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地下导线测量,方位是通过单一轴线传递的,导线只测一个方位角,然而由于陀螺测量仪器的应用,可以直接测量导线其他边的方位角,一个加测的陀螺方位角不仅可以检查导线边之间方位和角度观测的质量,而且还可能降低贯通误差。等边直伸导线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的确定,保证导线测量误差对贯通横向分量的影响最小。本文研讨附加陀螺方位角最佳位置是以隧道贯通中等边直伸导线为基础的。精度影响和数字实例分析表明,等边直伸  相似文献   

2.
九道岭煤矿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两套九道岭煤矿副井与西风井之间-700m水平大巷贯通测量方案,并从精度和工程预算等方面分析了其优缺点,选出最优方案。讨论了井下导线加测陀螺边的优点,提出测陀螺边的最佳位置为2i/(2m+1)L (L为导线全长,适用等边直伸型导线),最佳条数为1~2条。  相似文献   

3.
由地下导线测量不同布网方案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影响计算公式,通过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布网方案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在支导线中加测陀螺方位角定向边的位置、定向精度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翅  罗刊  王铜 《地理空间信息》2010,8(3):116-118,121
影响隧道贯通误差的因素主要有洞内起始方位角、测角精度和测边精度,本文分析起始方位角、测边、测角对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得到曲线型、直伸型两种隧道的公式,尤其是分析不同长度、不同精度、不同导线边长条件下横向贯通误差的变化,得出一定规律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起始方位角对最终边的影响,保证矿井高精度的长距离贯通,文章对提高TJ9000陀螺全站仪定向精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某煤矿精密贯通测量工程为例分析了已知边位置对仪器常数的影响,选择了工程中需要加测的陀螺定向边,制定了合理的观测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利用陀螺全站仪进行井上、井下陀螺定向观测,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和数据处理,及时对贯通导线进行修正,最后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距离定向边更近的已知边来测定仪器常数所得到的陀螺边定向精度更高;应用陀螺全站仪加测定向边可以提高贯通精度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及条件平差法求得直线型洞内导线加测陀螺方位角后贯通点的横向中误差;并运用多元函数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确定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最佳位置;而后在贯通误差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计算了单向开挖长度分别为6 km和9 km的隧道需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地下贯通工程测量方案的优化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仲科 《测绘学报》1996,25(4):303-308
地下贯通工程的控制测量导线多为加测陀累方位角的导线,本文讨论了贯通工程导线加测陀螺边的个数,位置,以及提高其可靠性,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井下巷道条件限制,井下平面控制均以导线形式沿巷道布设,一般来说减少导线终点误差是用提高测角精度和量边精度来实现的。陀螺经纬仪在煤矿井下的广泛应用给矿山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在煤矿井下控制导线上加测一定数量的陀螺定向边不仅可以控制测角误差的积累,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导线横向精度和贯通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孔凡玉 《东北测绘》1997,20(4):46-47
本文论述了测量转折角和陀螺方位角误差对隧道贯通精度的影响公式。精度影响分析表明,每测5个转折角加测量1个陀螺方位角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0.
王洪杰  王家胜 《北京测绘》2015,(3):136-138,146
阐述了当前陀螺经纬仪的工作原理及定向精度,介绍陀螺经纬仪在矿山测量中的作用,在矿井联系测量中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来确定井下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以减少起始边方位角的误差对最终点位的影响。目前,陀螺经纬仪在矿山测量中己普遍使用,从使用情况看,其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矿山工程的要求。陀螺经纬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定向,二是在井下导线中加测陀螺边。  相似文献   

11.
崔华 《东北测绘》2012,(5):198-200
介绍了加测一个陀螺方位角的地下导线平差方法,根据上海青草沙过江原水管工程地下贯通导线测量中采用GYROMAT-2000型陀螺经纬仪加测一条地下导线边方位角的实例,论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矿井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定井下巷道的掘进方向提供重要依据和保障,必须要保证在贯通点有足够的精度。目前,矿井贯通测量大多采用支导线形式,尤其在较长巷道贯通时很难保证其精度,因此,必要时需在导线上加测一定数量的陀螺定向坚强边,将支导线分为若干条方向附合导线,检查井下导线测角的正确性,同时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而误差预计是在根据设计的容许要求制定施测方案时,根据施测方案确定的施测方法、使用仪器自身精度在施测前预计方案在施测过程中实际偏差可能达到的程度,将估算的预计误差与设计的容许误差进行比较,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方法,指导测量施工。本文以实例就井下导线测量加测陀螺定向坚强边后的误差预计的计算方法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强 《测绘工程》2015,(5):57-62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网只能以基于支导线的形式沿巷道布设,针对矿山重大贯通工程测量所用的支导线精度满足不了贯通允许偏差的情况,采用陀螺定向技术,研究了井下支导线升级改造的3个方案。首先,加测一条陀螺定向边方案,导线总边数不超过5条时,定向边加测在末边上;否则,定向边由末边开始上移至总边数1/3的位置;其次,加测多条陀螺定向边的多节导线方案,以等距离间隔加测3~4条陀螺定向边为宜;最后,陀螺定向—光电测距导线方案,仅在超长距离或超高精度的矿山贯通工程测量中应用。结合实例计算,升级改造的3个方案与原有支导线比较,导线终点点位精度可依次提高0.5~1.5倍,1.6~4.5倍,3~8倍。  相似文献   

14.
隧道工程控制测量主要方法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立洞外、洞内隧道控制网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着重对支导线加测陀螺定向边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从测量精度等方面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该法是建立隧道洞内控制网比较适用的方法;文章最后综合分析了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及应该考虑的问题,包括贯通点偏差、贯通点最佳位置及贯通误差允许范围等。  相似文献   

15.
大型贯通测量中常常使用加测陀螺边来提高贯通测量精度,但目前对于陀螺定向边的位置选取并无明确规范和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位置的陀螺定向边选取对贯通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井下选取的陀螺定向边与测定仪器常数的地面已知边之间距离过大对于贯通测量精度影响较大,在井下选取陀螺定向边位置时,应与测定仪器常数的地面已知边距离保持在3 000 m以内为优。  相似文献   

16.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交通辅助洞施工控制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雅砻江锦屏水电站辅助洞17.5 km交通隧道工程重点介绍洞内施工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了其中两次复测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的原因,采用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方法改善导线的点位精度,削弱旁折光等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影响,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分析表明加测陀螺方位角大大提高了导线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程序估算法,对加测1个及多个陀螺方位角后交叉双导线网精度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加测1个陀螺方位角的位置以导线网的2/3处为最佳,多个陀螺定向角以均匀分布于导线网的后1/2部分为最佳,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分析,并给出了一定条件下增加陀螺方位角能否显著提高导线网精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下管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的修建,给测绘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将地面坐标基准精度传递至地下,确保管廊廊道的准确贯通是测量工作的关键。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特点,本文介绍了几种适用于廊道修建的地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法,同时提出应用精密陀螺全站仪在地下导线中加测方位角的方法,分析加测陀螺方位角对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以起到优化地下导线,提高贯通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骥  石震  张学伟 《测绘通报》2019,(3):67-70,102
针对传统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贯通误差预计的解析法没有考虑随机误差的相互抵偿性,使预计结果偏于保守的问题,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顾及陀螺定向测量的观测方式和误差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利用模拟观测值代替陀螺观测值进行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并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1∶1实景模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结果显示,该模拟方法能够有效预计贯通误差,对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网型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优化地下导线控制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井下闭合导线控制测量中陀螺定向边布设位置优化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工程算例,给出一般井下闭合导线陀螺定向边最优位置布设方法,验证了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陀螺边优化模型的正确性.结论表明,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陀螺边优化模型能够提高井下闭合导线贯通精度,可为矿井高精度贯通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