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外高光谱观测值反演云参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小局部比辐射率变化MLEV算法根据在红外长波10~15 μm 区, 云的吸收、发射和散射具有相对有限的局部谱变化的特征, 利用对云敏感的长波红外辐射观测值来同时反演单层云的云顶高度和有效云比辐射率谱。先给定一些假想的云高初始猜测, 最佳的云高和比辐射率谱解使得用这些不同云高计算得到的比辐射率谱的局部变化最小, 该算法适用于高光谱(光谱分辨率从0.25~1 cm-1) 的大气红外探测器。通过用两种不同方案的内部比较及与激光雷达观测和MODIS业务云高产品的对比验证, 说明对卫星红外高光谱观测资料采用MLEV算法同时反演单层云的云顶高度和云有效比辐射率谱是非常有效的, 尤其是对中高云。  相似文献   

2.
获取准确的云高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揭示天气系统的演变以及改进气候模式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不同设备观测云高的不确定性,将锋区要素不连续变化理论引入云高分析中,将云底部、云顶部大气的交界过渡带区域视为云锋区,研究探空、毫米波雷达、风廓线雷达等不同类型设备观测要素在云锋区及云外环境大气的变化特征。对流云和层状云个例研究表明:在云锋区,温湿度及雷达反射率因子随高度的一阶、二阶导数均呈不连续现象(即一阶、二阶导数值在云内外和云锋区表现为不相等),风廓线雷达信噪比垂直梯度也出现突变,因此不同设备观测云高具有较好空间一致性,并得到云底和云顶高度的合理范围和相应判据;相对于层状云,对流云内外温度梯度差异以及云体内反射率因子二阶导数的脉动变化幅度均偏大,因此可作为区分二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浅议云能天集体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平  郭丽红 《吉林气象》2005,(3):41-41,46
1引言 云能天集体观测是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集体观测的质量是有效提高台站测报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测报业务中目测是薄弱环节。由于测报管理措施不当,使观测员认真工作态度含量降低,审核员在原始资料和报表互审中明显感觉到各地云的观测越来越趋于简单化,有些观测员为了避嫌记录矛盾,不如实记录当时云天状况,而将“复杂天气简单化,一般天气模式化”,记录以不出错为目的,因而,指示性云、地方性云的记录几乎消失,云码和云高长期以来习惯于某一云码和云高的记录,而忽略了其电码和云高的真正含义。而且有些观测员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较浅薄和自身经验不足,在复杂天气下,分析判断能力较差、目测项目误差较大,直接影响着测报工作。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辨别云状、云量、云高及确定云码对飞机航行、人工影响天气和天气预报都有重要意义.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为目测项目,因此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椐天气系统变化,为综合分析云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些依据,以保证云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云的立体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的立体观测的研究历史做了回顾,按照具有代表性的观测平台的变化划分了4个发展阶段,分别予以介绍,内容包括典型平台、技术途径和特点、同步精度、云高指定精度等。重点介绍了双星联合观测的云高指定技术,分析了关键技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技术实现做了较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云底高度(以下简称云高)在天气和航空的气象观测发报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观测员的一项基本功.而目测云高又是观测员最为伤脑筋的问题.特别是在新观测员比较多的站,有时会对云高的估计无所适从.过去我们曾对小球测风的实测云高进行过分类按季节统计,对我站估计云高收益不小.现在我们把哈密七角井气象站1959年9月至1985年9月的实测云高又进行了分类并按季节进行了统计,介绍给大家.希望它对提高我区云的观测,特别是估计云高的观测有所  相似文献   

7.
孙景群 《气象》1975,1(4):27-27
1.云高的探测 激光测云高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在探测低、中、高云的云底高度时,有很大优越性。有时还可测出云的层次、厚度。这对于飞机的起飞降落、有云天气的航行、飞行器轨迹的光学观测等,能快速提供有意义的云高资料。在国民经济及军事上都有实用价值。 激光测云原理与微波气象雷达测云原理相同。当发射一束窄而强  相似文献   

8.
地面观测是大气探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面观测资料又是短期天气预报与短期气候预测的基础。资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云的观测是地面目测项目的核心。云的发展变化是大气中各种物理量场的综合表征。因此,云状、云高的正确辨别判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全天空测云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是一种常见和重要的天气现象,在大气辐射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云的形态、分布、数量及其变化标志着大气运动的状况。云的观测对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业务上尚未实现云的自动观测,单点测量云高的仪器已经较为成熟,然而云量和云状的自动观测仪器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文中总结了目前地基全天空测云仪器现状,分析了全天空云图获取、镜头保护、云点识别、云量计算、云高计算和云状识别等几个测云技术问题,最后从相关测量技术和产品应用角度做一定的思考和展望,认为需要从提高仪器性能、加强云高测量技术攻关、建立器测云分类标准等方面推进全天空测云仪器业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目测云高,是地面气象测报难度较大的观测项目之一。目前,除少数台站有实测云高可以印证目测云高的质量外,多数台站因无云高的实测值,值班员凭经验估计的云高,基本上是个人说了算,到底所记云高有无误差,或者有多大误差,除明显的原则性误差外,一般的误差,很难判断。这就给进一步提高目测云高的水平,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根据台站一次集体观测记录的云高,利用地面及探空资料,通过一些辅助图表和计  相似文献   

11.
激光云高仪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肖霞  王柏林  郭伟  涂满红  张鑫  袁静 《气象》2016,42(6):764-769
文章介绍了2014年6-10月在北京市观象台和长沙气象局开展的激光云高仪的对比观测试验和结果。参与此次为期3个多月试验的仪器来自4个厂家、共5种型号的15台仪器参加了对比试验,试验采用了HY-CL51型激光云高仪与CYY-2B型激光云高仪的测量结果作为标准云高,人工观测结果辅助判断,提出了云高标准值的确定方法和云高有效观测样本的选取方法,测试了不同型号激光云高仪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型号的激光云高仪均存在漏判和误判现象,雾、霾天气对仪器的漏判和误判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部分型号的仪器样本准确率整体较高,各项性能指标能够达到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孙玉屏 《气象》1985,11(5):31-31
一般台站观测云高,多采用目测估计的方法,往往因人而异,误差较大。我们在安阳(36°07′N、114°22′E)有1961—1980年20年完整的小球实测云高记录,现将层积云云底高度的记录统计如下,供参考。 1.各月平均云高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3.
云的观测是气象观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项目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学习和观测实践,就地面观测中云量的估计,云状的判定和云高的测定方面谈一些个人体会并与同行们进行探讨性的磋商.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在气象观测中,对云高的估计是比较困难的。根据多年实测云高资料和观测实践,初步掌握了一些云高的规律。 一、根据11年实测云高资料统计列表如右: 1.云高范围: (1)低云中的碎云、层云一般云高在200—300米之间,而层积云一般云高在300—2,500米之间; (2)中云一般云高在2,500—  相似文献   

15.
云是地面观测中的一个项目 ,而云高的变化 ,对分析天气系统的未来演变很重要 ,因此 ,准确地测定云高 ,为天气预报提供预报依据很有必要。1 云高演变规律浅析1 .1 月际变化规律不论是高云、中云或低云都有这样的基本变化规律 :从冬季到夏季 ,云底是升高的 ;从夏季到冬季 ,云底是降低的 ,尤以中、高云较明显。各种云高度的极值、极高值多出现在夏半年 ,极低值多出现在冬半年。对于低云类中的碎云 ,变化规律不明显 ,月际间云高变化波动较大。1 .2 日变化规律各种云的高度都有日变化规律 ,只是高云云系变化较小 ,而低云变化较大 ,一般清晨较…  相似文献   

16.
郭伟  刘磊 《气象科技》2016,44(6):860-866
利用地基红外测云仪(WSIRCMS)在2011年11月北京观象台的连续观测数据,从总云量、云底高和天空类型3个方面初步分析其探测能力。结果表明:1该仪器能够不分昼夜同时实现云高、云量(高、中、低和总云量)和天空类型的连续自动探测;2与参考标准云量的差值在±10%以内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72.5%,有霾存在时,对中高云的观测能力较弱,造成云量观测结果差异较大;3与激光云高仪的天顶方向的无云一致率达94.9%;在中低云情况下,云高观测结果一致性较好,高云时存在较大差异,WSIRCMS观测云高偏高;4与人工分类的天空类型一致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82.63%,对波状云、积状云和混合云的识别能力稍低。  相似文献   

17.
云的观测分云量、云高和云状3部分.夜间观测云必须先在暗处停留5分钟左右再进行观测,这是因为人的眼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一从室内光亮处出来就进行观测,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差;此外,还应先观测天顶,而后再观测四周.  相似文献   

18.
云的观测分云量、云高和云状3部分.夜间观测云必须先在暗处停留5分钟左右再进行观测,这是因为人的眼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一从室内光亮处出来就进行观测,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差;此外,还应先观测天顶,而后再观测四周.  相似文献   

19.
云是地面观测中的一个项目,而云高的变化,对分析天气系统的未来演变很重要,因此,准确地测定云高,为天气预报提供预报依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朱君  曹晓钟  李晓兰 《气象科技》2017,45(4):611-615
选取激光云高仪观测的云高和可见光测云仪观测的云量,通过对比两种地面云观测设备观测数据在相同条件下的差异,分析不同要素对设备观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两种地基云观测设备的观测结果不同;激光云高仪和可见光测云仪受雾、霾、降水等天气现象以及云物理特性的影响,云观测数据会出现的漏报和误报的现象;激光云高仪还受自身探测高度和垂直分辨率的影响,对高云和薄云的捕获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