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保持近海捕捞“零”增长的前提下,山东省文登市及时转变经营策略,调整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远洋捕捞、近海养殖、水产加工、海洋运输等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1月~4月份,全市在不增加捕捞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渔业总收入9.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  相似文献   

2.
据近日农业部黄渤海区渔业指挥部的统计表明,1994年1~6月份北方3省1市的水产品总产量普遍增产增收,截止6月底总产量达到190余万吨,比1993年同期增产30.6%。海洋捕捞产量为121.9万余吨,增产21.5%。其中,各地水产品增长幅度为:山东22.9%;河北1.6%;辽宁21.2%;天津41.9%。其中增产幅度大的品种为:鲐鱼、带鱼、比目鱼、梭鱼、(鳀)鱼、鹰爪虾等。  相似文献   

3.
一、开发外海渔业资源,势在必行浙江是全国主要海洋捕捞产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针对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渔获量下降等情况,采取了调整近海捕捞结构,保护带鱼资源和进一步利用鲳鱼、鲐鲹鱼、虾、蟹资源等对策,使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稳定在70万吨水平,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防御”对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荣成市针对常规捕捞资源持续衰退的不利形势,立足内涵挖潜,科学安排生产,努力打好捕捞总体战,带动了全市捕捞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一季度,全市共完成捕捞产量5.9万吨,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产值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亿元,增长74.2%,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高渔船出海率。春节期间,大  相似文献   

5.
2020年中国海洋开发战略前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海洋开发现状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1980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80亿元人民币,1990年438亿元,1995年2460亿元,1996年又增到2855亿元,1997年3104亿元;90年代以来,海洋产业年均增长率20%以上,大体上每10年翻两番;海洋产业新增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左右。来11997$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和增加匐(分行业、亿元)1.海洋渔业我国近海共有渔业水域280多万千米’,有许多重要渔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捕捞量约为2.吕吨。主要捕捞对象有带鱼、黄花鱼…  相似文献   

6.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本文利用套网法在黄海区海州湾海域开展了黄海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选择性研究。在分析渔获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Logistic模型等分析方法,获得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主要渔获物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曲线。研究显示,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渔获物质量和逃逸率均逐渐增加;竹荚鱼、小黄鱼和带鱼的50%选择体长(L_(0.5))逐渐增大,且L_(0.5)与网囊网目尺寸呈线性关系;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按照底拖网54 mm网目尺寸标准执行偏小。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小黄鱼、竹荚鱼和带鱼最小可捕规格,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佳网目尺寸分别为65.78、78.82和67.36 mm。在目前渔业资源状况下,为保护小黄鱼等中小型经济鱼类,建议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网目内径)设定为66 mm。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近海捕捞渔具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李海波  李桂芬  梁佳  王婷  谢超 《海洋与湖沼》2015,46(5):1088-1095
传统的鱼肉肠主要以鱼糜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各种辅料而制成的营养价值很高的产品。本文以低值小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质构(硬度)等特征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脂肪含量、淀粉含量、猪肉含量对带鱼鱼肉肠的质构特性和感官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带鱼鱼肉肠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脂肪添加量为6.8%,淀粉添加量为7.4%,猪肉和鱼肉质量比为1︰5时,鱼肉肠的质构和感官指标均均达到最佳状态。本研究为低值小带鱼鱼肉肠的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我生长的闽南沿海,常常可以听到许多关于带鱼的趣事。带鱼是我国四大海产之一,也是福建、台湾沿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仅福建省年产量就达七八十万吨,居全省海洋经济鱼类捕捞量首位。方言相同的闽南、台湾人也称带鱼为“白鱼”。《闽中海错疏》中载:它因狭长而侧扁如带,故称自带鱼;全身银白色,熠熠发光,又称白鱼。它像一把明晃晃的大刀,东南亚一些沿海地区称之“大刀鱼”。它的形状很奇特,体宽只有体长的十三分之一。头部颇像鳄鱼,习性也像鳄鱼那样凶残贪食。清代《闽杂记》中载:“带鱼以形似带,故名。……闽人言是鹭鸶所化。”据说,它的额和目与鹭鸶相似。在福建、台湾等地,常年可捕到带  相似文献   

9.
吴光宗 《海洋科学》1979,3(1):39-43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东海水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几千年来我国渔民通过捕捞实践,对栖息在近岸浅海区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鳓鱼、鲅鱼、鲳鱼、鲐鱼、鲱、鯷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生活习性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生产经验。解放以来,新中国的海洋渔业工作者和海洋科学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也曾对此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和提高。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科研活动已逐渐向远海和外海扩展,一些大洋、洄游性的中、上层鱼类  相似文献   

10.
带鱼[Triciurus haumela(Forsk?l)]是我国海洋鱼类首要的捕捞对象,因而受到了我国和邻国渔业生物学研究者的极大重视。近20年来,已发表了相当一批论文报告。尽管如此,至今对中国近海带鱼的分类仍众说纷纭。以往从形态和生态角度进行的研究多认为,中国近海带鱼在同一种内有不同的种群;且分别认为存在三、四和五个种群。  相似文献   

11.
林光纪 《海洋科学》1986,10(4):25-30
渔获群体组成分析是水产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渔获群体组成变化是衡量资源变动的一个重要指标。众所周知,我们常常分析年序渔获群体组成是否小型化并以此作为该渔获对象资源是否利用过度或资源衰退的指数。如带鱼渔获个体小型化反映了带鱼资源利用过度,大黄鱼渔获个体小型化反映了捕捞力量大于最适捕捞力量、单位努力渔获量及群体资源量下降等等。但是,目前大都是利用生物学统计方法,从均值(平均体重、体长)变化、“小型鱼”体长或体重  相似文献   

12.
福建近海主要底层经济鱼类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1994年福建近海底拖网渔船主要捕捞对象-带鱼,白姑鱼,二长棘鲷,短尾大眼鲷和条尾绯鲤5种底层和近底层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与1976年比较,带鱼渔获的最大年龄由1976年7龄降至1994年的4齿,白姑鱼,二长棘鲷和短尾大眼鲷由1976年或1982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3龄,条尾绯鲤由1976年的5龄降至1994年的4龄,带鱼的捕捞死亡系数由1976年的0.491上升到1994年的0.956。二长棘鲷由0.340上升到1.273,短尾大眼鲷由0.505上升到0.868。条尾绯鲤由0.576上升到0.924,白姑鱼由1982年的0.235上升到1994年的0.789,开发比率均比1976年或1982年有较大提高,分别在0.495,0.706,呈现充分开发或过度利用,并讨论了种群变动原因,捕捞结构和底拖网捕捞力量调整及5种鱼类的最小可捕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启东是全国著名的海洋捕捞生产大县,年捕捞产量占江苏全省的1/4和南通市的1/2,海洋捕捞和水产品总量连年均列全省第一。近年来随着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相继签订并生效,该市将缩减9个作业海区,传统渔场作业海区缩减40%,全市数百艘  相似文献   

14.
素来享有“鱼仓”之称的东海渔场,传统的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四大鱼产”,现只剩下一种带鱼,近两年带鱼也正面临着万船围捕、超限利用的严重局面。因此,如何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被渔民视作“命根子鱼”的带鱼资源,是当前海洋水产资源保护的突出重点。本文就针对近两年海洋水产资源保护出现的新矛盾,提出加强资源保护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愿与行家们共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二年,江苏省启东县吕泗渔场海洋捕捞的产量和产值均胜于往年。预计全年捕捞鱼虾蟹七十六万担,比去年增长10%;海洋捕捞总产值达三千万元,比去年增长20.6%。 吕泗渔港党委针对渔民海上作业多、流动性大等特点,进一步完善了渔业生产责任制。他们组织广大干部和渔民认真总结了前两年实行的“三定(定产量、定产值、定成  相似文献   

16.
鳀鳁鱼、带鱼和毛虾是福建省三大主要渔业资源,年产量都在2.5万吨以上,尤其鳀鳁鱼,最高年产量超过6.7万吨,而近来跃居首位,因而搞清福建海区鳀鳁鱼年生产量变化规律,及其上述三大渔业资源变化相互间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其资源和指导当前该海区捕捞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试对上述重要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一系列生物及其他因素,世界渔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秘鲁鳀鱼的大量捕捞(1200多万吨),全世界海产品的捕捞量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持续地增长。但七十年代后半期,由于秘鲁鳀鱼捕捞量减少,大西洋一斯堪的纳维亚鲱鱼资源储量下降,200海里经济区的设立,也使得鱼类及其他水产品捕捞总量急剧下降。然而,新渔区的发现及传统捕捞区域中鱼类资源的恢复,使七十年代的世界渔获量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14,(4):2-3
近日科学家们表示人们严重低估了海洋里鱼的数量——大多数鱼类从未被捕捞过。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卡洛斯·杜阿尔特教授表示海洋中层鱼,也就是生活在海洋表面下方100--1000米深处的鱼类,组成了全世界鱼类生物量的95%,且从未受到渔业的影响,秘诀在于它们躲避渔网的能力。杜阿尔特教授搭乘西班牙考察船赫斯珀里得斯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全球旅行,他带领的科学家小组收集了海洋中层鱼的回声探测。他表示,大多数海洋中层鱼在夜间会在靠近海洋表面处进食,而白天进入更深水域以避免鸟类攻击,它们能够在5米远的范围内探测到渔网并设法避开。  相似文献   

19.
浙江南部外海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5月、9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结果,用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约有205种,其中海南鲽鲆、长臂沙鲽是2个东海区新记录种。刺鲳、竹笑鱼、发光鲷、条尾鲱鲤、尖牙鲷、短鳍红娘鱼、短鳄齿鱼、带鱼、多棘腔吻鳕、花斑蛇鲻等22种鱼类是调查海域底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约占鱼类总渔获量的64.58%,而其它种类的渔获量较少。不同季节的经济鱼类渔获物组成相差较大,渔获量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夏、秋季,主要捕捞刺鲳、竹笑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黄鳍马面钝等,而带鱼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和冬季。资源数量分布较高的海区是27°30′-28°30′N海域以及26°00′-27°00′N、121°30′-123°00′E海域,而春季、秋季和冬季虽然资源密度没有夏季高,秋季和冬季调查海域的鱼类资源数量明显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趋势与夏季基本相同。主要种类的空间分布特点如下:刺鲳、带鱼、海鳗、日本红娘鱼、日本方头鱼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80-100m水深海域;黑鲮蟓、真鲷、鲐鱼、高体若鳕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100-200m水深海域;而竹笑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等则在整个调查海域都有分布,属于分布范围广的种类。  相似文献   

20.
海底牧鱼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据估计在这波涛起伏的海面下生活着约16万多种生物,在这些生物资源中,鱼类要算最重要的了,海洋中的鱼类不仅种类多,数量也很大。从种类上来说,就有几万种之多,其中作为重要捕捞对象的就有带鱼、鲭鱼、鳓鱼、红鱼、鲳鱼、鳗鱼、黄鱼、沙丁鱼等。近些年来,鱼在显著地减少着,单以黄鱼来说,其捕获量仅及二十年前的十分之一。鱼类的显著减少是由于狂捕滥获、污染等人为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外,也由于人们只捕不养殖所致。因此,海洋牧鱼,即让鱼类能象陆地上的家畜一样给其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成为人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