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测高中的垂线偏差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卫星测高中的垂线偏差法是当前利用卫星测高技术研究海洋重力场的最优方法,包括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垂线偏差和利用该垂线偏差确定海洋重力场两部分。研究了Sandwell、Olgiafi、Hwang测高垂线偏差的计算方法和Molodenskii、Hwang利用测高垂线偏差确定海洋重力场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了上述方法的异同,为科学地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反演海洋重力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联合T/P数据、T/P新轨道数据、ERS2数据、GFO数据、Geosat GM数据和ERS-1/168数据,用测高卫星记录点的位置信息直接计算沿轨大地水准面的方向导数,在交叉点处联合方位角推求垂线偏差,然后利用Shepard插值法得到了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子午圈和卯酉圈垂线偏差模型。将其与2′×2′分辨率的CLS_SHOW 99垂线偏差模型比较,在子午圈分量上的RMS为0.87,″在卯酉圈分量上的RMS为1.45″。  相似文献   

3.
程芦颖 《海洋测绘》2013,33(3):13-16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确定海洋重力场,垂线偏差数据作为导出观测量在实际工作中被普遍采用。利用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定义以及扰动位在球面边界条件下的解,给出了由垂线偏差计算大地水准面高、重力异常和扰动重力的公式。分析了不同积分计算公式在重力场阶谱表达形式下对垂线偏差误差的抑制作用,也分析了不同积分核函数的变化特性,得出基本结论:在利用卫星测高数据求解海洋重力场时,当以格网化海面垂线偏差数据计算重力场参数时,求解的大地水准面高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优于重力异常和扰动重力。  相似文献   

4.
联合T/P数据、T/P新轨道数据、Jason-1数据、Jason-1新轨道数据、Jason-2数据、Geosat/GM数据、Geosat/ERM数据、Envisat RA-2数据、ERS-1/ERM和ERS-2/ERM数据,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用相邻测高点大地水准面高度的一次差分求沿轨垂线偏差,然后基于最小二乘原理,采用求最小范数逆的方法,直接解算中国近海及其邻域(0°~42°N,102°~138°E)2′×2′分辨率网格点垂线偏差子午分量和卯酉分量。计算结果与EGM2008模型垂线偏差相比,子午分量的RMS为0.91″,卯酉分量的RMS为0.27″。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精度卫星测高数据反演重力是获取海洋重力异常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自2008年以来新一代高精度测高卫星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联合多颗新型卫星,进行交叉点平差,通过中心差分代替常规Sandwell方法计算垂线偏差,利用改进的逆Vening-Meinesz法和Stokes数值反解法对西太平洋某区域进行了重力场反演。反演结果与NGDC提供的船测重力值比较表明,逆Vening-Meinesz法计算误差小于Stokes数值反解法。通过添加随机噪声数值实验,进一步证明逆Vening-Meinesz法对于测高数据误差的抗差能力更强,在研究区的重力异常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重力垂直梯度在解决和解释地球表层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而获得其模型和分布是非常必要的。利用测高卫星可以得到空间大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垂线偏差、重力异常以及大地水准面数据,利用测高重力资料和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计算了南海海域重力垂直梯度,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用GPS水准法测定单点垂线偏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GPS和水准高差观测数据计算单点垂线偏差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测定垂线偏差的误差源,研究了观测方案与成果质量的关系,提出了保证垂线偏差测定精度的观测设计准则。通过与天文大地方法观测结果的实例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球重力场扰动位系数计算网格剩余垂线偏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根据重力场扰动位系数计算网络剩余垂线偏差的方法,导出了一组完全正规化连带勒让德函数积分的实用公式,经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实际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许时耕 《海洋学报》1984,6(3):368-376
高程异常和垂线偏差是大地测量及空间技术中常用到的一组大地参数.精确计算大洋区这些参数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本文以我国在中太平洋调查的一个海区为例,介绍了用重力法计算洋区高程异常及垂线偏差的基本公式、分区原则、资料来源、数据处理及程序设计等主要内容.讨论了计算误差的主要来源及提高计算精度的基本途径,分析了试算区大地水准面参数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垂线偏差在海域的精度水平,在我国渤海近海区域利用数字天顶仪及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测量获得了若干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值,利用测量值对EGM2008模型、Jason-1卫星数据、DTU10海面高模型及点质量模型计算得到的垂线偏差进行了比对分析。以测量结果为基准,比较结果表明,EGM2008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较好,Jason-1卫星数据和点质量模型次之,DTU10海面高计算结果较差。以长岛观测点为代表,EGM2008模型、Jason-1卫星数据、点质量模型计算的垂线偏差与数字天顶仪测量获得的垂线偏差的差异(子午和卯酉两个方向)在1. 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