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再谈宁镇地区老虎洞组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老虎洞组原称老虎洞白云岩,取名于南京东南郊大连山的老虎洞。1959年,夏邦栋认为黄龙组底部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与上覆的粗结晶灰岩在很多地方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其间夹有一层砾岩。砾石的成分为下伏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这层砾岩在宁镇山脉南部广泛发育。他建议把这套白云岩从黄龙组单独分出,取名老虎洞白云岩,其层位可能  相似文献   

2.
<正> 江西上高、高安地区下二叠统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厚度一般为550—750m,它与下伏的船山组呈整合关系,与上覆的乐平统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一)鸡公岭组 组名是赣西地质大队覃兆松等(1984)提出,岩性为深灰色含生物泥晶灰岩或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灰岩,厚55—117m。分布于上高南港带源、高安风顶、鸡公  相似文献   

3.
1980年,作者对龙首山区的中上元古界进行了概略性踏勘。其中,在烧火筒沟采集的一组Rb—Sr等时线同位素地质年龄样获得了测定数据。现予报道,以供讨论。烧火筒沟,位于兰新铁路尖山车站以北,属甘肃省永昌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01°43′,北纬38°42′。烧火筒沟发育震旦系韩母山群。该群可分成四个岩组,自下而上依次为: 1.冰碛岩组:由灰色砾状灰岩、灰绿色绿泥绢云石英千枚岩、含砾绢云千枚岩、灰色石英粉砂质绢云母板岩、板状绢云千枚岩夹少量薄层状或透镜状白云质灰岩组成。该组与长城—蓟县系墩子沟群呈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在烧火筒沟,未见底,厚度为842米。 2.含磷碎屑岩组:由含磷的砾岩、砂岩和灰岩组成,底部的粗碎屑岩与下伏冰碛岩组之  相似文献   

4.
贵州境内峨眉山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境内的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出露于西部地区,露头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分布区呈东凸的舌形,西厚东薄,最厚1249米(威宁舍居乐),黔西—安顺一线以东厚仅数十米,且多不连续,在瓮安—福泉一带尖灭(图1),分布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 峨眉山玄武岩呈岩被假整合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之上,二者之间时有厚数十厘米的古风化壳铁铝质粘土岩,抑或直接与灰岩接触。接触部位普遍未见由热效应而产生的蚀变现象。上覆地层为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并在含煤岩系中尚夹少量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分布区西部,含煤岩系与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东部则为整合接触,并与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渐变过渡。  相似文献   

5.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呈向东突出的舌形分布,西厚东薄。其东部边缘地带指晴隆—安顺—织金—毕节一带,与下伏茅口组灰岩呈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龙潭组含煤岩系假整合或整合接触。1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洛南一带发育一套构造简单,层序清楚,基本未变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角度不整合于巨厚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平行不整合于下寒武系辛集组含磷灰岩之下,总厚度近7000米。这套地层向西北、东南延伸,衔接华北地台南缘两端的上前寒武系,向北向南呼应蓟县、三峡两个上前寒武系层型,在我国上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统一地层表的建立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辽宁兴城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燕山裂陷槽盆地(燕辽海盆)的东南边缘,地层序列和沉积特征与同属盆地边缘区的河北滦县、北京南口、以及太行山区等地类似。研究区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沉积了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系(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以及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景儿峪组)。与天津蓟县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相比,本区地层厚度较薄、长城系碳酸盐岩较少、碎屑物粒度较粗、部分层位(铁岭组、洪水庄组、下马岭组?)缺失,几大沉积层序的底界超覆明显,体现了典型的古陆边缘特征。中元古界常州沟组至团山子组为一套局限分布的滨、浅海相海进至海退旋回沉积,常州沟组滨海相砂岩与下伏新太古代花岗岩沉积接触;大红峪组沉积时期广泛海侵,以石英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为主,下部发育复成分角砾岩和石英砂岩质砾岩,与下伏地质体有沉积接触(非整合)、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岩溶不整合等多种接触关系,说明大红峪组沉积之前发生过沉积间断和地层褶皱变形,“兴城运动”所指的不整合并非单纯的海进超覆成因;蓟县系高于庄组下部为一套海侵陆源碎屑岩序列,不整合在大红峪组和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中、上部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蓟县系杨庄组和雾迷山组总体为碳酸盐岩,仅含少量陆源碎屑成分或薄层;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为又一套陆源碎屑岩海进序列,平行不整合在蓟县系雾迷山组或待建系下马岭组?角砾状含燧石白云质灰岩之上,指示了芹峪上升和蔚县上升影响期间的岩溶平原发育历史;寒武系昌平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平行不整合在景儿峪组中、薄层白云质灰岩之上。上述不整合及地层建造特征还说明山海关古陆长期存在并对辽西南部的沉积古地理有明显影响。此外,大红峪组的沉积在区内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自大红峪组沉积开始本区与燕辽海盆完全连通,整个盆地的演化也从强烈断陷向稳定沉降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为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ELIP)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证实了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之间广泛发育平行不整合(喷发不整合)接触界面,说明总体上两者之间并非断层接触关系。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是由于峨眉山地幔柱作用导致地壳大幅抬升成陆,茅口组灰岩顶部遭受剥蚀后被溢流玄武岩所覆盖的结果。不整合界面上普遍发育的角砾状灰岩、底砾岩、红土(古土壤)层、黏土岩等就是这一地质事实的遗迹。隆升之后的快速沉降以及地幔柱与岩石圈作用的复杂性,可能在局部地区存在海相沉积和连续的生物地层的现象,但不足以否定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地壳曾经整体抬升。因此,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支持了峨眉山地幔柱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为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ELIP)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证实了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之间广泛发育平行不整合(喷发不整合)接触界面,说明总体上两者之间并非断层接触关系。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是由于峨眉山地幔柱作用导致地壳大幅抬升成陆,茅口组灰岩顶部遭受剥蚀后被溢流玄武岩所覆盖的结果。不整合界面上普遍发育的角砾状灰岩、底砾岩、红土(古土壤)层、黏土岩等就是这一地质事实的遗迹。隆升之后的快速沉降以及地幔柱与岩石圈作用的复杂性,可能在局部地区存在海相沉积和连续的生物地层的现象,但不足以否定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地壳曾经整体抬升。因此,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支持了峨眉山地幔柱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一、溶岩塌陷因原的分析 1.塌陷与土洞有关 经大量勘探资料统计表明,严重塌陷区溶洞集中发育在50米内,岩溶串占47%其中19—28米、33—35米两段溶洞最集中发育,沿灰岩顶面及浅部形成大小不一、深度不同的溶洞、漏斗、落水洞,导致上覆的土层发育串珠状“土洞”,土洞中软泥充填,具有极差的物理力学性质。是构成岩溶塌陷的物质基础。土层厚度变化悬殊,尤其在灰岩与非灰岩接触带上最大厚度达49.41米,使地基产生不均匀下沉,也促使产生集中的塌陷。若地下无土洞咸溶洞发育在深郎,情况就不一样。如观21孔。在71—  相似文献   

11.
周传纲 《地质论评》1965,23(5):411-411
根据已有地层资料,都认为西南上二迭统峨嵋山玄武岩组直接覆盖于茅口灰岩组之上,呈整合、假整合、不整合接触。但笔者1964年在黔西南盘县南部某区发现上、下二迭统接触间有一套沉积岩系,厚度38.5米。现将某区这套地层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沁水盆地南部15号煤层顶板灰岩特征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煤层顶板的含水性对煤层气的开采有重要影响。沁水盆地南部上石炭统太原组15号煤层直接或间接顶板多为灰岩,其中以K2灰岩为主,连续分布。顶板泥岩较少,呈零散分布。灰岩的富水性对煤层气的排水降压有影响。因此,主要从灰岩的厚度展布、裂隙发育、与煤层的接触关系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讨论其含水性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灰岩的含水性一般较弱,但当遇到断层或岩溶陷落柱较发育的部位,可能与其他含水层沟通,富水性较强。(2)15号煤层顶板灰岩的厚度与煤层气井的产水量并无直接关系,其裂隙较发育,但大多被方解石充填,导水和储水性能较差。(3)灰岩与15号煤层的接触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型,灰岩直接覆于15号煤层之上;另一种是间接接触型,灰岩与15号煤之间夹有泥岩、砂岩或14号煤层。直接接触型煤层气井的产水量、产气量比间接接触型高。间接接触型15号煤层直接顶板的岩性、厚度对产气、产水都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出露于阿尔金山东段拉配泉—安南坝一带的槽型轻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呈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带状分布,向西延伸到索尔库里—巴什考供一带;向东至少在阿克赛县长草沟一带有其出露(图1),长300多公里,宽约20—80公里。其空间分布严格受阿尔金山断裂带控制,地层出露不完整,下与元古代地层呈断层接触,上与上石炭统太原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3892.3米。对该套地层前人曾有过研究,如1958年  相似文献   

14.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发现二叠系阳新统上部层位的类动物群,新建尕日扎仁组和索加组。尕日扎仁组以泥质岩、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灰岩、玄武岩,属陆棚相,产少量非有孔虫、腕足类、双壳类化石,地质时代为阳新世孤峰期晚期,与下伏九十道班组整合接触。索加组分为2个段,下段以透镜状滨岸相底砾岩为特征,上段以含燧石条带及结核的台地相灰岩为特征,产类、非有孔虫、腕足类等,地质时代为阳新世冷坞期,与下伏尕日扎仁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5.
泸溪县李家田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振襄 《湖南地质》1989,8(2):28-34
李家田铝土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梁山组,与下伏地层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直接底板为铁质粘土岩,顶板为铝土岩或栖霞灰岩。矿体呈层状,矿石质量较好,铝硅比5.6,含铝矿物以—水硬铝石为主。矿床属红土—沉积型。  相似文献   

16.
菱锰矿层呈似层状,赋存于上二叠系龙潭组底部,以假整合覆盖在下二叠系白泥塘层顶部炭硅质灰岩的侵蚀面上的粘土岩中。层位稳定。厚度0—5米,一般2米左右。矿层由黑褐色、棕红色之粒状、砾状菱锰矿和粘土质菱锰矿组成,并常有黄铁矿结核。矿层直接底板为0.1—0.2米厚的灰绿色粘土岩或炭质泥岩,矿层直接顶板为0.2—5米厚的灰白色粘土岩,均含有黄铁矿结核。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天马山组介形类和地质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民 《地质论评》1979,25(2):7-14
天马山组在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和成都附近,是一套砖红色泥岩、细砂岩夹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其下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呈假整合接触,其上与下白垩统夹关组亦呈假整合接触,厚30—500米。层位大致相当于川北的剑门关组加汉阳铺组。在川西与川北的过渡地区——川中盐亭、三台、梓潼一带,曾有人将白垩系划分为三段,相当于天马山组的地层为C_r~1加C_r~2段,主要是一套灰白色砂岩夹砖红色泥岩,未见砾岩,与上覆C_r~3段呈假整合接触。为了不过多地建立组名,我们仍称天马山组。  相似文献   

18.
<正> 燕山地区的昌平组以豹斑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假整合覆于震旦系青白口统景儿峪组之上,与上覆地层馒头组呈整合接触。昌平组在北京昌平县龙山一带发育最好。项礼文等(1964)在该地昌平组灰岩中发现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 Chu和Redlichia sp.  相似文献   

19.
武山铜矿地处长江断裂南侧的九江—瑞昌构造带中心部位,发育于横立山—黄桥向斜的北翼。不整合面及武山岩体接触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和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之间的层间断裂带、中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块状多金属硫化物体的成生与富集,而武山岩体与石炭系、二叠系灰岩、灰岩捕虏体的接触带则形成夕卡岩型矿体;在武山岩体和石英砂岩接触部位则难以形成工业矿体。在研究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褶皱构造和围岩组成特征基础上,预测在标高-1 100 m之上,武山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中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而在武山岩体与泥盆系、志留系巨厚碎屑砂岩的接触部位则矿化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一个锡石多金属矿带中闪锌矿的成矿期与成矿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毓川 《地质论评》1964,22(2):111-128
本文所述的矿带,位于某小型拗陷中,其中出露有早泥盆世至中三迭世地层。泥盆纪地层主要是灰岩、泥灰岩、页岩的互层;石炭纪至二迭纪地层为灰岩;中三迭世地层为页岩、砂岩、灰岩的互层。它们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岩层总厚度大于7,000米。矿带内地层普遍受到了褶皱、错断的影响。发育有北西向紧密线型排列的短轴背、向斜,背斜常呈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