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1:50000广顺幅区调过程中,首次发现广顺地区下二叠统粱山组有大量丰富的遗迹化石存在。本文特作以报道,并为该区早二叠世古环境分析提供了新的地质资料。一、广顺地区梁山组简介梁山组为早二叠世栖霞早期的沉积地层。它与下伏地层上石炭统马平组(主要由亮晶生物屑灰岩、团粒灰岩组成)呈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下二叠统栖霞组(由泥—细晶生物屑灰岩夹钙质页岩、泥灰岩、燧石灰岩组成)呈整合接触。梁山组主要由石英砂岩、页岩和粘土岩组成,也见有生物屑硅质岩。有较多的腕足类和  相似文献   

2.
关于白云鄂博共生矿床沉积-变质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中国地台北部边缘,北邻天山-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南倚内蒙台背斜. 矿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上太古界二道洼群,由绿色片岩(绿泥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黑云母绿泥石片岩)、石英岩、二云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等组成,变质较深,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其年龄(K-Ar)约在16.67~23.52亿年,相当于五台群. 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不整合于二道洼群之上,主要由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白云质大理岩、结晶白云岩等海相沉积浅变质岩系组成.总厚度大于9000米,共分九个岩组,二十个岩段,矿区  相似文献   

3.
库莫小喜马拉雅前寒武纪至早古生代的前布兰尼无化石岩组,划分为5个主要单元。从下至上为:一,广泛低泥质单元,包括开拉石英岩、戛姆瑞石英岩、伍他戛什区尼他拉石英岩及查莫利-卡那普拉亚-拜润那石英岩。二,含相当大量叠层石及碳质层,包括下沙利灰岩、丢班灰岩、的斥利白云岩、卡图卡-下伍他卡什灰岩,以及戈利特和卡普科特白云岩。三,年青的泥质层和灰岩的互层,包括沙利板岩、曼达利统与拉鲁瑞组、产德普尔组、丹那瑞-波克瑞板岩,以及索尔与潘贾尔河谷板岩。四,这种泥质层序被一种钙质不富的上沙利灰岩、上伍他卡什灰岩及杂克达灰岩所追随。…  相似文献   

4.
安基山铜矿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宁镇反射弧西翼.矿区在华墅-亭子复向斜射乌山盆地东部边缘.出露地层有三迭系中下统青龙群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及硬石膏层,上统黄马青组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砂质泥岩;侏罗系中下统象山群石英砾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砂页岩.矿区内褶皱、断裂发育,褶皱轴向近东西.岩浆活动剧烈,主要火成岩呈岩株状产出,岩石热液蚀变与矿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正>冀东五重安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马兰峪—山海关东西向复背斜的中部,迁安隆起的西缘。矿区受迁安隆起西缘褶皱带控制,呈向西凸出的弧形带状展布,矿区中部被横山东西向断裂分为南、北两个矿区。矿区发育太古界迁西群变质岩,主要由上川组和三屯营组组成。上川组以辉石麻粒岩为代表,其中又以角闪斜长二辉麻粒岩最发育,混合岩化强烈;三屯营组主要由浅粒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紫苏斜长片麻岩、二辉麻粒岩、辉石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透镜体组成。  相似文献   

6.
小庙岩组是东昆仑造山带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中元古代角闪岩相变质地层。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室内观察表明,小庙岩组主要为一套长英质变质岩夹基性变质岩,长英质变质岩可分为4种岩石组合:石英岩组合、富铝片麻岩组合、长英质片麻岩组合、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组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富铝矿物石英片岩和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质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原岩为砂岩、杂砂岩或硅质岩,角闪岩和斜长角闪岩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变沉积岩物源区经历中—低风化程度,处于寒冷干旱的气候区,可能为构造活动区;物源区主要为长英质岩石并且母岩中碱性长石含量较少,或混合有基性火山岩;变沉积岩形于陆壳拉张的裂陷槽或裂谷盆地,变基性岩形成于初始裂解或稍晚期的大陆裂谷环境,二者均指示小庙岩组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7.
川西北发现新的金矿床类型——交代石英岩-矽卡岩型金矿床陕甘川“金三角”地区同时发现许多岩金矿床,其矿石类型主要为硅质板岩、碳质板岩、硅化灰岩、硅质岩、杂砂岩等,金矿化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化为主,成因主要由加热的下渗天然水通过环流将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并...  相似文献   

8.
中咱地块南部的志留系有别于三江构造带其他地区的志留系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 ,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吉仁水组 ,代表中咱地块南部地区志留系的岩相类型 ,时代为志留纪中、晚期。根据岩相类型的差异 ,中咱组可划分为两个岩性段 :第一段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构成 ;第二段由泥质岩、细粒碎屑岩及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组成 ,陆源碎屑成分含量较高 ,碳酸盐岩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河北北部某火山岩筒钴矿床的特点是:矿区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石英岩、灰岩、板岩以及中生代的火山岩.钴矿床产于一个由震旦系石英岩中开口的古火山颈内.火山颈主要为酸至中性的凝灰角砾岩充填,其边部伴有震旦系岩层的角砾,并贯有一条粗面岩脉.凝灰角跞岩主要由安山岩、粗安岩和粗面岩的角块及碎屑组成.在这些火山岩的角块中气孔发育,形成标准的杏仁状构造.此火山颈的形状像不对称的喇叭,地表露出部分像喇叭口,上大下小,呈不规则的椭圆状、喇叭口的下部长约60~70米,宽约20米;地下埋藏部分相当喇叭的主干,形成陡倾角的不规则的筒状体(图5).  相似文献   

10.
阿西金矿地处川甘陕“金三角”成矿集中区,中三叠统为本区内最重要的金矿源层和赋矿层。阿西金矿田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沉积-成岩-富集成矿的漫长复杂的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是多阶段、多层次、多因素作用有机结合的产物。赋矿岩系特征表明,阿西金矿田的主要成矿环境为半深海斜坡环境。区内岩石类型极为复杂,三大岩类均有产出。主要有细砂岩、杂砂岩、沉凝灰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变粒岩、石英岩、角岩、大理岩、夕卡岩、角砾岩;岩浆岩类主要为英安斑岩(玢岩)、闪长岩等。其中最重要的赋矿岩石为石英岩,其主要特征为具块状、不规则条带状构造,呈褐黄色/浅灰色变余层状构造。由石英(75%-80%)、高龄石(10%-15%)、绢云母(2%-3%)、钛铁质(3%-4%)、玉髓(2%-3%)及少量碳质组成。其岩石化学成分与典型硅质岩相比,SiO2偏低,Al2O3总体偏高,出现较强的高岭土化。通过研究认为,该区主要赋矿岩石石英岩的原岩应属正常碎屑沉积岩。  相似文献   

11.
新平鲁奎山菱铁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段。矿区地层主要为下昆阳群黑山头组和大龙口组,系一套浅变质的板岩、石英岩和碳酸盐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大龙口组底部条带状灰岩之中。严格受地层控制,沿层分布,层位稳定,与围岩呈整合接触,界线清楚。菱铁矿产于由碎屑岩过渡为碳酸盐岩的过渡带中。关于本矿床的成因,目前看法颇多。本文主要从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入手,分别对矿区的各地层、岩体及矿体进行了大量的数理统计,找出其相关关系,菱铁矿归属于沉积岩这一组。再根据矿物的差热分析,包裹体研究,硫同位素测定以及矿石中微最元素的研究,鲁奎山菱铁矿是属于沉积形成,后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应为受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1977,(3):62-71
一、矿区地层概况该矿区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磷矿为沉积变质型。由于历经多次变质和构造变动,无论在岩相对比上,矿床的构造形态上均较复杂,由下到上:1.太古界混合岩,其基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脉体为微斜长石、酸性斜长石及石英集合体。2.含砾石英岩,该层岩相变化较大,厚5~30米;3.磷灰岩,厚度2~10米,4.白云质大理岩,深部合少量石膏,其中夹有薄层透镜状磷灰岩,厚度20~150米;5.白云石英片岩夹含石墨白云石英片岩,底部夹薄层磷灰岩(第二磷矿层),厚20~200米。6.二云斜长片麻岩及浅粒岩,与上述岩层呈断层  相似文献   

13.
<正>1地质概况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中南部。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多底沟组(灰白色大理岩、结晶灰岩,夹泥灰岩、灰黑色砾屑灰岩、砾屑泥晶灰岩)和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上部为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粉砂岩与炭质板岩互层;下部为炭质板岩、炭质页岩夹粉-细砂岩,含生屑泥晶灰岩)。岩浆岩以侵入岩为主,在浅部呈岩脉产出,深部存在含矿斑岩体。主要  相似文献   

14.
一、复杂地层概况我队施工的某磷矿区,地处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构造复杂,岩(矿)层倾角极陡(80°—90°),折皱强烈,断裂构造和岩层的片理、节理发育。主要岩石有绢英、绢云片岩、碳质千枚岩、磷矿层、含锰白云岩、白云岩、石英岩及片理化闪长岩等。岩层软硬  相似文献   

15.
武山铜矿地处长江断裂南侧的九江—瑞昌构造带中心部位,发育于横立山—黄桥向斜的北翼。不整合面及武山岩体接触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和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之间的层间断裂带、中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块状多金属硫化物体的成生与富集,而武山岩体与石炭系、二叠系灰岩、灰岩捕虏体的接触带则形成夕卡岩型矿体;在武山岩体和石英砂岩接触部位则难以形成工业矿体。在研究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褶皱构造和围岩组成特征基础上,预测在标高-1 100 m之上,武山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中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而在武山岩体与泥盆系、志留系巨厚碎屑砂岩的接触部位则矿化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一、矿床地质简介口前铁—钼矿床主要赋存在燕山期花岗斑岩与震旦亚界铁岭组白云岩接触带中。花岗斑岩分布于矿区中部,出露面积仅0.37平方公里,呈岩株状侵入震旦亚界地层中,岩石呈浅红灰色,中粗粒斑状结构,斑晶为正长石,粒度一般2—3厘米,最大者10厘米左右,基质为显晶质,由正长石、更长石、石英、黑云母、磁铁矿、磷灰石、榍石等组成。与矿化有关的震旦亚界铁岭组,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层至厚层白云岩、夹薄层钙质白云  相似文献   

17.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二迭统,其上被第三系及第四系所覆盖。下二迭统又分为两个岩组,在勘探区仅出露有P_1~a,依其岩性又可划分为九个岩性段,即P_1~(a2-10),由一套细碎屑岩及灰岩透镜体组成。其中P_1~(a7)为主要矿体的赋存层位,由变质细砂岩、粉砂岩、角岩、角岩化条带状千枚岩、大理岩透镜体及斑点板岩、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组成,地层倾向235°-255°,倾角45°。  相似文献   

18.
扬子地台纱帽组的地质年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鄂西地区纱帽组主体由砂泥岩组成,但在顶部出现一套夹生物屑灰岩透镜体的碎屑岩。在恩施地区纱帽组灰岩段之下发现了一套斑脱岩,通过对斑脱岩的锆石U-Pb测年,得到加权平均年龄为(424.5±6.4)Ma,由此认为纱帽组顶部的沉积时限为文洛克世。考虑到纱帽组下部为早志留世,综合分析认为纱帽组是一跨时代的地层单元。该层斑脱岩产于含生物屑灰岩团块或条带的岩性段的下部,因此认为以灰岩的出现作为文洛克统沉积的开始;同时,认为该层斑脱岩为加里东运动在华南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府君山组是寒武纪最早沉积的地层,发育在唐山—北京及平泉—兴隆地区。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质纯灰岩、白云质灰岩、豹皮状灰岩,底部普遍发育有砂砾岩层。与下覆上元古界呈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馒头组平行不整合或整合接触。厚度自东向西,由100多米变为几米,至涞源一带尖灭。山海关一带厚度最大为169米,组成岩溶丘陵地形其形态有(参见封二照片): 1.溶痕:地表水或降水沿石灰岩层面溶蚀,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从露头剖面及钻井岩芯、电性特征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麦盖提斜坡西段石炭系生屑灰岩段横向展布相对稳定,夹在上下两套泥岩(或膏质泥岩)之间,呈连续沉积过渡,电测曲线为低伽玛值、高电阻率值,形态总体呈箱形。生屑灰岩段在岩性、电性特征上均具明显的成段性,自下而上具有四次旋回性(相当于五级层序)。Ⅰ旋回层主要为灰质云岩夹膏质灰岩、泥质云岩,电阻率、自然伽玛曲线呈漏斗型,与下伏及上覆地层均呈突变过渡;Ⅱ旋回层主要为含泥灰岩、泥晶灰岩,自然伽玛、电阻率曲线均呈鼓型、箱型特征,与上覆地层呈突变过渡,电阻率曲线幅值相对较高;Ⅲ旋回层主要为泥晶灰岩、泥质灰岩、云质灰岩夹生屑灰岩,电阻率、自然伽玛曲线呈低幅度锯齿型,自然伽玛幅度相对较高,电阻率幅值相对较低,与上覆地层均呈渐变过渡;Ⅳ旋回层以白云岩、灰质云岩为主,电阻率及自然伽玛曲线呈复合钟型特征,与上覆地层均呈突变接触。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有助于更好地认清生屑灰岩段在纵横向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突出有利储集区(琼002—群6井)及有利储集层段(Ⅳ旋回层),为下一步的勘探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