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金矿的化探与综合勘探刘家军,陶正章(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金矿,化探,综合勘探,台湾台湾的金矿主要为岩金矿,形成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山早期(0.9~1.6Ma)。岩金矿周围几乎均有砂矿产出。岩金矿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1)中央山脉...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届两岸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研讨会已于1997年9月15日一19日在南京大学圆满举行。参加会议的两岸代表共有71位,其中台湾代表10人.来自台湾中央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台湾中国石油公司等;大陆代表61人.来自南京大学、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地科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24个单位,他们包括中国科学院涂光炽院士、徐克勤院士、郭令智院士、傅家漠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郑绵平院…  相似文献   

3.
台湾高山有无第四纪冰川之争,经历60a后终于得到澄清.此次查明台湾雪山主峰区有3套 不同时期的冰川遗迹.如冰斗湖、冰坎、大型磨光面和擦痕以及冰碛垄等,分别命名为山庄冰阶(末 次冰期早期.44.25±3.72ka BP)、黑森林冰阶(末次冰期最盛,18.26±1.52 ka BP)、雪山冰阶(末次冰 期晚期,10.68±0.84 ka BP)尤其以早期冰川规模大为特征.澄清了地学界近65a来的怀疑,将为 全球变化研究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面沉降及其监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台湾地面沉降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平原,沉降面积达1165km^2,约占平原区的1/10,目前以彰化、屏东等地较为严重,最大累积沉降量达3.2m,最大沉降速率为17.6cm/a。台湾地面沉降主要因开采地下水引起。目前采用GPS、一孔多标感应分层监测等技术实施地面沉降监测,通过用水规划制定与监督导实施地面沉降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上地幔流变学状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振民 Green  HW 《地质学报》1995,69(1):31-41,T001
本文详细研究了台湾澎湖列岛上地幔幔源包体的变形结构、组构和橄榄石位错构造。根据包体矿物(辉石)化学成分的计算,平衡温度986-1116℃,压力为1.50-2.60GPa。上地幔变形事件可分为3个序列:(1)高温低应力均匀稳态流动变形;(2)高温较高应力上地幔底辟边缘的剪切流动变形;(3)低温高应变速率.(110)滑移条带的淬取变形。本区上地幔变形事件和热结构特征表明,福建东部和台湾澎湖列岛-带具有  相似文献   

6.
应台湾中华石材工程发展协会的邀请,作者随中国矿业联合会赴台湾矿业考察团,于2003年2月19日~28日对台湾矿业进行了考察。除拜会台湾经济部矿务局、与台湾矿业人士及社团举行学术研讨会外,现场参观考察了6个矿山开发矿产资源和矿山生态恢复重建的情况,现重点介绍2个矿山生态建设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台湾软玉的喇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台湾软玉的喇曼光谱研究彭明生李迪恩殷小玲(中山大学宝石矿物材料所,广州510275)关键词软玉喇曼光谱台湾新疆的和田玉与台湾花莲地区软玉(又称台湾玉)是中国玉的代表,闻名于世界。谭立平教授对丰田地区软玉进行过系统研究,并将此玉分为3类:普通软玉、猫眼...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面沉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台北地区。随着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普及与养殖渔业和相关耗水产业的移入,西部沿海平原区地面沉降现象普遍,尤以彰化、云林、嘉义、屏东等地显著,总沉降面积达1165km^2。约占台湾平原区的1/100其中屏东地区1970—2001年的累积沉降量达3.20m,最大沉降速率曾超过40cm/a(1979-1981年)。目前彰化地区的沉降速率最大,2000—2001年达17.6cm/a。其它绝大部分地区沉降速率在5cm/a以下。台湾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系开采地下水引起的。仅屏东地区就有4000余口深井,地下水年均开采量1.65亿m^3,最高达3.2亿m^3以上。该岛第四纪地层厚800—1000m,沉降主要发生在60-300m土层内。目前沉降发展态势可分为暂时稳定、渐趋稳定、显著沉降和潜在沉降4类。台湾目前采用一等水准测量、GPS及一孔多标感应分层监测技术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在主要沉降区均设有多处GPS固定站实行自动化监测,一孔多标土层分层监测共有19组。采用数值模拟对地面沉降进行分析与预测。通过用水规划的制定、督导和实施地面沉降的控制与管理。1995—2000年实施第一期地面沉降防治执行方案,2001-2004年实施第二期,针对不同地区沉降发展的不同态势采取相应对策,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层以台湾山脉东坡的晚古生界至中生界为基底,向台湾西部地区时代逐渐变新.台湾东部的台东山脉地层属一时代较新的独特地块.台湾本岛主要的地层都为一向西凸出的长弧形,呈大致和台湾岛长轴平行  相似文献   

10.
台湾大地构造环境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0,19(1):13-17,85
台湾、吕宋和琉球等岛弧区是中新世以来地震多发区.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大地震以其震级大、震期长和损失惨重引起国内外关注.本文以台湾所处大地构造环境特征探讨发震机制和9.21大地震对地学界的警示.  相似文献   

11.
台湾是西太平洋弧沟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地区,至今存在着许多难解的构造之谜。本文试以吕宋弧与台湾的分裂—碰撞—滑离这一模式,给台湾构造演化以统一的新解释。文章强调了次生分裂对岛弧回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岛位于东经120°1′~122°,北纬21°54′~25°18′,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和祖国大陆相望。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宝岛,富饶美丽,它象一颗明亮的珍珠镶嵌在祖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上。台湾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众多,河川径流资源尤为丰富。随着全国水资源估算工作的全面开展,深入研究台湾河流的水文特性,对正确认识和估算台湾以及全国的水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程禹 《岩土力学》1997,18(A08):6-13
首先概述台湾之地质特性,继而回顾以往台湾隧道工程发展之进程,并简介台湾进行了中之主要隧道工程概况,最后展望未来台湾隧道工程之与应改进这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宋达泉 《地质论评》1948,13(Z2):281-283
台湾土壤,过去曾经日人研究,但多注意局部农用土壤,与小区域内土壤之分析与肥料试验,而对全区主要土类之分布及其特性,则甚少详尽之研究与记载。自台湾收复后,国人亦未展开全面调查,故台湾土壤概图,亦尚付缺如。  相似文献   

15.
“体验台湾,就在南京”,南京市政府目前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出席了发布会,南京市副市长李琦在发布会上宣布:9月16日,2010年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台湾名品城同期开幕和开业,南京将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台湾名品展销会。  相似文献   

16.
台湾东部海域地震频繁发生,为了改善台湾现有的预警系统,并争取地震袭击前宝贵的避难时间,台湾气象局计划建设台湾首座海底地震台站.该地震台站预计2011年建成,届时,地震预警时间将比现在提前10 S,海啸预警时间提前10 min.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09,(6):78-78
近日获悉,合肥杜岗“城中村”原址的新建项目即将再次打破合肥市高层建筑新标尺,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总面积230.69亩,绿化用地约42.01亩,经营用地约155.12亩,建筑高度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区金茂大厦差不多为88层,总建筑面积93.36万平方米。该项目包括一个以五星级酒店及顶级写字楼为龙头的约40万平方米高端商务区,一个以世界著名零售企业台湾大润发超市为主体的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8.
闽台地球动力学及其能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是菲律宾海板块凸向亚欧大陆俯冲-碰撞异常岛弧带。福建位于台湾岛弧西侧活动地块。闽台独特的构造格架、地球动力学状态和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使之成为研究海陆板块俯冲-碰撞效应及其对板内地震活动影响天然地区。本文主要依据近30多年以来对福建地块的地震地质背景、地壳变形观测、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以及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地热场等资料,结合台湾学者详细对台湾岛弧地球动力学与强震构造等研究成果,探索海陆板块俯冲-碰撞地球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板内活动地块影响,进而揭示板间-板缘-板内强震活动关联性和动力学性状的异同性。试图为本区强震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上,浮游有孔虫Globorotalia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面一直被用来作为划定海相地层更新统下界的可靠依据。然而,此一初现面(2.0MaB.P.)所界定的更新统下界与超微化石Gaphyrocopsaoceanicas.l.初现面(1.67~1.7MaB.P.)所界定的并不一致。这一现象对大陆边缘的沉积地层尤为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大陆边缘的高沉积速率会导致两个基面有很的层位间距。本研究证明台湾西南部二仁溪剖面之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最后一次的旋向变化(由左至右),几乎与超微化石G.oceanicas.l.的初现面同一时间。因此,就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的观点看,此一族向变化是辨识更新统下界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基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 1 998年至 2 0 0 2年福建数字台网中心测定的台湾南投地震、台湾花莲地震、福建本省部分地震的观测结果永春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永春台的台基校正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