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深切怀念黄秉维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我国地理学界的泰山北斗,原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理研究》杂志的老主编、顾问黄秉维院士,不幸因病逝世。悲痛之际,为缅怀黄先生对我国地理科学的贡献和成就,铭记黄先生多年来对《地理研究》的指导与关怀,特发表郑度、杨勤业、李秀彬三位教授的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黄秉维先生深切怀念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2.
黄秉维与自然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勤业  郑度 《地理学报》2010,65(9):1146-1150
黄秉维先生是世界著名地理学家,是继竺可桢之后的地理学一代宗师,我国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黄秉维先生就深入开展了自然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自20世纪50年代起,黄秉维先生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主要负责人.在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领域不断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赵松乔先生是《地理科学》和《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的编委,生前为促进和推动两刊的创办和发展作出过特别贡献.他的不幸辞世,不仅是我国地理学界的损失,同时也是我两刊的重大损失.我们特约申元村先生撰写此文,以表达两刊编委会的沉痛悼念,寄托哀思,并共同缅怀他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2000年12月8日,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开拓者、国际著名的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驾鹤西去,与世长辞。这是中国地理学界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黄秉维先生在地理学的科学园地中辛勤耕耘了71个春秋。自20世纪50年代起,黄秉维先生曾经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职务,在发展和繁荣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进程中,黄秉维先生禅精竭虑,成就卓著。他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土壤侵蚀与保持研究、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研究、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坡地利用与改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杰出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的开拓者、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任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先生80华诞之际,我们向他老人家表示衷心的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他健康长寿.吴传钧先生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地理学家.他作为我国地理学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农业地理、农业区划、土地利用、国土开发整治、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区域持续发展战略等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成就巨大,为该领域的典范.60年来一直坚持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致力于发展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开拓了我国当代地理学一系列完整研究领域,发展了全国地理学界的联合与协作,促进我国地理学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吴传钧院士为发展我国地理学,促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不遗余力,特别是在“文革”后为恢复我国地理学界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席位,呕心沥血,并以外交家的风度,在国际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和争取工作.他不顾身体欠佳,甚至抱病奔走于世界各地,经他近10年的不懈努力奋斗,终于使我国地理学界重返国际地理联合会,从而提高了我国地理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信心,为中国地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林业决定的深入贯彻落实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日益深入人心 ,我国林业事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呈现出全国动员、盛世兴林、加快发展的喜人局面。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纪念郑万钧先生诞辰 1 0 0周年座谈会”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 ,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郑万钧先生的光辉业绩 ,以此弘扬老一辈林业科学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这对于加速我国林业科技进步 ,努力把我国林业推向快速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郑…  相似文献   

7.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和重要开拓者, 他较早的关注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动态, 为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黄先生百年诞辰之际, 我们系统回顾了黄秉维先生对全球变化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通过学习黄秉维先生关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思想, 发现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全球变化领域研究实践印证和体现了黄秉维先生注重全球变化综合研究、区域研究与不确定性研究的前瞻性理念。本文力求在理解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 探讨全球变化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 明晰了未来研究的目标与创新点。本文将为全球变化新形势下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为应对全球变化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林超教授6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殚精竭虑,教书育人,从事地理科学研究,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在缅怀先生辛勤耕耘的一生时,组织了这一组文章,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到先生对事业呕心沥血苦心钻研,以及先生为人处世的高风亮节。 本栏目由北京大学王恩涌先生协助编辑,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9.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分布、组合和发展的空间差异及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20年代才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独立分支。目前,国内对该学科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由夏曰云、张二勋先生主编的《文化地理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本文化地理学著作,为丰富我国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作了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2021年5月17日,我国著名的沙漠科学与风沙地貌学家、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正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吴先生1935年7月出生,浙江省浦江县人,1953年考入南京大学,专修地貌学.1957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室与朱震达先生等一起从事风沙地貌研究,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沙漠的科学研究.1966年,吴正先生只身一人来到甘肃兰州工作,1971年举家迁往兰州,从此立足祖国大西北,开展中国沙漠的考察与研究.一个受江南水乡阳光雨露滋润的南方青年、清瘦的书生,毅然决然地将个人和家庭献身于中国的沙漠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