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经济发展迅速的开发区,及时高效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实现违法用地快速处置,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采用卫星、无人机遥感监测与实地测绘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将3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现状日常动态监测调查,建立动态监测技术体系,提供准确、现实性强的数据资料,快速提取疑似违法用地,加强土地管理,切实发挥3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土地执法监察的实施需明确土地利用变化区域的位置、是否违法及违法类型等信息。大多数土地动态监测手段只获取变化区域的位置信息,无法快速明确具体违法类型及识别伪变化,加大了土地动态巡查的工作量。基于此,本文提出针对非正常建设用地的分类识别模型,即一种可快速识别建设用地变化图斑违法类型的方法。该模型将变化检测获取的变化图斑与相关地政数据进行叠置分析,并设计非正常建设用地分类识别矩阵对变化图斑进行判断,采用计算机识别和人工辅助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明确非正常建设用地的变化性质。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解决综合分析多层矢量数据时图斑要素的跨界问题,提高了识别效率;和现有监测方法结合使用,可快速了解监测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概况,较大地提高了土地执法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业务化的新阶段。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采用GIS空间信息分析、土地利用遥感等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在实地核查变化图斑,及用地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违法用地状况,将其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切实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4.
本文面向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建立基于“3S”的国土资源数据获取、更新、管理、交换与应用的技术体系,通过应用示范研究,形成实用、可推广的技术流程和应用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S”的技术体系,以其精确的空间定位、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满足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
土地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执法监察中的应用,加大了违法用地执法监察的力度,缩短了执法周期,为城市执法监察人员对城市违法用地情况进行调查、执法并监督提供数据保障。本文主要是介绍通过对两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按照一定规则提取变化图斑,再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土里利用规划等现势数据,及时确定疑似违法用地图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为加强对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的全面、持续监管,进一步规范土地、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促进各地依法依规管地用地、管矿用矿,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统一部署开展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指出,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201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发现并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同时评估一个地区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状况,对违法用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基于增强实景的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该系统通过增强实景技术将违法用地信息通过巡查员所在的位置,随时随地提供给执法监察员。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方面增强了终端用户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巡查监管工作的直观性,让用户可直接在移动终端摄像头发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成果应用可以规范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有效管理案件查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案件查处证据,客观提供相关数据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基于Pléiades影像的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监测工作的阐述,分别介绍了高分影像生产、影像动态更新、影像变化监测、用地变化监管系统建设的方法,并将这些技术以辅助土地利用监管和规划批后执法为目的重新整合,实现了在城市建设用地执法监管领域中集3S技术于一体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于P1eiades影像的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监测工作的阐述,分别介绍了高分影像生产、影像动态更新、影像变化监测、用地变化监管系统建设的方法,并将这些技术以辅助土地利用监管和规划批后执法为目的重新整合,实现了在城市建设用地执法监管领域中集3S技术于一体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11,(6):20-21,4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铁路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近年来,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工作逐年好转。但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结果显示,公路、铁路项目违法违规用地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加剧,土地资源环境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荣成市土地资源环境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对土地资源进行基础性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计算各项指标分值,并得出承载状态压力指数;在基础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生态条件与环境质量进行修正性评价。结果显示,荣成市土地资源环境基础性评价为可载,基于水资源系统的综合承载状态为临界,基于生态条件与环境质量系统的综合承载状态为可载。  相似文献   

12.
国内已经提出利用GPS、桌面软件GIS和PDA等手持设备进行外业调查、内业绘制的内外一体化土地调查方法,此方法确实能够提高土地调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外业分离带来的效率问题,但本文更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变更调查图斑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基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可对外业调查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督查分配,借助卫星影像技术对图斑信息进行空间叠加显示。该技术平台已在青岛市内投入使用,实践证明:通过该技术可节省土地调查相关人力物力成本,通过平台对调查进度、调查数据进行在线核查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测数据的时效性与数据检错直观性,为国家决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实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城镇地籍数据等国土资源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网络、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面向地籍管理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目的是为更好的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地籍资料进行动态高效的管理,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促进地籍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运转,为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最新和准确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装备也得到迅速发展,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在自动化、高效化方面的能力越来越突出,获取的数据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装备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例,给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提高现代测绘技术装备的应用能力,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鲁东南新石器遗址时空格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琪  刘冰  刘欢 《测绘科学》2019,44(7):88-95,104
针对史前文化遗址的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类聚居地带来的影响,对发现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鲁东南地区史前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等条件分析遗址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高程50~200m、坡度0~6°、坡向朝南且距离河流200~2100m的范围内;且遗址点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聚集性,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聚集中心存在迁移现象。由此得出古代人类倾向于选择海拔高度低,坡度小,向阳且靠近水源的地方聚居,且不同时期农业经济类型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人类活动中心的位置分布。探究了鲁东南地区3个时期遗址时空分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中心的聚散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济南市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为济南市国家重汽研究中心)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给出了超高层建筑竣工测量技术流程,提出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实现超高层建筑竣工测量方法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竣工测量所需的成果,包括高度、建筑面积、总平面竣工地形图等,且成果可靠,能够满足竣工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孔维华  曲国庆 《测绘科学》2006,31(6):167-168,154
山东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于199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课程组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改善了教学条件,确定了适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提出了开放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课外阅读、论文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了实验课程体系,制定了完整的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数字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对数字摄影测量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紧跟当前数字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反映当前数字摄影测量最新发展的教学体系,构建一批有特色、有一定创新性的案例式实践教学项目,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指导材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批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教学改革,丰富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据处理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潍坊市主城区实景三维模型制作为例,侧重对倾斜影像实现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快速生产的流程、优势与局限、生产效率、模型精度等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技术局限,提出了模型精细化修补和三维大场景模型单体化的方法,并对不同单体化方法做出对比分析。实现了实景三维模型自动生产、模型精细化修补、单体化并挂接属性,为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对城市级三维模型建立后期应用进行了总结,对为山东省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数据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深基坑变形难以建立准确的计算模型进行预报问题,本文运用非等时距灰色-马尔科夫链对深基坑变形量进行预测。首先基于原始实测数据,建立非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然后采用马尔科夫链对预测值残差序列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对潍日高速跨铁路转体桥深基坑4个测点的变形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灰色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预测值后验差为0.07、0.37、0.16和0.33,精度等级均为1级,该模型为深基坑变形预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