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大气湍流较强时,一般的遥感图像复原算法难以取得较好的复原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约束的多帧遥感图像盲复原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成像过程的先验信息,仅根据图像及点扩散函数的非负约束和支持域约束,即可得到较好的复原结果;同时该算法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正则化参数,在实现图像复原的同时,保持边缘并抑制噪声。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良好性能,复原后图像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各向异性正则化的多帧遥感图像盲复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气湍流较强时,一般的遥感图像复原算法难以取得较好的复原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约束的多帧遥感图像盲复原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成像过程的先验信息,仅根据图像及点扩散函数的非负约束和支持域约束,即可得到较好的复原结果;同时该算法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正则化参数,在实现图像复原的同时,保持边缘并抑制噪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离焦模糊遥感图像盲复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发射过程中的超重和复杂的工作环境,遥感卫星的光学系统常发生像面离焦,直接影响了成像质量,降低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尺寸离焦模糊遥感图像的盲复原方法,用于提高这种图像的分辨率。该方法采用微分自相关法估计离焦半径,采用适用于大尺寸图像复原的连续Hopfield神经网络次优算法实现复原,结合能保留图像细节信息的调和模型,能较好地提高大尺寸离焦遥感图像的清晰度。仿真结果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消除不规则采样的遥感图像复原方法,该方法结合了ACT算法和总变差(TV)图像复原模型以达到同时去除多种图像退化因素的目的,并且结合非局部均值(NLM)算子给出了基于NLTV的消除不规则采样遥感图像复原模型,最后使用算子分裂与扩展的坎贝尔投影算法求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复原图像的阶梯效应并提高复原图像的纹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对含有乘性噪声退化图像的复原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良态的偏微分方程复原模型。该模型是在对该类退化图像统计学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正则项的自适应修正和保真项中模糊算子的改进构造的。测试实验数据表明,复原后的图像峰值信噪比与AA模型相比提高了5 d B左右,边缘保持指数比AA模型提高了1倍左右。该模型在对含有服从Gamma分布的乘性噪声和高斯模糊的退化图像复原时,能够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边缘,复原能力优于其他常见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杨阳  孙承志  谢金华  陈波 《测绘科学》2016,41(12):59-64
针对图像复原过程中去噪与目标边缘特征保持之间的矛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边缘保持的图像联合解卷积复原算法。首先,构建了一个目标边缘保持约束模型,实现对图像小梯度特征(噪声为主)的平滑、对图像大梯度特征(目标边缘为主)的保留,平衡复原处理过程中图像去噪与目标边缘保持之间的矛盾;然后,将目标边缘保持约束先验模型,引入MAP图像复原框架,提升MAP复原算法的可靠性和收敛性;最后,利用共轭梯度迭代优化计算过程,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平衡图像去噪与目标边缘特征保持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图像高清晰复原。  相似文献   

7.
基于刃边法与正则化方法的遥感影像复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刃边法PSF估计和保边缘正则化方法的遥感影像复原方法,利用刃边法,建立正则化复原模型,以及最速下降法进行复原,实现了优于传统的维纳滤波、约束最小平方等方法的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朋  刘方坚  刘团结 《测绘科学》2010,35(1):116-118
航天线阵推扫CCD图像在获取、传输过程中存在图像模糊的现象,而MTF是评价CCD图像质量的最可靠指标。为了改善图像质量,通过分析影响MTF的主要因素,提出基于系统模型的MTF补偿方法:首先建立系统模型,提出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然后结合约束最小二乘算法复原图像。在仿真实验中,模拟图像的模糊和加噪过程,利用MTF模型复原图像,并评价MTF补偿图像质量,定量分析模型参数估计误差对图像复原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系统模型的MTF补偿方法能够有效而简便地复原图像,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卫星所获得的对同一地区多次观测图像来进行清晰化,选择了多时相遥感图像复原技术,利用各观测图像间相似但又有差异的信息,重建出反降晰图像以获得更多的细节.论文建立了多时相遥感图像复原的数学模型,估计出观测图像与参考图像之间的相对运动,选择约束最小二乘法对解进行规整化,获得复原结果.运用该算法对卫星拍摄的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并选择三种衡量标准对复原结果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图像复原技术不仅无法恢复截止频率之外的信息,而且没有考虑不良帧及帧间运动对复原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传统多帧图像盲复原模型加入运动和降采样因子进行超分辨率扩展得到一个超分辨率盲复原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以平均梯度和信息熵作为帧选标准,其次结合金字塔光流法对帧选后的图像进行配准,最后利用该模型进行超分辨率盲复原。实验证明,结合帧选和配准的复原方法可以抑制噪声放大及由目标空间位置偏移造成的边缘模糊。该模型是一个有效的超分辨率盲复原模型,复原图像质量优于样条插值和传统多帧盲解卷积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sk原理的遥感影像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传统摄影复制技术中的Mask晒像原理出发 ,针对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上出现四周减光、照度与颜色不均匀、对比度下降、影像模糊等质量退化情况 ,提出将影响影像退化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通过一种基于Mask的影像复制技术来建立影像降质模型 ,并以此Mask影像对遥感影像进行恢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该恢复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退化模型的高分辨率SAR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陈曦  张红 《遥感学报》2006,10(1):27-33
为了保持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纹理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马尔可夫模型(Gauss-Markov Model)的方法来抑制SAR图像的斑点噪声。通过引入贝叶斯分析框架,建立Markov随机场的退化图像恢复模型,从而将图像的恢复问题转化为求解最大后验概率(MAP)问题,并直接从噪声图像中估计随机场模型参数进行有效的噪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高分辨SAR图像,基于退化模型的去噪算法(RMBD)不论是在噪声的去除上还是在结构信息等细节的保持上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其他常用斑点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运动模型进行运动模糊图像退化过程分析的方法 ,设计了基于卡尔曼运动质量退化模型的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算法 ,该方法逼近实际的运动模型。通过对火车称重系统中的模糊影像恢复实验 ,表明了该恢复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杨幸彬  吕京国  江珊  张丹璐 《测绘学报》2018,47(10):1372-1384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半全局匹配算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生成方法。首先利用影像间连接点几何约束关系对有理函数模型进行系统误差补偿,在补偿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像进行分块,利用投影轨迹法逐块得到核线影像对;在密集匹配阶段,对影像建立金字塔后逐层进行半全局匹配,匹配过程中引入顾及影像纹理信息的视差图膨胀腐蚀算法约束每一层视差搜索范围,增加了视差图边缘处的有效像素数,同时减少了算法所需的内存开销和计算时间;在视差图后处理阶段,利用加权中值滤波算法保护了视差图的边缘信息;最后基于前方交会获取DSM。选取WorldView 3和资源三号立体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的DSM精度在高程方向上接近于1.5倍GSD,并且较好地保持了地物的边缘特性,在计算效率和内存开销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内存共享环境下的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后向投影快速算法。首先根据后向投影算法的特点设计二维动态数据结构,保存同距离向上的时延和补偿相位信息,省去时延的重复计算;然后在共享内存环境下,将远距离和近距离聚焦运算相结合,实现计算负载平衡;最后通过实测数据的成像试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矢量量化是近年用于图象数据压缩的一种高性能的方法,它把信号作为矢量而不是作为标量来编码。在矢量量化器的设计过程中,过程的初始化对于整个设计的计算代价(收敛速度)以及所达到的指标(平均失真)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误差函数初始化”(EFI)的方法,这种方法直接针对失真准则,通过求“误差降低函数”的估计量的最大值而使“种子”的选择最佳化。实验结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析表明了EFI作为初始化方法的优点,并且显示了其作为实时矢量量化器刷新算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设计思想的Harris角点检测并行算法,使用众多线程将计算中耗时的影像高斯卷积平滑滤波部分改造成单指令多线程(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thread,SIMT)模式,并采用GPU中共享存储器、常数存储器和锁页内存机制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etecture,CUDA)上完成影像角点检测的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GPU的Har-ris角点检测并行算法比CPU上的串行算法可获得最高达60倍的加速比,其执行效率明显提高,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呈现出良好的实时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