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这个第九届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的短短5天的愉快生活里,在厦门度过一段有趣的暑假生活。第一天,我穿着整齐漂亮的营服,在舒服的房间里看着日程安排,暗喜道,让我期待已久的厦门之旅终于拉开了帷幕:第一站:厦门大学一下车,就看到了她,也被她的高大雄伟吓到了,走进去就如同进入里林荫道。走在小道上,看  相似文献   

2.
以爱斯基摩人为主的北极土著民族,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北极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非鱼鸟兽     
鸟兽本是陆地上的动物,主要是依靠陆地上的食料来过生活。但是有些鸟兽居住在海边,一生靠海洋里的食物来维持生活。有些兽类甚至根本不能脱离海洋。因此,也往往被人误认是鱼类。这些鸟兽因为常要飞翔或游历在辽阔的海洋里,一般都比陆地上类似的鸟兽要强,体躯要大些,本领也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海水鱼终生生活在汪洋大海里,而淡水鱼则终生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溪涧的淡水中。在生物进化的几千万年间,鱼类生息繁衍,代代相传,造就了生活在不同水域的两大体系。一般说来,地球上海水的含盐浓度为16~47(一般为35),而淡水的含盐浓度只有0.01~0.5,两者相差悬殊。鱼类对水环境的盐度的适应性很大,各种鱼类能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正常生活,这与其具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几千年里,他们虽然生活的自由自在,但与世隔绝。他们没有货币。没有文字,是一个全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社会。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爱  相似文献   

6.
蓝色新事     
<正>动物加州海岸发现新物种骷髅虾近日科学家在美国南加州卡特琳娜岛岸边洞穴里收集的试管样本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骷髅虾物种——它实际上是端足目麦杆虫科的甲壳纲动物,而非虾。这两个试管里一个包含雄性排骨虾,一个包含雌性骷髅虾,目前都收藏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然博物馆。端足目生物一般选择生活在浅水潮汐区,依附在岩石和植物上,以水流冲来的小型水藻和幼虫为食。它们拉长的身体类似于行走的竹节虫。这种骷髅虾体积微小,成年雄性个体只有3.3毫米,它们生活在海面下9米深地峡礁的洞穴里,即卡特琳娜岛闻名的潜水地点。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6,(1):4-5
冬天到了,生活在日本北部旭山(Asahiyama)动物园里的国王企鹅们又开始“长膘了。”不过今年,管理员们有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开始让企鹅通过运动来减肥。  相似文献   

8.
舒曼有一个幸福的家,妻子埃罗伊莎是一位出色的英语教师,孩子们在当地上好的私立学校就读。他们住在巴西南部海滨城市佛罗里安诺波立斯一幢漂亮的小洋房里,饱览着海滨迷人的风光。每逢节假日,全家人便驾起自家的小帆船,沿着海岸线短期旅行,悠然自得。但是,舒曼夫妻仍然觉得这种生活过于平静,他们需要体验一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生活。于是,他们酝酿了一次现代航海史上的壮举:全家五口,航海环游全球。舒曼一家怀着环球旅行的强烈愿望,变卖了房子、汽车、电话和首饰,托友人购到一艘法国产的  相似文献   

9.
李佐 《海洋世界》2012,(7):39-42
无论是几年前全球叫座的电影《加勒比海盗》,还是青少年们热衷的动漫《海贼王》,都讲述了大航海时代的海上生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交通工具——帆船。在电影《未来水世界》里,世界回  相似文献   

10.
三戏鲨鱼     
大鲨鱼以凶猛残忍著称。全世界的鲨鱼大约有350种。生活在我国海域里的鲨鱼约有80种。这一天,在广袤深邃的大海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口内长满利齿的大鲨鱼,只有它凶神恶煞地东游西窜地寻找着猎物。要说从远处望去大海的表面似乎风平浪静。人们哪里知道,在这一望无垠的海洋世界里,原来也充满着动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大小“战斗”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1.
海绵的自述     
人们通常所用的海绵与海里生活的我不可同日而语。也许有人惊奇地问道:“海里还有海绵吗?”其实,生活在海里的我才是真正的海绵,人造“海绵”只是仿造了我的结构而已。我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2亿年前就已经生活在海洋里,至今已发展到1万多种,占海洋动物种类的1/15,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海洋各处,均有我的身影,从潮间带到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病毒约有600余种,但有关对海洋里病毒的报告却较少,而且过去科学家们在研究海洋里的病毒时,常注重于海洋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现在已知生活在海洋中的病毒可分为二大类型,一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污染了沿岸海水,而使一些人类病毒流入海洋中成为暂时的栖息者,此类病毒在海水中只能存活一个短时间,所以它们不是真正的海洋病毒。第二类是经常生活在海洋中的病毒,它们以海洋生物为寄生,也许还有一些腐生性病毒,现就这方面有关资料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09,(4):9-9
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学家们完成了一项自1915年就已经开始的研究,揭示了生活在大西洋的一种蜗牛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的巨大变化。科学家发现,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这种蜗牛的外壳长度平均增加了22.6%,而其他外壳特征并无变化。为什么这种蜗牛会变大?一个原因是,人类过度捕鱼导致蜗牛的天敌——鱼类减少了:另一个原因是,环境温度升高了。  相似文献   

14.
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虾鱼鳖蟹、生猛海鲜已成盘中常菜。人们在食用虾蟹时,对虾蟹煮熟后为啥会变色已司空见惯,而对它们为什么会变色的个中奥妙,却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虾蟹的生活领域非常广泛。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淡水中,还有的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4,(1):2-3
近日科学家在美国南加州卡特琳娜岛岸边洞穴里收集的试管样本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骷髅虾物种——它实际上是端足目麦杆虫科的甲壳纲动物,而非虾。这两个试管里一个包含雄性排骨虾,一个包含雌性骷髅虾,目前都收藏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然博物馆。端足目生物一般选择生活在浅水潮汐区,  相似文献   

16.
位于南非的戴尔岛是地球上少有的观鲨天堂。这个只有450米长的小岛上栖息着64000只海狗,此外还有相当多的海狮和海豹生活,这些都是大白鲨食谱里绝好的一道大菜。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众多大白鲨光顾此地的  相似文献   

17.
正"电"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但事实上自然界也有很多鱼类是放电高手,如生活在淡水里的电鳗、电鲇和海水里生活的电鳐、长吻鱼等。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00种能发电的鱼,其中有250种具有特殊的发电器官,能发出令人难受的电打击。据测试,一条中等大小的电鳐每秒能放电150次,能产生70~220伏的电压。一条南美洲的电鳗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堪称放电冠军。鱼类发电的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8,(6):5-5
生命是离不开水的,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24小时不喝水就会陷入危险。对于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来说,它们喝水吗?它们生活中的海水是咸的,不是不能饮用吗?它们会不会也觉得“口渴”呢?  相似文献   

19.
海狗是生活在海洋里四脚哺乳动物,因其体型象狗,因此得名海狗;由于又有些象熊,因而又名海熊。其实,海狗与海狮亲缘关系很近,都属于海狮大家族。海狗的身体呈纺锤型,头圆嘴短,有小耳壳,眼睛较大。海狗的四肢因长期生活在水里,变成了鳍状,适合于游泳。海狗的游泳技术非常高,时速可达30千米左右,潜水本领更高,可潜  相似文献   

20.
郭培清 《海洋世界》2007,(10):58-63
南大洋上的捕鲸历史全球的海洋都是鲸的栖息地。鲸是一种洄游性动物,常常生活在寒冷海域里,当该海域进入冬天时,鲸便洄游到温暖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