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昔阳地区冰雹云形成过程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昔阳地区冰雹云形成进行了个例分析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冰雹云形成演变常有发生、跃增、酝酿、降雹和消亡五个阶段。云体并合是雹云出现跃增的重要成因之一;较强回波伸入低温区是成雹的重要条件。文章指出,雹云形成常有“酝酿期”存在,它对雹云识别和人工防雹都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既已有了在全世界最大范围的人工增雨的作业,今又酝酿了进一步使之科学化的规划,为了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科学化,我们作了有限的调查和约稿,汇编成“人工增雨研究专辑”,并在《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年(17卷)第6期发表。本专辑选登其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和经验,以及未来近期内可以再进一步提高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当前世界农业科技领域正在酝酿着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主要有七种趋向:一、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大量农产品,巧妙利用各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  相似文献   

4.
徐宝祥  周秀骥 《高原气象》1999,18(3):436-440
“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项目经数载酝酿,筹划,在各界气象同行和有关人干的积极推动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最后获批准并列为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志项,并在1998年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概要介绍这一项目的科学目标,研究 近期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张青艳 《四川气象》2004,24(4):16-18,22
从大尺度环流背景、本地暴雨预报模式套用、能量场及雷达回波等多方面分析了绵阳市“8.8~8.9”大暴雨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成因。为绵阳市北部地区突发性大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总结了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6.
1988年初,我站在市局的具体安排和指导下,经过认真讨论和充分酝酿,初步制定了本站业务改革方案。按照“减少层次、理顺关系,加强服务”的原则,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服务体制的加强和完善上。首先,从组织机构上,将原测报、预报、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3年ENSO事件(4月)爆发前酝酿阶段,TOGA/COARE关键区强化期(1992年11月-1993年2月)立体观测实验“向阳红五号”科学考察船定点(155°E,2°S)高空大气探测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海域上空对流上升区西侧风的垂直变化,指出:对流层上、下部各有一强风带,随着海-气ENSO异常的发展,高空强东风带和低空强西风带均呈增强趋势,最强时分别连续14天和18天达到急流标准,占相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7,(6):20-21
在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1976年全国长期预报经验交流会议提出的“集中力量、加强协作,猛攻旱涝预报特别是大旱大涝预报”的要求,经过酝酿和准备,浙江省气象台、上海中心气象台、江苏省气象台、中央气象局气象台、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央气象局科研所、南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的降水变化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兆祥  彭小峡  李贵友 《气象》1981,7(6):13-14
关于三江平原近几十年来降水变化的原因, 许多同志进行了研究。本刊1979年12期的“东北三江平原的气候资源和近年的干旱问题”和1980年第3期的“三江平原开荒后的气候变化”两文曾对此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期再发表“三江平原的降水变化和大气环流的关系”和“三江平原降水变少的原因值得继续探讨”两文。所有这些文章都是探讨性质的,都不是定论。  相似文献   

10.
元月28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气象局直属机关第五届党员大会在解放军军需大学礼堂隆重召开,省局领导、机关及直属单位、离退休党员共200多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听取了冯贵良同志和黄建民同志分别代表第四届机关党委和第二届机关纪委所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吉林省气象局直属机关第五届委员会和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完成了各项议程,圆满结束。 本次党员大会得到了省局领导和广大党员的高度重视。自今年元月以来,党委、纪委便着手此次大会的筹备工作,包括起草“两委”报告、组织讨论、酝酿“两委”候选人及制定大会各项议程。…  相似文献   

11.
林大强 《气象》1982,8(9):19-20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和《气象》(1982年第2期)先后发表了“巨凇形成机制的探讨”和“大雹乎?巨凇也!”两文(以下简称“巨凇”两文),这两文对林西大冰块都作出了是“巨凇”的肯定性结论。《气象》(1982年第4期)发表了另一篇文章“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就当时是否有形成“巨凇”的过冷却降水到达地面提出了疑问,作为这个资料的直接收集人,笔者也打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林西大冰块的发现经过和当时的气象情况1975年7月25日,内蒙昭盟林西县十二吐公社境  相似文献   

12.
该系统运用天气学、统计学原理,对寒潮中期环流形势和木地区环境场特征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寒潮爆发前酝酿阶段的环流形势特征及其数值化分析的基础上,组建了中期寒潮预报自动化系统。系统针对冷空气活动的“动态”特征,对环流形势、高低空冷空气强度指标,地面要素变化和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有机结合,显著地提高了中期寒潮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再论“适期早播,缩短播期”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期早播”经过许多科技人员同农民一道进行大量科学试验,早已证明,是一项趋利避害,增加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笔者追随一些农业专家,也多次提出本地的春耕播种,要做到“适期早播,缩短播期”,也曾建议将“适期早播,缩短播期”纳入科学种田的技术流程。这次我们又...  相似文献   

14.
《气象知识》2014,(2):78-78
2013年优秀文章 特等奖:第4期深藏故宫中附带气象仪表的钟表 一等奖:第2期岭南传统建筑中的气象学问 第6期“天人合一”的贵州民族建筑 二等奖:第3期甲骨文占卜天气剪影 第1期查干湖冬捕与气候 第2期古诗词中的气象知识——漫谈动植物的地域性与差异性 第6期“污闪”:输电大动脉的“柔情杀手”  相似文献   

15.
王鹏飞  李子华 《气象》1982,8(6):15-16
我们在1980年《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巨凇”形成机制的探讨》一文以后,为了广泛了解一些不同的看法,并补充说明一些情况,曾又写了《“大雹”乎?“巨凇”也!》一稿,并在《气象》1982年第2期刊登。现在看到《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见《气象1982年第4期,以下简称《探  相似文献   

16.
利用樟树市1960—2018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游程理论和Copula函数分析了该地区干旱特征。结果表明:樟树市干旱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减弱趋势,且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Frank-Copula函数可作为描述该地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二维联合分布最优函数;在相同干旱历时和烈度下,“且”的重现期大于“或”的重现期,樟树市历史干旱事件的干旱历时多小于5个月,“且”的重现期小于10 a。  相似文献   

17.
海堑     
一、《气象》1975年第8期和1982年第1期发表了“‘蓝冲’与天气”和“‘青龙卷’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文章初步分析了这一现象与当地天气的关系,并阐述了它的特点和成因。这种天气现象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曾观测到。在福建,人们称之为青龙卷;浙江温州称为蓝冲;广东称为风缆;山西称为海堑。欧美有的国家民间则称之为“太阳吸水”。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87年以来,新疆气候向“暖、湿”方向变化,引起社会上的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考察和分析,认为气候的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配置对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新疆正处在干旱气候背景下极为难得的“相对湿润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优惠期”,生态环境已显露出有所恢复和改善的迹象,但总体上还处于一个严峻的形势,需要加快修复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气象》1981,7(5):27-28
“关于天气电码编报的讨论”自去年第8期到今年第3期共举办了8期,刊登了20篇文章。电码方面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限于篇幅,这次只讨论了过去天气和现在天气配合编报的问题,并且只讨论了很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九大名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莹  马敏劲  王式功  尚可政 《气象》2013,39(9):1221-1226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五台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V”形,舒适期较短,长白山旅游舒适期为6—8月,五台山较舒适期为6—8月;位于我国中部的华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U”形,旅游舒适期均为6—9月;位于我国南方的庐山、武夷山和桂林山水,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M”形,舒适期较长,庐山旅游舒适期为5—10月,武夷山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舒适期为3—4月与10—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