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在矿产资源和矿业与能源业管理中,美国联邦政府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这些新的政策有些是对以往政策的补充和修正,更多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迎接、应对新机遇、新发展、新挑战的需要。这些政策有许多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本文试图作一简要回顾和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针对广州市工业用地调整的时序问题,提出一套包括调整潜力评价、发展政策约束及调整时序安排等完整的决策支持研究思路,调整潜力评价是基于对工业用地不适宜性与非工业用地的适宜性综合评价,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为导向;政策约束是梳理未来影响广州工业用地调整的政策,以落实政策空间影响为目标;调整分配是综合潜力评价与政策影响,提出未来广州市工业用地调整的时序安排。就实践层面而言,本研究为广州市土地储备部门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提供依据,而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用地优化决策技术框架,为今后类似大城市的用地空间优化提供一种借鉴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01,(12):8-10
21世纪,国家间科技和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做好人才工作,首先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时期,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以“机遇、挑战、发展”为主题,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国际领域合作,以矿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2012年,金、铂族金属走势低迷,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工业需求下降是影响贵金属市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吸引着世界各国加强了在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现代科技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使得世界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不同国家政府、法人和公民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管理活动中建立的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迅速发展的新内容.通过合作和交流,综合不同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传统技术,通过新的知识组合实现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新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发展中大国之一,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这就要求我国在各行各业、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与世界接轨,我国测绘业方面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也不例外.从法律角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施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创造环境,鼓励竞争,扩大开放,加快发展通信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以应用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推动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世界一流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随着国家战略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通过转型升级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思路。具体指出,测绘地理信息应通过科技创新以及生产方式、产品形式、服务模式、管理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的调整和变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提出以创新服务方式为手段,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协调机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关键资源,而西部人才的流失正在生成更大的差距,成为长期困扰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要研究灵活的人才政策,遏制萎缩性流动,引导良性流动,吸引人才到西部地理信息产业施展才干。调整担心失去人才而回避竞争的心理,推动在竞争中协作,在竞争中学习和创新,在竞争中发展西部地理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资金、生产、市场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和合理布局对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活动所需的绝大部分信息(约80%)都与空间位置相关,因此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安全。仅以2000年为例,全球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产值就达1000亿美元左右,而且还以每年高于40%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11月3日上午,以“机遇、挑战、发展”为主题的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出席开幕式.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主席姜大明在开幕式上致辞,倡议国际矿业界坚定信心,主动把握当前全球经济调整带来的机遇,携手应对矿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和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现代化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论从技术角度、经济角度、还是从战略角度出发,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都具有极高的研究及应用价值。文章重点围绕国外三大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及国内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体系结构、服务内容、现代化进展及其相互异同;阐述了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我国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我国面临这一高新技术浪潮急需采取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GIS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清浦 《测绘科学》2000,25(2):37-40
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 ,讨论了政府 GIS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 ,基础测绘信息与政府 GIS,政府 GIS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辅助决策功能 ,政府 GIS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质检平台IGCES"及"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检软件"是某省地理国情普查采用的主要人机交互质量控制软件。该类软件使用复杂,某些检查项耗时长,难以满足快速化质检的要求,本文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具体实施要求,提出"人工详查、基于ArcGIS 10.1平台与质检软件概查"的快速质检方法,为国家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灾害预警、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观测平台的迅速发展,点云大数据作为新型遥感的主要数据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场景感知的重要信息载体,并在地质灾害态势感知、自然资源定量调查和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与此同时,点云观测装备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双重驱动促使空间场景从感知迈向了认知,也对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以点云场景认知的基本框架为线索,分析了多源点云耦合观测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关键进展及其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典型应用,并凝练了点云场景认知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点云场景认知的前沿挑战,避开传统欧氏空间而转到高维张量流形空间进行点云数据处理,提出了“泛化点云”的科学概念和技术框架,为突破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如何高效地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以及空洞修复,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目前点云滤波与空洞修复中存在的效率与准确性等问题,利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最佳非线性逼近以及快速收敛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点云滤波与空洞修复算法研究。通过真实扫描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并且对点云空洞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开展刚刚起步,对于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对象、分类处于初步认识阶段。为此,系统地建立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体系,进行重点要素关注,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的现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等信息,为国家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专业监测提供公共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Measuring forest degradation and related forest carbon stock changes is more challenging than measuring deforestation since degradation implies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orest and does not entail a change in land use, making it less easily detectable through remote sensing. Although we anticipate the use of the IPCC guidance under the United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there is no one single method for monitoring forest degradation for the case of REDD+ policy. In this review paper we highlight that the choice depends upon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type of degradation, available historical data, capacities and resources, and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of various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approaches. Current degradation rates can be measured through field data (i.e. multi-date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ies and permanent sample plot data, commercial forestry data sets, proxy data from domestic markets) and/or remote sensing data (i.e. direct mapping of canopy and forest structural changes or indirect mapping through modelling approach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iques providing the best options. Developing countries frequently lack consistent historical field data for assessing past forest degradation, and so must rely more on remote sensing approaches mixed with current field assessments of carbon stock changes. Historical degradation estimates will have larger uncertainties a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ir accuracy. However improving monitoring capacities for systematic forest degradation estimates today will help reduce uncertainties even for historical estimates.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25年的建设,中国已沿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发展的道路健康向前发展。在我国已成功实现载人飞船上天,将要开展卫星探月的同时,更加有必要大力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卫星对地观测事业,并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形成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产业链。文章从抓好地球空间信息的数据源这一角度来分析大力发展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及使之产业化的必要性,在分析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对今后我国的卫星对地观测事业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内政部的战略规划是该部施政纲领的集中体现。四轮战略规划的目标从2003年强调资源保护、利用与休闲娱乐的平衡,到2007年增加全球经济、环境、政治和其他因素对内政部战略规划的影响,直至2014年强调资源的娱乐、人文观赏价值,并重视培养下一代的管理责任。内政部战略定位逐渐清晰。资源保护、经济发展、休闲娱乐的相对关系发生变化,从强调三者平衡到强调资源的休闲、文化等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地天文测量无论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LLR、SLR和GPS等)的发展,虽然天文测量在应用上有所减少,但在大地测量的绝对定位和中远程武器的发射等领域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技术。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了天文测量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工作可为天文大地测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