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读者指出本文在读法的说明方面做得不够是对的。水文原来的题目是“综合读图的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读图的程序和方法,第二部分是读图举例——广东高要县。地理学报第21卷第1期所刊出的是第二部  相似文献   

2.
沈洪健 《地理教学》2011,(13):48-50
说明:试题见本期“试卷交流”中“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第1题 读图辨识出是火山,就知道山体岩石的矿物由岩浆冷却形成,岩浆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而软流层上部虽然是岩石圈,但并非是地壳,C答案迷惑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一、了解现状 凸显图表 随着课改的推进,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地理读图、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认真研读近年来的地理高考命题,以地理图表为载体进行地理命题的试题比重明显上升,上海试卷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50分,其中出现图表的比例逐渐增加,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100分,综合题则全部以图表形式呈现,图表类型多样,简单呈现课本或练习中的图表现象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变化多样的图表或图表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2,(15):51-53
第Ⅰ卷 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5.
谢明  肖晓勤 《地理教学》2010,(21):42-45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解析:从图l可看出①是山顶,②为山坡,③④是山脊,⑤为山谷。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天气系统一锋面”一课教学时,我采用了高三一轮复习常用的三步曲式复习方法:第一步展示《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复习方向;第二步梳理知识点,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第三步进行解题方法归纳和解题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读图时不知从何下手,不能正确判读冷锋和暖锋天气系统,或将二者混淆。是让他们坐下去再思考,还是让他们死记硬背书上的图;是继续将教学预设进行下去,还是像新授课一样将冷、暖锋知识重新再讲一遍?我一时感到十分无奈。  相似文献   

7.
倍受人们关注的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见本刊今年第10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与政治、历史等学斜相比,虽然地理所占的比分并不高,但在整张试卷中。地理图表处于令人瞩目的地位。全卷共七幅图,皆是地理图表,特别是第Ⅱ卷非选题部分,六个题目中四题含有地理图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着重考查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读图能力:  相似文献   

8.
羊重荣 《地理教学》2010,(21):37-41
第Ⅰ卷 图1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9.
高中地理教材第二章中提到的关于形成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没讲到洋流。虽然在第三章中讲到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为了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应在讲授形成气候的因素时,加上洋流。为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洋流也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从读图入手,讲授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平 《地理教学》2012,(9):25-26,17
一、主要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从中你了解到美国有哪些"世界之最"?是不是所有的"世界之最"都会令美国人民感到骄傲呢?学生活动1:读图练习—了解美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世界排名参考“2004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柱状图(见图一),读出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看看美国的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几。,  相似文献   

11.
课本、地图册和读图作业图册(均为1995年版)中的世界小麦输出方向.有些已过时。如:课本和读图作业图册中,埃及小麦输入量过小,地图册中,小麦辖往西亚而不是埃及。近年为,埃及粮食生产虽有显著发展,但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城市人口,以小麦为主食,需大量进口小麦,1994/1995年度,小麦进口量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12.
1、读图时首先要读出每根等温线的数值。等温线图上,有时每根等温线都标明了数值;有时目标出部分等温线的数值,由于图上等温线数值一艘是等差变化的,适时可通过相邻的已知等温线数值来判读未知等温线的数值.如上图中a、c两根等温线数  相似文献   

13.
李兴防 《地理教学》2011,(23):43-47,42
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6分)  相似文献   

14.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读图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创造思维读图法”即在读图教学过程中通过有序的认知过程,实现思维品质的变通和升华,最终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任美锷 《地理研究》1983,2(4):41-47
国土整治是我国一个很重要问题,我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讲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什么是国土整治;第二部分,国土整治与中国地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地理示意图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图像类型之一,也是高中地理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学会运用地理示意图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市第三中学部分学生的地理示意图学习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学生课堂提问的表现以及作业、考试、答疑、访谈的反馈,制定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高中生地理示意图的学习能力障碍,并借助评价指标体系从读图、绘图、用图等方面探讨地理示意图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经常遇到坐标图的试题,需要读取其中的数据,特别是读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求其差或和,但往往得出的数据有一定误差,引起学生和老师们的争论。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种非常简洁、实用、读数准确的读图方法。【例题1】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历史变化示意图,回答第1题。  相似文献   

18.
吕雅丽  佟晓明 《地理教学》2010,(9):54-55,53
一、选择题 图1甲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A点是北极圈与晨昏圈的切点,C(0°,180°)地方时是12点。读图回答1~3小题。  相似文献   

19.
本课内容主要由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两部分组成。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我国六城市气温的差异”图表、“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与文字教材组成。冬夏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中国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漠河、广州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昼长时间”阅读材料与文字教材组成。所以,本课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联系已学过的纬度、地势、季风等因素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孙苓 《地理教学》1993,(2):9-10
读图是地理课的一大特色。中学地理的图象系统包括各类地图、示意图、模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怎样读图才能提高读图质量和速度呢?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四种方法:描述法、对应法、组合法和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