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七十年代以来对沉积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与石油矿产有关的砂岩和碳酸盐岩的研究有显著的进展,但对粘土岩和其他细粒沉积岩仍然缺少镜下鉴定工作。 一、定错名称的岩石实例 现将笔者用显微镜方法发现定错名称的岩石和对“鲕状页岩”一词的意见分述如下: 1.古风化壳型粘土岩:在沈阳北部的煤田基底玄武岩的顶部有一层古风化壳型高岭石粘土岩,其外貌为紫红色带有白色斑块,硬度低(2—3),Al_2O_3含量为30%左右(据勘探报  相似文献   

2.
黔西北地区晚二叠世稀土矿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与上伏宣威组假整合面附近.在威宁地区稀土矿分为上、下两层,下含矿层为浅灰白色高岭石粘土岩,上含矿层为浅灰色高岭石粘土岩与铝质高岭石粘土岩,含矿岩系厚度在区域上变化较大,威宁鱼坝剖面含矿岩系完整且厚度较大.通过对威宁县鱼坝剖面含矿岩系的岩矿鉴定、稀土元素分析、XRD测试结果研究,初...  相似文献   

3.
酸性火山事件所形成的粘土岩称之为火-残粘土岩。目前已发现有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富钾伊利石“绿豆岩”、“大同黑砂石”(微晶高岭岩)、膨润土矿或蒙脱石粘土岩等4种类型,此外,还有火-沉硅质岩。虽然火-残粘土岩的外貌难以辨认,但因其中含继承性很强的Th,U,^40K,Ti等元素,因此可利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方射性测量和γ测井将其查明。上述各类型的火-残粘土岩及火-沉硅质岩的γ测井曲线各具特征,不仅可以识  相似文献   

4.
江苏金湖阜宁群二组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苏北部金湖凹陷阜宁群二组(简称阜二组),是一套由粘土岩、粉细砂岩及碳酸盐岩(生物灰岩)组成的地层。唐天福等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亚段:1.泥岩亚段(E_f~(2+3)),为黑色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岩。顶部为白色粉砂岩,可与上覆的阜宁群三组相区分,厚25—60米。2.七尖峰亚段(E_f~(2-2)),是苏北盆地阜宁群二组中最稳定,标志性较强的一个亚段,为黑色蒙脱石伊利石粘土岩夹薄层泥灰岩及灰质粘土岩。在电阻率曲线上有五至七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黔西北地区晚二叠世稀土矿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与上伏宣威组假整合面附近,在威宁地区稀土矿分为上、下两层,下含矿层为浅灰白色高岭石粘土岩,上含矿层为浅灰色高岭石粘土岩与铝质高岭石粘土岩,含矿岩系厚度在区域上变化较大,在威宁鱼坝剖面含矿岩系完整且厚度较大。在含矿岩系底部凝灰质粘土岩中取样测得锆石U-Pb平均年龄为254. 11 Ma±0. 98 Ma,含矿岩系顶部熔结凝灰岩锆石U-Pb年龄为252. 0 Ma±0. 82 Ma(谐和年龄)和251. 9 Ma±1. 86 Ma(平均年龄)。证实黔西北晚二叠世稀土含矿岩系下矿层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第三段上部、上矿层产于宣威组下段,整个稀土含矿岩系形成时间约为2 Ma。  相似文献   

6.
大方庆阳煤矿区龙潭煤系和茅口灰岩界限粘土岩分析结果表明:该层粘土岩为黄铁矿质高岭石粘土岩,对其化学成分中Na2O、K2O、MgO、CaO和Pb的研究认为,该层粘土岩是在安静低能、酸性介质还原环境下,为受峨眉山玄武岩影响的火山事件沉积粘土岩。  相似文献   

7.
刘长龄 《地质论评》1958,18(2):149-152
地质论评第17卷第2期刊登了地质部沈永和同志的“论高岭岩——水成岩的一个新种”一文。该论文主要是通过作者对大青山硬质耐火粘土初步观察和研究之后,企图把世界上相类似的粘土岩(即一般所称的高岭石粘土岩)归为一类,并以高岭岩名之。这样就成为作者所谓的“水成岩的一个新种’了。我们认为这样的作法是很不妥当的。现在提出下列不同意见供有关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8.
渭北煤田面积约10万km2。分布于太原组顶部5#煤层中的粘土岩夹矸,上部层位分为两上分层,上分层夹矸厚度薄,下分层夹矸厚约02m,俗称“200矸”;下部层位夹矸厚度变化较大。该文详细论述了粘土岩夹矸的岩矿特征。根据“200矸”中含有副象β-石英、高透长石、锆石、磁铁矿等高温矿物组合,特有的粒序层理和岩性在全煤田十分稳定等特点,表明其原始物质来源于降落火山灰。根据TiO2/Al2O3比值的明显变化,探讨了陆源组分的加入对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化学成分的影响。以“200矸”为等时标志层,解决了5#煤层在区域上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石炭-二叠纪高岭石粘土岩的岩石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石粘土岩是以高岭石及其多型变种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岩石。它在欧洲很多地区的石炭纪煤系中广泛分布,形成一种分布广、层位稳定的块状粘土岩层,通常称为“Tonstein”(Blatt,1972)。在我国北方和南方一些省区,不同时代煤系地层中都有高岭石粘土岩出露(Yiping Zhon,1982;夏琤等,1983),尤其是北方诸省产于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高  相似文献   

10.
《煤田地质与勘探》对富县组的“花斑泥岩”已讨论过两次。笔者也曾对该岩石和华池等地富县组含鲕状菱铁矿粉砂质粘土岩做过一些研究。最近在彬县又发现了延长群与富县组之间的粘土风化壳。结合河北宣化于洪寺中生界南大岭组玄武岩粘土风化壳及其再沉积鲕状菱铁矿粘土岩的特征,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群粘土风化壳和富县组(细)的形成环境及其岩相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柴肇云  张鹏  郭俊庆 《岩土力学》2014,299(2):346-350
采用自主开发研制的软岩膨胀试验装置,对新生代煤系地层中泥质岩进行膨胀试验研究,分析了泥质岩膨胀各向异性以及循环胀缩特性,并结合SEM试验结果,探讨了膨胀各向异性和循环胀缩特性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泥质岩膨胀性随岩样端面与层理面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泥质岩所含黏土矿物颗粒排列的择优取向导致了泥质岩吸水膨胀的各向异性,可通过膨胀各向异性系数进行定量描述;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泥质岩绝对膨胀率增加,趋于某一稳定值;相对膨胀率和相对收缩率降低,亦趋于某一稳定值;泥质岩循环胀缩特性是干湿循环过程中矿物颗粒排列方式改变和微裂隙萌生扩展的能量耗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霍县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霍县矿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的岩矿、构造、砂岩粒度分布、微量元素、测井曲线、砂体与煤层形态等特征,据此作了沉积环境分析。本溪组主要为泻湖-潮坪沉积,太原组属下三角洲沉积为主,山西组以上三角洲沉积为主。煤层与下伏砂体的较厚带的空间分布有迭置与错位两类关系。这种关系不但对煤田的普查与勘探能起指导作用,还是一种鉴定沉积环境的新标志。  相似文献   

13.
李晋  任大伟 《岩石学报》1989,5(3):76-85
老石旦矿区的高岭土(木节土)呈灰白、灰紫及灰黑色,质地松软,可塑性高,是一种良好的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对其成因过去有两种看法:(1)原生沉积的;(2)由煤层风化淋滤形成的。作者认为是煤层风化残积形成的。即煤层经地壳运动抬升到地表以后,受到强烈的风化淋滤作用,使有机组分分解,流失和逸散,铝硅矿物相对富集,在表生条件下形成木节土。  相似文献   

14.
上二叠统龙潭组是重庆南武矿区的主要含煤岩系,通过采集主采煤层C25样品,运用ICP-MS(稀土元素)、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重庆南武矿区龙潭组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南武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C25煤中Ga元素富集,平面上呈现东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矿区东北部天宝煤矿和开发煤矿达到综合利用品位。统计分析表明,C25煤中Ga主要以无机态赋存于黏土矿物或硅酸铝盐矿物中。初步分析认为,南武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中Ga元素的富集主要受物源、沉积环境及构造热演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黔北地区二叠系上统由两个半海陆交互沉积旋回组成,是煤系铀矿形成的有利地带。应用黔北地区上二叠统煤田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发现了煤系底部含黄铁矿黏土岩自然伽马异常。通过相关的岩样测试分析资料,这自然伽马异常主要是由放射性元素铀引起的。利用自然伽马场与含铀量的相关性,即γ<3.79 PA/kg (铀质量分数小于0.010 111%)划分为正常值,3.79 PA/kg≤γ<10.29PA/kg (铀质量分数在0.010 111%~0.030 027%)划分为煤系铀矿(潜在)矿化异常值,γ≥10.29PA/kg (铀质量分数大于0.030 027%)划分为煤系铀矿(潜在)异常值,解释了煤田测井自然伽马场异常,圈定了本区晚二叠世煤系铀矿(潜在)矿化异常区、(潜在)异常区找矿靶区。靶区围绕官店向斜、松坎向斜、坟坝向斜分布,成矿区(带)均位于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底部含黄铁矿黏土岩层中,受龙潭组和茅口组地层控制。综合评价表明,找矿靶区异常连续性较好,根据相关性推算铀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18 558%,达边界品位以上,具有较好的煤系铀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法和中子活化(INAA)法对采自山西阳泉三矿山西组3号煤层和太原组12号煤层的3件煤层夹矸粘土岩样品的8种常量元素(氧化物)和33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具有示踪意义的元素及其比值的对比分析,3个样品总体上均不具有典型的沉积岩特征,应该是由酸性或酸性偏碱性火山物质(降落的或陆源搬运的)在地表覆水较浅的弱氧化条件下经原地淋滤、蚀变形成的。原岩蚀变程度较高,不稳定或较不稳定的元素大量流失,甚至一些较稳定的元素(如高岭岩中的铁、锰)也明显流失。强烈的化学蚀变以及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是造成粘土岩间以及粘土岩与原岩间元素(尤其是REE)含量及REE配分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西南某水电站工程边坡泥化夹层构造形迹成因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区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受控于地层岩性(含软弱结构面)、向斜构造、微地貌等多种因素。边坡岩体中的层间剪切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不同程度地赋含泥化夹层,直接影响边坡的岩体结构。然而,工程边坡中泥化夹层却分布不均,是各种破碎带中的弱化带,最危险的潜在滑(弱)面,对重点工程部位的边坡岩体稳定性构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求其成因机制,优化治理措施,在整个开挖边坡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边坡所发育的煤系地层母岩体经多期强烈的构造挤压与研磨,各种风化的长期作用及地下水不断渗入,形成层间剪切破碎带产出、岩性较为复杂的泥化夹层岩组。枢纽区该泥化夹层岩组在实测地层剖面中,所占比例变化较大(1.77%~27.21%)。针对泥化夹层岩组的成因机理,提出5个成因阶段,对坝区所发育的泥化夹层作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证实其中确含有新(次生)的粘土矿物,为泥化夹层的存在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浙西康山可燃有机岩矿脉的实质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浙江西部康山可燃有机岩矿脉的镜下观察与煤,石油沥青的热模拟产物的对比,稳定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微量元素的分析对比,以及大量陆源碎屑物和自生矿的的存在,确定这种可燃有机岩矿脉的实质是腐泥质盆煤-无烟煤,而非石油衍生物,不属于经过运移的石油沥青;综合区域地质条件,矿脉产状和分析数据对比,再次确认其来源为下寒武统荷塘组腐泥煤。  相似文献   

19.
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的工程地质背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论述了榆神矿区煤层上覆红土、风化带基岩、未风化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认为红土层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风化带基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增加,隔水性能明显增强。2-2煤层上覆基岩为中硬岩石,而且有较多的软弱岩石夹层,煤层开采的冒裂带发育高度相对较小,影响不到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底部,具有较好的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深部煤系软岩遇水崩解的宏观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层开采层位的加深,对煤系软岩水稳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巨野3号煤顶底板岩层以泥质岩为主,赋存深度900~1200 m,为典型的深部煤系软岩。通过水理性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对巨野煤田深部煤系软岩遇水崩解的宏观特征及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软岩水稳性较差,浸水后在30 min内开始崩解;岩样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及蒙伊混层为主,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疏松性及定向排列性。通过分析认为深部煤系软岩崩解是粘土矿物内外膨胀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软岩结构特征是导致该类岩石遇水崩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