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8年山西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以来,在山西南部发生两次较为显著的地震事件,即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和2016年3月12日山西盐湖4.4级地震,这两次中等地震无论中期还是短期预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分析这两次地震前异常时空变化特征,发现东郭井水位水温、侯马水管、临汾水平摆和垂直摆等测项均出现较显著的短临异常,异常重现性较好,可将其作为山西南部地区中等地震短临预测的主要依据;大同老震区窗口爆发活动异常对山西地区中等地震有较好的短临预测意义,可作为发震时间的主要预测依据。而发震地点预测必须依据地震活动异常和地震前兆异常来进行综合判别,二者集中出现的地区往往是发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MS6.1地震,震前距震中290km的湖州地倾斜台观测到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距震中240km的宁波地倾斜台也观测到短临异常.这里简单介绍了地倾斜异常的演化过程以及地震三要素的预测.震前我们进行了中短期预报,取得较好效果,但没有提交短临预报意见,这主要是由于短临异常出现较晚和台站资料报送不及时所致.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18日及1998年4月4日在天津市宝坻县和唐山强震区的钱营分别发生ML4.4级和ML5.0地震各一次,在这两次中等地震前,分别显示出中期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及短临性水化学观测异常,其表现形式明显不同。本文在客观介绍上述异常的基础上,结合它们所属的地震类型、发震的构造背景以及相关地震的分析比较,对它们震前的异常表现形式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初步得出中等地震前产生不同异常显示的基础手  相似文献   

4.
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乐海域发生Ms6.1地震,震前距震中290km的湖州地倾斜台观测到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距震澡240km的宁波地倾斜台也观测到短临异常。这里简单介绍了地倾斜异常的演化过程以及地震三要素的预测。震前我们进行了中短期预报,取得较好效果,但没有提交短临预报意见,这主要是由于短临异常出现较晚和台站资料报送不及时所致。  相似文献   

5.
江苏05井、06井水温的中短期地震异常典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宿迁05井、金湖06井自2001年数字化改造以来,水温观测记录到的典型中短期异常较好地对应了华东地区的几次中等地震,并较成功地应用于日常短临预报工作。对这两口井水温的典型异常图像和预报实践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水温作为地震的直接前兆异常观测项目,在地震预报中具有相当突出的短临特征,它更多的反映了井孔区域内的中等地震引发的应力活动,在江苏地震的短期、短临预报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88~2006年28次四川及邻区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四川省地震预测研究所发现和认定的短临异常,加以分类整理对比,共归纳出震兆、地下水、地变形、地电和地磁4个方面约200余项异常.28次地震的震前异常出现率,以短临震兆和临震地下水突变为最高,可达80%~90%;地形变及地磁异常可达70%,但一次地震前大多只有7~10项异常;即每个方面只有1~3项.28次地震中形成综合预测的单项手段组或中心站明确预测的有10次.预测研究所综合作出预测填卡10次,仅占30%.可以看出,中强地震前如何根据并非大量出现的短临异常及时作出决断是很大的一个难题.文末对改进短临异常识别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粤闽地区水化学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粤闽两省及其近海近年来2次强震以及6个中等地震水化学前兆资料,结果表明,中等地震与强震的水化学前兆异常在数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中等地震震前以中短期及短临异常变化为主,而强震前则超过三分之一的水化学测项出现持续1~4年的长趋势异常变化。同时研究表明,单凭水化异常出现的集中程度对未来震中作出预测是无统计依据的。  相似文献   

8.
岷县5.2级地震前兆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兰州、天水、通渭、武都4台站地电数字化资料观测结果,对2003年11月13日在岷县发生的Ms5.2级地震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该地震发生前地电前兆出现了多项短临异常,这些短临异常特征明显,从异常开始至结束,展现为时间短、幅度大、恢复快这一特点。可为地震短临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德令哈地应力自1997年投入观测以来,在青海及其邻近地区发生了4次Ms≥5.9级地震,在这4次地震前德令哈地应力观测资料显示出明显的短临异常。本文使用形态分析和斜率法对这几次异常进行了分析,对其短临异常特征结合地震的破裂类型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八五”和“九五”地震预报攻关成果中的40多种地震活动性参数分析方法,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演化及其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其中一些参数的演化过程,在岫岩5.4级地震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显示,而在其后2000年1月12日5.1级余震临震前除了少数个别参数有异常显示外多数没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根据5.4级地震前各参数值的演化特征及其在异常阶段的变化情况与背景值的差异程度,提取了一些参数的中、短、临异常判定指标或标志,作为本地区中强震短、临预报及方法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乌海4.6级地震前断层气CO2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海4.6级地震前CO2观测值处理,并应用“九五”攻关研究新成果中多种数学方法进行异常提取和分析,得到了滤波、比值、单点速率等分析计算结果,有效地在震前1个月提取到地震短临前兆异常,说明CO2这种新方法能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家口Ms4.2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鱼金子  车用太 《地震》1998,18(4):405-409
1997年5月25日张家口MS4.2地震是1997年上半年首都圈地区发生的显地震,虽然该地震震级不高,但地下流体的短临异常十分显。作主要介绍了该地震前地下水流体短临异常的特征高此得到的科学启示 。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年2月24日P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和中短期预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总结。结果认为,6.8级地震前新疆6级地震平静4年多,5级地震平静2年,中期阶段地震平静显著;短期阶段5级地震显著增强,震源区出现前震活动,同时全疆定点前兆观测资料出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异常并观测到少量的临震异常。不同孕震时段的异常特征是6.8级地震中短期预测的依据,因而也是当前经验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1992年元月12日嘉峪关5.4级地震的前兆异常,介绍了该次地震的短临预报及震后趋势判断情况。该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具有中强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运用山西侯马形变台2010年3-5月DSQ水管倾斜仪、SSY-Ⅱ洞体伸缩仪数字化的观测资料,对4月7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7.8级、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5月9日苏门答腊7.4级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做形态、差分、速度、同震响应分析,并对异常的变化特征做相应总结,为今后地震预报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北6.2级地震震兆特征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前兆观测异常现象,并从实际观测资料出发,综合分析了前兆异常的总体特征,以及伴随地震孕育过程而表现出来的各各前兆场的时、空、强变化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追踪方式探讨了长、中、短、临的阶段性变化,通过对所掌握的河北省各种前兆资料进行剖析,可知张北地震前前兆资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些有意义的震兆信息,但以此给出准确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华北北部 4次中强地震的异常跟踪、分析预报过程及经验教训 ,并就未能实现短临预报的原因进行了解剖、探讨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月5日乌拉特前旗发生4.8级地震,震中距乌加河台南东80km,震前乌加河台形变出现短临异常显示,震前1-3日观测值超出正常日变值2倍以上,观测人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跟踪通报异常信息,应用系统前光计算方法滤波、速率检验,该台资料对此地震映震效果较好。本文着重讨论震前出现的短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9.
文安5.1级地震前,电磁观测资料先后出现了背景、短期和短临异常。本文对这些异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这些异常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对电磁资料的分析中及时发现异常,进而对地震趋势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The changes of radon concentration in underground water (water radon) recorded at about 200 stations in 32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hort-term and imminent anomalies of water radon before earthquake seems to be mainly related to the active master fault nearby the hypocenter of an earthquake and the earthquake-generating mechanism. Finally, some understanding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anomalies and the imminent earthquake prediction are set for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