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載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季刊一九三七年七月號,為F.A.Paneth所著,其中所列地面大氣中各種氣體所佔百分率之數字,與一般者颇有岐異,且謂在對流層及平流下層,並不隨高度而生若何變動,亦與前人研究之結果相違。茲特加以節述,以供同道者之參考。關於大氣成份之分析,乃化學家分内之事,氣象學家不過就化學家所得結果,加以研討。目前氣象典籍中所列大氣成份百分率,每互有出入,推究其因,不外二種:所援引之原作不同。此其一分析手續未盡精當而生錯誤,此其二。Paneth 本人為化學家,且於大氣成份研討應有年所,故其說當視一般為可信也。  相似文献   

2.
西域一名,起自前漢。有廣狹二義,從廣義言,奄有今天山南北路及葱嶺外中央亞西亚、印度、高加索及黑海以北一帶之地。從狹義言,僅指天山、葱嶺及崑崙三山間之塔里木盆地是也。本文所論之西域,為狹義之西域,即今新彊省天山南路之塔里木盆地也。至題中不言四川而言西蜀,則因大部論證皆以川西為言故也。在未入正文之前,請先略述本文研究之經過。作者於二十八年五月隨氣象研究所遷北碚,是年秋冬。雨澤稀少。九月上半月且極燠熱,有似盛夏。同事薛君鐵虎(二十九年四月死難於民用輪)適任繪裂天氣圖事,就予叩其故。予初亦茫然,經數次商討後,遂引起研究四川天氣及氣候之興趣。二十九年初寫成‘控制四川雨量的三個主因’一文(註1),其中一个主因,予創其名为‘天漏’。此篇中國氣象上特有之新例。後根據此理引申之而有‘巴山夜雨’之作(註2)。‘天漏’之根據為西藏高原,高原面積之大,世無其匹,西蜀天氣一部分既受此大高原之影響,則此高原上之氣象情形,自為一極有興味之問题。予遂因此而有西藏高原上雨量與氣壓等之研究(註  相似文献   

3.
高氣压系統的生成、發展和移動不僅是理論氣象学上和天氣学上的重要問題,而且也是做好天氣預報的重要關鍵之一。对东亞來說,如何預報西伯利亚以及歐洲等地冷高压的活動过程,是預報員在預報工作中的一個中心課題。關於冷高压活動的各階段过去已有些研究工作,其中有从熱力观點出發來討論冷高压的產生;有的从動力观點來討論高緯度冷高压的維持和爆發問題(寒潮爆發);也有从模型的实驗來討論冷高压的移動問題;也有人用高空氣流的匯流來解釋高压的加强或再  相似文献   

4.
書報介紹     
I.動力氣象之問題舆方法(Methoden und Problems der Dynami-sche Meteorologic)Ergebnisse der Mathematik und ihrer Grenzgebiete,Vol.V,No.3,122pp.14 figs.,J.Springer,Berlin 1938.H.Ertel 著斯書都分3章24節,第一章敍述大氣熱力學及流體力學之精羲,其中對於大氣之組成,氣體状態方程式,熱力學二大定律,熱力平衡條件,熱力勢,特殊勢力状態變化,循環步驟,乾濕空氣之熱力學,輻射理論,流體力學中之奥氏及拉氏方程式,均有扼要之論述。第二章為大氣之普通動力學,諸凡自轉地球上之流體運動方程式,調和運動之方程式,涡動舆摩擦,重力勢,壓力場舆質量場,挪威貝鏗銀氏  相似文献   

5.
南京之微塵     
薛鐵虎 《气象学报》1941,15(2):63-72
南京之微塵係薛君在民國二十七年由炯之鼓勵督導而成者。文中關於微塵數在一年中之分布及其與各種氣象要素之關係,論之綦詳,寶為國人論微塵之創作。不意薛君在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挈妻若子乘民用輪由渝返碚)中途失吉,阖門遇難!發其行篋,重覩斯稿,手澤尚新,嗚呼惜战!今為福其遺著,披讀之餘,不知涕泗之何從矣!  相似文献   

6.
大氣界中的水分蒸發現象,發生於从自由的液体表面,例如海面、湖面及河面,从固体的表面,例如土壤、植被、雪田和冰川,以及从空中的水滴、雪片和冰粒的表面。它不僅構成地球上水分循環的重要部分,而且隨着蒸發潛熱的收支,也是地球上熱能交換的重要因子。其中空中水分蒸發現象与地方天氣預告有關,而从陸地和海洋的蒸發,不僅為氣象学和氣候学中的問題,而且牽涉到地球物理学科的其他部門,例如水文学和海洋学等是。截至目前為止,各國学者研究蒸發問題的成績,对於从自  相似文献   

7.
中國之物候     
物候之觀察,我國起源甚早,詩豳風七月之"春日載陽,有嗚倉庚"及"四月秀葽,五月嗚蜩"等(1),皆物候紀述之最古者。夏小正、禮记、呂氏春秋、淮南子、易緯及逸周書諸書,更詳記物候(2),分節氣之早遲,以為耕作之準則。歐西之物候學,早在希臘時代已略具端倪,自十八世紀而降,且成為研究之科學(3)。顧我國古籍中所載者,已曆時數千年,古今氣候有異,南北地域亦殊,自未可實用於今日之全國,唯有施行普遍觀察,探求物候之變遷,庶可從事新月令之制定也。近年物候之調查,自民國国廿三年起卽由中央農業實驗所各地農情報告員觀測记載,選定之物類,植物凡廿一類,動物有九種,觀測之標準植物為發芽、葉盛、始花、盛花、果熟及落葉;動物則為始見、初嗚及絕見。民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三月之紀錄,業經盧鋈君撰有"物候初步報告"一文(4),本篇乃赓续盧君之作,将逐年各地所記  相似文献   

8.
大氣環流一般理解為大氣准常定的平均狀態,也有理解為某一段時間內大氣中大型形勢的變化过程。其实,这兩种正是大氣環流一個問題的兩种表現,它們是密切的联系着,它們是一個整体。大氣環流顯然是一個錯綜複雜的問題。但自然界中現象的發生,必然存在一些客观的因子,探討其客观因子,对於大氣環流問題的認識与解决定有很大幫助的。本文所討論,就是对於决定大氣環流的因子提供一些具体意  相似文献   

9.
書報述評     
《气象学报》1941,15(1):44-46
Isentropic AnlysIs(等位温層分析)*,C.G.Rossby著,載美國氣象學會氣象業報,18卷,6-7期之201-210頁:應用位置溫度和比較濕度二因子來分析天氣,不過是氣象界近数年間的事,但他在氣象學演進的過程中,却放出了異樣的光彩,因為這兩因子,不但富保有守性,並且還有動力學的意義。現在我們分析天氣、不僅僅從經驗上或實際上可以體會得到,並且在理論上也奠定了鞏固的基礎,因為現在的分析法,已從平面進到立體,二度進入三度。在一九二八年Bergeron發表了‘天氣三度分析論’,我們對於天氣的  相似文献   

10.
朱永禔 《气象学报》1955,26(3):195-210
一。問題与方法 北京地區在冬半年(11月至4月)的降水日數很少,平均每月僅兩天(表1),而又往往集中於幾次持续性的坏天氣期間,雖然持续72小時以上的坏天氣(包括持续性降水和間有九成以上的中、低雲)出現次數不多,但在以往实際工作中,往往不能及時地作出此种類型天氣的預報,基於这种实際的需要和这种天氣大都出現在類似環流形勢下的經驗,因此本文試圖以苏联C.T.巴格瓦的中期天氣預報方法对此种天氣  相似文献   

11.
中日戰爭發生后,中央氣象研究所奉令西遷。留駐漢口期内,該所特派專人假武昌神學院施行高層氣流之探测。統計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開始,同年十二月四日停止,實得有效氣球觀測次數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象学报》1941,15(1):60-60
(1)該項獎金為現款二百元用以給與徵文當選之第一第二兩名第一名得獎金壹百伍拾元第二名得獎金伍拾元第兩年徵文一次。(2)如所定徵文期内無論文應徵或應徵之論文不能當選則此項獎金得移至下届作論文獎金之用(3)本會理事會每兩年組織徵文委員主持徵文及審查文稿事宜其論文題目之範圍限於氣象學(4)凡現在國内开究氣象學或服務氣象機關者俱得參與徵文投稿(5)論文字數應在三千以上一萬以下撰文材科務充實新穎正確文字務求  相似文献   

13.
么枕生 《气象学报》1941,15(1):47-48
1.民國二十九年一月份:(1)月初一老年氣旋發現於西伯得亞,故知冷氣團已俟機而動;惟中國本部仍在久經(?)質冷氣團控制之下、故天氣和暖晨多重霧。於月之三日此氣旋之冷鋒已至華北,此後盤桓於是地數日不去,於是大河以北終成氣旋追逐之場。自六日起此冷氣方開始南進,十日即行抵南海。自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因有一低氣壓槽自印度侵入,故長江流域先後雨雪數日。  相似文献   

14.
張寶堃 《气象学报》1941,15(1):27-42
人多說重慶天氣壞,昆明天氣好。昆明天氣好到如何程度,容當另文述之。重慶天氣壞到如何程度,與何時比較好些,何時的確最壞,作者為欲明瞭此中情形,遂有起草本文之動機。茲根據海關測候所民國十六年至二十五年十年間之天氣紀錄,詳加整理,按月按季按候(每五天)用表解說明其晴雨陰霧可能性,藉供關心重慶天氣與防穿人員們的參攷。(一) 逐月睛兩陰霧可能性(甲) 雨天日數與降雨可能性重慶近十年來雨天日數,以十月為最多(13.8天),五、六月次之,一月八月最少(各為6.2天)。如與長江三峡以東之宜同時期(1927-1936年)天氣比,則知宜昌雨日以八月為最多,適與重慶相反,一月最少,彼此互同,且  相似文献   

15.
奥國故大氣象學家J.Hann所作關於氣壓年變化與日變化之研究最豐,且多偏愛於應用傅立葉級數Fourier Series。惟彼曾稱謂:‘吾避免應用Bessel氏式於氣壓年變化,顯然由於將氣壓年變化之以週期函數表示,實無功用可言。’(1)彼意謂氣壓年變化並非簡單,勢須甚多之過期項數始能合成一近似之年變化。然近年之研究,如F.Reuter(2)氏之應用數種進步底統計方法,證明確有半年氣壓週期之存在,且與大氣循環有關。V.Conrad氏(3)將Alps山三十一處所之氣壓年變化用傅立葉級數作調和分析,以研究其首二項與高度之關係,曾得如下之結論:(1)一年週期(卽第一項)之變幅(Amplitude)隨高度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么枕生 《气象学报》1941,15(2):95-97
1.民國二十九年四月。(1)四月方值寒暑迭代之際,冷暖氣團衝突浸為頻繁。本月上中二旬亦如常年,颮線數見不鲜,惟下旬則NPc氣圍盤踞華中,日久其勢倔強不變,故平均雨量各地多較少於常年。月初一冷鋒由北南侵,在江湖盆地且因地形關係一氣旋造成,漸向日本推進,惟不久冷氣圍漸趨穩定,除山地尚呈陰象外,平原地帶皆轉晴佳。六日至入日雖任穩定冷氣圍控制之下,然各地先後報雨,考其原因則係暖氣流緣冷流之上而北進之故。七日一盛大V形氣旋已  相似文献   

17.
《气象学报》1941,15(2):98-100
民國二十九年四月至六月份自桂南形勢緊張後,武漢測候所即準備遷移黔北,旋擇定湄潭玉皇閣為所址,於四月一日開始在湄恢復觀測工作,五月二十九日起並恢復制圖預報。松潘測候所,自本年一月間由氣象研究所派鍾侃君前往負責籌備,經兩月時間,部署就緒,於四月一日開始觀測。  相似文献   

18.
(一)地理環境與峨眉山之氣壓升降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居東經103度41分。北緯29度28分,高度約三千公尺,北有邛崍山,西有大雪山,南有大涼山,三面包圍,各山高度均達三千公尺以上,其西之西藏高原,面積遼闊,拔海高度,亦不下四千公尺。峨眉山當川康交界大相嶺之東側,靑衣江大渡河东西環流,匯於樂山。其地理環境舆卓立華北大平原之泰山異,而天氣現象遂亦颇有不同之處。該處之氣象觀測。始於民國二十一年八月,翌年八月極年終了,卽行結束。迨二十八年四川建設聽及氣象研究所議定恢復,於四月開始工作,迄三十年三月適滿二載,茲篇所述,以近二年之紀錄為主,而以極年觀測為輔。夫大氣壓力乃隨高度而遞减,高山氣壓自視其鄰近低處氣壓為低,北為無可懷疑之  相似文献   

19.
《气象学报》1941,15(2):110-110
(1)該項獎金為現款二百元用以給與徵文當選之第一第二兩名第一名得獎金壹百伍拾元第二名得獎金伍拾元每兩年徵文一次。(2)如所定徵文期内無論文應徵或應徵之論文不能當選則此項獎金得移至下屆作論文獎金之用(3)本會理事會每兩年組織徵文委員會主持徵文及審查文稿事宜其論文題目之範圍限於氣象學  相似文献   

20.
廣元測候所開始觀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鑒於嘉陵江河谷焉寒潮入川之主要途徑,其上游尚乏可靠之測候紀錄,爰擇定廣元籌設測候所一處,藉供研討川北氣候之資料,經調員訓練前往籌備,業於九月成立,五日開始觀测。九月二十一日日全食觀測是日中國科學社假氣象研究所舉行社友會,並在該所觀測日全食。氣象研究所同人並於日食時間,測候各項天氣要素之燮異。邵陽通訊湖南七月份雨量,湘南多於湘中湘西,上半月少於下半月,舆過去四年同月平均數比较,湘南幾超過二倍。南獄是月一日之雨量,竟達267.2mm,造成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