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文章回顾了海洋科技成果发展的历程,指出了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对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海洋技术各个领域的产业化成果,揭示了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产品标准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海洋高新技术标准的发展背景,说明标准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作用以及制定海洋产品标准的时机,通过分析我国的海洋高新技术状况,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联机服务是信息产业化和现代先进技术发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联机服务系统的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海洋信息联机服务的基本设想,并对其相关的系统构成,关键技术,服务内容和连接方式进行了综合技术探讨,指出实现我国海洋信息联机服务的区域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化水平,促进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文章分析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建立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化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类型建立不同的投融资模式,通过市场的参与有效调和资本主体的刚性,发挥经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海洋生态修复,最终实现海洋生态修复投融资的高效性;通过探索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实现生态修复主体市场化以及生态修复装备、技术和产品市场化;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化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加强空间规划,修复标准制定,资金使用、监督和管理,修复效果考核评估以及奖惩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海洋的作用更加凸显。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联合制定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八年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以推动我国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海洋的作用更加凸显。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联合制定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八年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以推动我国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迄今已近20年,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海洋遥感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然而,产业化方向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海洋遥感技术的深入发展;为海岸带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成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对我国海洋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目前我国海洋技术总体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升国家海洋技术总体实力,推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推进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推进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罗钰如陈右铭杨桓近年来参加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一些学术会议,听到不少专家、学者的学术发言,谈到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现整理写了这个建议性的短文,供指导海洋产业发展的有关政府部门决...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国际海洋开发大势及满足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与海洋开发及海洋科技创新相关的战略规划,确立了依靠海洋科技、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海洋开发总体战略目标,明确了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战略任务,为成果产业化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文章从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界定入手,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影响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化组织形式、科学配置资源、完善市场机制3 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洋环境科学与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铭 《海洋科学进展》2000,18(3):96-100
阐述了海洋环境科学和海洋监测技术的国家需求和技术特点,介绍了"九五"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的起步情况.  相似文献   

12.
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若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洋开发的迅速发展和海洋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提上议程,人们对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这种客观需求的拉动下,90年代国外在海洋力学同步观测方面,在悬浮泥沙综合测量方面,在海洋污染连续监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同时介绍了我国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领域.海洋监测技术主题(818)”中相应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海洋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论证了海上试验场建设及其相关标准检验与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海洋仪器装备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出发,重点分析了标准检验与试验场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相建海 《海洋与湖沼》2020,51(4):673-683
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张玺奠基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刘瑞玉、吴尚懃、张福绥、郑守义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一批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努力攀登,攻坚克难,前仆后继,薪火相传,为我国海洋生物学学科的系统、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建树和奠基性贡献,夯实了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近30多年,可为海洋生产力及其可持续性提供解决方案的海洋生物技术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海洋研究所为国家海洋生物高技术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并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发力,引领了海洋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实现产业化,推动蓝色生物产业的征途上,海洋研究所为世界最大的海洋增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做出突出贡献,直接催生了海藻、贝类和对虾三次养殖浪潮的兴起,带动了基础性、战略性海水增养殖种业发展;此外,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着力挖掘和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上,成果斐然,有力支撑了蓝色生物新型产业的发展。新近,海洋研究所牵头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必将为建设海洋强国,铸造蓝色辉煌注入强劲活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滨海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项目的大力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海洋放射性监测技术体系,以保障和应对我国海洋放射性环境安全与风险.本文分别对当前海洋放射性样品采集规范体系、海洋放射性监测技术规范体系、海洋放射性监测分析方法体系、海洋放射性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梳理,提出海洋放射性监测技术体系的发...  相似文献   

16.
宁凌  宋泽明 《海洋通报》2020,39(6):641-650
在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科技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的推动力,对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三阶段 DEA 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测算 2006—2018 年我国 11 个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 建立 Tobit 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 2006—2018 年间,我国 11 个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海洋科技创新规模效率过低是限制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政府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规模、企业科技研发强度、科研机构研发能力、科技人才专业素质和科技人才组成结构等对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对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有负向影响。应通过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核心主导下的区域协调机制,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规模化水平,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及监测网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洋资料浮标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提供长期、连续、实时、可靠的海洋观测数据,是海洋监测技术中最可靠、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概述了海洋资料浮标的分类、主要理论及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海洋资料浮标发展的典型技术突破;介绍了我国目前海洋监测网的构成、应用情况,并对比了我国海洋资料浮标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及需求,展望了海洋资料浮标及监测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海洋观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述了海洋观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的海洋观测技术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系统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抛砖引玉,希望籍此助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