性,进而提出了静态畸变校正方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吴伟成 《铀矿地质》1996,12(5):281-289
本文从热力学计算入手,以200℃的U-C-O-H体系为例,从Eh,pH,T,Pco_2及∑U五方面探讨构造热液中铀的溶存形式及其迁移、沉淀机理。结果表明:Eh,pH降低不仅改变铀的溶存、迁移形式,而且使其还原成低价态沉淀析出;T升高会降低构造热液的Eh,pH值,使UO_(2(s))稳定区间增大,从而控制了溶存、迁移形式的优势分布;Pco_2降低会使构造热液产生沸腾,逸出CO_2,有利于铀的还原析出,而铀矿床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的活性铀源,这是维持构造热液具一定浓度的铀,从而使矿化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在连续阵列大地电磁(CEMAP)时间域电场空间拓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单频点多极距ρXY曲线来表现地表横向电性不均匀体所产生的静态效应的思路,在同一观测系统中以人机联作的方式正演计算不均匀体所产生多极距静电压曲线,并用其压制实测多极距ρXY曲线上由静态效应引起的形态起伏,以实现静态校正。开发的拓扑去静态软件,在对实测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厂麻粒岩中辉石的穆斯堡尔效应研究表明,斜方辉石的谱图为两组四极双峰,分别由M_1和M_2位上的高自旋态Fe ̄(2+)产生,而单斜辉石则为三组四极双峰,其中两组较强的双峰分别由M_1和M_2位上的Fe ̄(2+)产生,第二组弱双峰是由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的Fe ̄(3+)共同产生的。水厂麻粒岩中辉石的有序程度高,并且斜方辉石有序度大大高于单斜辉石,而单斜辉石M_1、M_2位置的畸变程度高于斜方辉石。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Fe ̄(2+)的有序度具有明显地温度效应,高温有利于Fe ̄(2+)做有序分布。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的超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大锰  金奎励 《地球科学》1996,21(1):79-83,T001
采用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对塔里木盆地烃源岩中干酪根的超微组分和超微结构以及笔石,沥青的超微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扫描电镜可以区分干酪根的类型;(2)在TEM下,发现塔里木下古生界岩中存在两类超微组分即超微细菌体和超微藻类体,且超微细菌体的发现可以为该区下古生界原油含蜡量高提供证据;(3)笔石在TEM下显示清晰的网状结构,沥青大多呈团凝状,凝块状,无任何结构显示,  相似文献   

8.
荷载微粒闪长质包体是全球范围内Ⅰ型花岗岩的普遍特征,本文对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域内印支期以来的典型岩体及其荷载微粒闪长质包体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两种岩浆并存的地质、岩石学标志。根据岩石∈Nd_0和T_(DM),模式年龄的大小将花岗岩及其荷载闪长质包体划分为三种组合类型:①花岗岩T_(DM)明显大于或∈Nd_0明显小于荷栽微粒闪长质包体;②花岗岩T_(DM)明显小于或∈Nd_0明显大于微粒闪长质包体;③二者相近。指出三种组合类型分别受①古老地壳区(早元古-太古宙),②较新造山带(古生代以来),③较老地壳区(中、晚元古代)所制约。提出花岗岩及其荷载微粒闪长质包体是分别来自深部地壳不同成分层部分熔融的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一单行本中,我们提出了一种CSAMT正演模拟算法并说明了这种算法在解释野外数据中的应用效果,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二维电阻率模型的CSAMT数据反演算法,这种算法包含一个三维源并可以反演(TE)模式及(TM)模式下的数据,用这种算法对假设的数据进行试算,结果表明,不用做平面波校正就能对远区场,过渡区场及近区场进行反演,最终的模型结果显示,原始电阻率模型可被恢复,而不存在任何由上源于效应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谭捍东  陈乐寿 《现代地质》1997,11(3):393-400
简述了包括Robust估计、阻抗张量分解、Rhoplus理论、二维快速松弛反演、静位移校正等一些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的理论。结合INDEPTH MT实测资料例举了它们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一套处理野外资料的系统流程。  相似文献   

11.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三组结构面产状模型力学实验结果, 揭示了这种组合条件岩体中产生压剪区、张剪区及结构面、结构体的多种变形成分, 也揭示了压剪区和张剪区形成机理、及三组结构面组合下结构面产状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成矿预测中证据权重法与信息量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简述了证据权重法及信息量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分别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和信息量法模型对同一研究区进行预测,取得了极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6.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晓英 《安徽地质》2004,14(2):95-98
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际探测法;另一类是理论计算和经验公式计算法。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产生和发展了许多新的探测技术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探测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准确地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地选择探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风成沙、土壤及水系沉积物表生介质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风成沙、水系沉积物的粒级组成、颗粒成分、元素含量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研究了土壤各发生层元素的分布规律,以钙积层为主碱性障对元素迁移和富集贫化的影响.上述基础性研究为化探方法技术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