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树民 《地理教学》2010,(7):28-29,32
传统布置地理作业的方式是教师根据地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从地理教材上的练习题或是练习册的习题或是教学参考书上的选择一些试题,这种形式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制约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做作业总是在背诵着、抄写着、推演着地理知识。这样,做地理作业除了是为了考试外,难以体验地理知识对自身的价值,因而学生做地理作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布置的地理作业和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地理作业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价值和活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廖书庆 《地理教学》2012,(13):14-15
每年放寒暑假之前,教师总会向学生布置假期作业。的确,对于高中生来说,三个寒假两个暑假在他们的整个高中学习生活中占据很重的分量,尤其是在高考的大背景下,布置寒暑假作业也就成了地理老师们加大训练力度的一个绝好时机。但长期以来,地理寒暑假作业在设计和布置方面更多的也是注重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地理作业形式单一和以读图填图练习为主,以至于许多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甚至出见“以抄代做”的现象,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新课程教学中形成诸多的作业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布置作业时,应落实“以人为本”的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教育方式,作业布置以基础知识内容为主。在重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今天。这种做法已显得不合时宜,作业布置要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能力的测试。例如,在学习完初一《地理》第一册“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三个作业题,分别对待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低层次学生要求用直尺测出课桌的长和宽,选定合适的比例尺,绘出简单的平面图。  相似文献   

5.
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地理练习册中的有关作业是地理教师课堂教学任务之一。因为通过练习可以复习、巩固、加深学习的知识,教师也可借助练习册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自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冰 《地理教学》2005,(6):32-34
课程改革,我们一度提出了创建探究性学习、合作型课堂的口号,可是,这并不是学校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部内涵。经过国内外广大教师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出现了许多新颖的学习形式,如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hands—on活动等等,小课题研究就是诸多的学习形式之一。目前,进行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中作业布置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美国,小课题通常称为project。  相似文献   

7.
作业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反馈、考查、督促的作用。由于地理学科被取消高考资格,学生普遍对地理学习敷衍了事。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地理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布置作业时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8.
地理个性化作业,指地理教师在布置地理作业时因人因时而异,区别对待,不同时期、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初中和高中、会考和高考、选修和必修,爱学地理的和不爱学地理的,让他们选择做不同类型的作业。举例来说:关于时间的计算,对于初中学生和参加会考的高中学生来说,仅让他们做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的简单计算的作业;  相似文献   

9.
罗定 《地理教学》2005,(8):25-26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笔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尝试进行“专题作业”,即让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择并确定作业专题,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改变学习方式,并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何孟春 《地理教学》2012,(13):58-58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把时政内容当成作业,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天下事,把时政和地理学习结合起来,事半功倍。在“工业发展”教学时,布置了一道这样的作业题:找工业新闻,并运用工业区位等知识分析该新闻。以下是两则学生完成的作业。  相似文献   

11.
超前作业就是把还没有学习过的内容提前布置的作业。因为,学习地理知识要有一定的模式.或掌握了这一模式就可以借用到同类内容的学习。比如学习河流,一般都是从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区(包括行政区,地形区、气候类型等)、流入海洋、长度、流域的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其水文特征、航运价值、如何治理等几个方面来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正"翻转课堂"是美国的学校从2011年起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也称"颠倒课堂"。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学生运用网络、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以及其它的学习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以学定教,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优化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路径。跨学科单元作业由于其综合性、实践性特征成为“双减”政策下学生作业控量提质的重要探索方向。本文以追溯科学探索历程为主题,从学生完整学习经历出发,探索初中地理跨学科单元作业设计路径,促进学生素养目标的达成,彰显作业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4.
韩政伟 《地理教学》2023,(20):35-39
项目化学习作业符合“双减”政策要求,能改变传统书面作业类型单一、内容碎片化等问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项目化学习作业“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为例,探讨项目化学习作业的意义,构建“探寻真实情境—构建核心知识体系—设计驱动性问题—明确作业目标—创设作业内容—确定评价标准”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5.
杨苏平 《地理教学》2013,(10):43-45
正作业是学生温故知新的途径,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平台,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也是纪录学生成长的履历,因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但现在不少学校将这一环节过渡强化,许多课堂的导学案均由一道道作业题构成,形成了以"练"代"讲"、以"练"代"学"的满堂"练"局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没有自主学习和消化的时间,使作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地理作业效能问题谈一些浅见,与同仁商榷。一、精编精选是提升作业效能的关键高质量的地理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  相似文献   

16.
程子序 《地理教学》2013,(23):11-15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地理实践作业设计的质量关乎能否有效检测学生运用已有地理知识、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北大附中初中地理备课组面向八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项关于“居住地环境状况调查”的地理实践作业。通过对该项作业的效度分析,发现该作业在检验学生地理野外调查技能、运用地图意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能力、提出地理问题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作业在时间进度安排、区域尺度选择、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欠缺。以此作业为例,为初中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提出了降低难度、优化尺度、多层设计、及时指导等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究其实质,就是学生充分发挥其探究发现的能力,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是整个学习与探究过程的主题。在传统教学中,经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非常少见,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差距。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18.
一、课后作业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传统作业存在的弊端 传统作业单一模式、机械训练,给学生造成了抄袭作业、“复制”作业的不良习惯,导致了学生懒于思考、探究问题的行为,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传统作业单一模式,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影响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地理考试是地理学习的延伸,也是目前地理学习评价的一种主要方式。高中新课改一年来,老师在探索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渴望学习地理方面花了不少气力,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如何让学生喜欢考试、渴望考试。《普通高中新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应“关注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增强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地理考试“要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初中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根据教学内容从配套练习中选取部分题目,要求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种方式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