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型高分子材料固沙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冻性反映固沙剂在低温环境下固沙的耐久性能。以新型高分子材料SH进行固沙,就其固沙后固沙体的抗冻、融特性进行了室内两种不同周期的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SH固沙性能均有劣化趋势。但冻、融速率较慢时,抗冻性较稳定。SH抗冻性优于其它同类化学固沙剂,显示其抗冻性良好。有机材料在冻、融过程中一段时间内出现强度增加的机理尚不清楚,建议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352-355
以敦煌莫高窟鸣沙山为试验点,采用现场测量及人工降雨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新型有机化学固沙剂对沙丘内部温度、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种固沙剂对沙丘温度、湿度的影响有利于在沙丘内部形成适于植物生长的水热条件,防护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对化学、生物一体化固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型高分子固化材料耐老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因一般高分子材料容易老化 ,尤其是在沙漠环境下 ,强烈的热光辐射、氧化更加速其老化过程。SH为新型高分子固化材料。本文通过SH固化沙体的室内老化试验 ,初步研究了SH的耐老化特征。结果表明 ,在间断或连续紫外线辐照下 ,SH耐老化性能优于同类其他固沙剂 ,可用于沙漠地区固沙  相似文献   

4.
SH固沙机理的微观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SH是新型高分子固化材料,可用于广大沙漠区固沙,为环境修复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结合电子能谱等现代分析方法,初步揭示了SH固沙的本质,从微观上探讨了SH固沙强度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H与沙子结合以后,SH本身的官能团对沙子没有化学键的结合,只表现出微弱的氢键及范得华力的影响;固沙强度主要是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氢键作用、吸附作用和絮凝作用等赋予了沙子很好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耐水性能而达到固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沙漠沙丘污水处理系统:原理、方法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沙丘系统(DDS)”是以地球化学工程学原理为指导的特殊水处理系统,它利用沙漠沙作为滤料,通过“机械过滤”、“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染水,一方面可使沙丘变得湿润而不再移动,以固定移动沙漠;另一方面又能净化污染水,最终起到“以害克害、固沙治水、一举多得”的良好综合生态环境效应。DDS是绿色的水处理系统,所需的原料和生成物都属于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无二次污染的发生。在DDS设计中,要注意的主要因素应包括:滤料的种类、湿干时间比、微生物培养方式、滤料层厚度、进水水质、时间、温度和pH等。DDS可以把官厅水库水由V类和超V类处理成2~3类水,从而恢复官厅水库的饮用水功能。  相似文献   

6.
作者南北向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水文地质科学考察,沿线采集了33组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水样。通过分析与研究表明沙漠腹地地下水矿化度大多为4g/l ̄6g/l,其地下水的主体是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由南部河流补给而形成的,沙漠腹地大气降水仅在利于地表水汇集的垄间洼地且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地区,对地下水才具有一定意义的补给作用,由此而形成的地下水体漂浮在地下水的表层,对沙漠地区油田供水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矿物、SAP、化学固沙浆材综合治理荒漠初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介绍了水玻璃-乙酸乙酯、植物栲胶化学固沙浆材在柱撑蒙脱石、缺铝型沸石的制备方法及性能,并将柱撑蒙脱石、缺铝型沸石、SAP、生根素等以一定的配比和方式复合在一起,制备成具有保水、保肥、保墒等多项功能的“复合富水营养包”,实验室初步证明,在无水、无肥、昼夜温差较大,不采取任何植保措施的情况下,营养包可使树苗在沙土中度过3个月的成活期。根据两种固沙浆材的特性及营养包的功能,提出一种新的治理沙漠的设想;用化学固沙浆材料在较大范围内固定流沙,为树木生长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然后用营养包保活单株树木,当大量树木构成规模林带、林地后,即可实现地下保水、地表固沙、地上成林三维结合的立体综合治荒目标。  相似文献   

8.
SH加固沙和黄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行研制的新型固化材料SH对腾格里沙漠沙和兰州黄土进行了加固试验研究,并对加固的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分析探讨.试验表明,虽然沙和黄土两者成因、成分、结构不同,但固化材料对它们都有加固作用,加固后强度都有明显提高.固化强度主要受SH掺量、干密度、龄期影响.SH固沙强度主要是物理作用形成的,而黄土为多相成分,固化机理相对复杂.本文对SH固化沙和黄土的试验研究资料可为现场试验和大规模推广应用这一新固化材料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部石英砂微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存海  钱亦兵 《地质论评》1995,41(2):152-158
笔者对采自塔里木盆地腹部钻井岩芯中的石英砂及地表风砂时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合沉积岩相和孢粉分析,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第四纪沉积环境做了初步分析,认为深部石英砂形态和结构具有多种外营力作用相互叠加的特征。近地表层显示风-冰川-水流作用的组合形态和结构类型;沉部则主要为水流-冰川-化学为主的组合,随深度增大,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地表风成砂不具备成熟的沙漠形态和表面结构,这可能同沙漠本身的年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干旱沙漠地区与南极冰盖均有利于陨石样品保存。2013年4-5月,通过首次新疆哈密沙漠陨石考察,回收了陨石样品47块。文中报导其中6块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并划分它们的化学岩石类型。Arlatager004、006、0014、0022和TuzLeik001等5块样品主要由橄榄石、辉石、长石、铁镍金属和陨硫铁组成,具有典型的普通球粒陨石岩石结构特征,其球粒结构不明显,表明经历过较强的热变质,岩石类型划分为5型;根据样品中橄榄石Fa值,低钙辉石Fs值和样品的金属含量等,将Arlatager004、006、0014、0022划分为L5型普通球粒陨石;TuzLeik001划分为H5型普通球粒陨石。Kumtag005具有典型的球粒结构,结合橄榄石Fa值和低钙辉石Fs值以及岩石学特征,将其划分为L3型普通球粒陨石。根据橄榄石Fa值与其百分标准平均方差(PMD)之间的关系,将Kumtag005的岩石类型亚型划分为L 3.4。这6块样品代表了3个化学群,结合该地区回收到的其他陨石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哈密沙漠是一个新的陨石富集区,这些沙漠陨石的发现和研究,必将极大促进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调查资料, 在综述沙漠湖泊与高大沙山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的补给来源、补给模式及高大沙山的形成机理. 结果认为, 沙漠湖泊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不是当地降水和周边雅布赖山-北大山的降水形成的地表洪水, 而是南部青藏高原(包括祁连山)现代大气降水、冰雪融水、高原湖水的远源补给. 补给模式为高原富含CO2气体和CaCO3的入渗水, 通过深大导水断裂通道形成的区域地下水流循环系统, 源源不断地自南向北运移到沙漠地带, 地下水在通过沙漠湖泊区弧形"叠瓦状"垂向导水构造断裂向上越流过程中被广泛分布的岩浆岩加热, 沿断层溢出地表形成湖泊群, 同时导致水中CO2的释放和CaCO3的沉积, 形成钙华体. 高大沙山的形成机理是深层地下热水向上越流补给了沙漠覆盖区, 在承压水头以下形成鼓丘状的沙漠地下水, 承压水头以上, 水蒸汽继续向上运移并被凝结在沙粒表面, 未被吸附凝结的热水蒸汽继续向上运移并被吸附在新沉积的沙粒表面, 形成湿砂层并接受更新的沙粒沉积, 如此反复循环, 则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逐步形成高大的固定沙山.  相似文献   

12.
和法国  谌文武  韩文峰  张景科 《岩土力学》2009,30(12):3803-3807
SH作为一种环保型、节约型有机高分子固化材料,用于沙漠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不同浓度SH、不同加固方式对沙体进行加固,加固后沙体微结构会发生变化,其物理力学性能也会出现显著变化。通过图形处理软件对固化后沙体的SEM图像进行计算分析;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其性能参数与微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各向异性、等效直径、扁圆度、充填比和面积比是对固化沙土力学性质影响较为显著的5个微结构参数。从微观角度证明了SH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分子固沙材料。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的地质成因类型,通过系统研究沙地及相邻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在沙地内部、覆沙黄土区、黄土高原和河流谷地与湖泊等不同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物粒度特征,指出不同地质成因类型的沉积物是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区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也是构成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分类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不同地质作用对土地沙漠化的贡献及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的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沙漠化是以各种类型的就地起沙为主要特征,地表径流的水力搬运是沙漠化物质搬运的重要途径。现代毛乌素沙地及其邻区的土地沙漠化是对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沉积物的进一步搬运、分选和再沉积过程,具有相对复杂的粒度特征。  相似文献   

14.
Effectiveness of a new organic polymer sand-fixing agent on sand fix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and erosion due to wind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the relatively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A new organic polymer sand-fixing agent (PVIN), polymerized by the monomer of vinyl acetate, initiator and cross-linking agent, i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PVIN on sand fixation, the strength test, water-retaining test and wind erosion test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PVIN could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water retaining and anti-wind erosion ability. When the sand-fixing agent was applied on the sand surface, the crust in surface layer was produced.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variations determined by micropenetrometer indicated that the specimens treated with concentrations of 1, 3, 5, 10, and 20% PVIN have produced the crusts with thickness being approximately 1, 2, 4–5, 5, and 5–6 mm and the strength being around 1, 4.5, 18, 26 and 41, respectively. This crust has a good water-absorption, water-retaining and anti-evaporation properties.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anti-wind erosion ability, and also prevent the loose sand surface from forming a sand dune in the wind erosion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this sand-fixing agent has a low cost, it is easier to produce and apply and also produces no additional pollution. Therefore, this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deal soil-fixing agents to control sand erosion in the relatively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相似文献   

15.
宋国新 《地质与资源》2018,27(6):579-581
输电线路工程不可避免地要穿越沙漠地区.本文从路径选择、杆塔定位、基础选型及防风固沙等方面对西北某送电线路工程途径沙漠段的选线提出建议,对防治风沙危害提出对策.经过实践检验方法得当,措施合理,线路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沉积环境的判别是沉积盆地分析、古地理、古气候研究和储层评价的重要手段。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其沉积物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尽管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纪志丹群存在沙漠沉积已被广为接受,但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分析还比较薄弱。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志丹群洛河组 (K1l)和罗汉洞组 (K1lh)的沙丘沙进行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其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具有明显的风成特征,及易与水成特征相区别。因此,本研究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方面进一步肯定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古沙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