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正雄 《探矿工程》2015,42(2):60-64
以绳索取心钻进工艺在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万家—新庄段ZK2108孔的实践性应用为例,介绍了绳索取心钻进工艺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细节,并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索和应用研究,为绳索取心钻进工艺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中的推广及应用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常用的几种物探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浅层物探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特定领域知识的智能问题求解系统。目前专家系统的应用几乎遍及各个领域,而地球科学则是专家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讨论了专家系统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意义,介绍了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详述了专家系统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探地雷达在建筑物、地下埋设油罐及探测水底起伏等研究,分析了天线类型、发射天线和接线天线间距、测试参数的选取对工程问题的影响,对探地雷达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作了分析,总结了探地雷达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5.
应用MATLAB实现探地雷达数据小波变换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应用Matlab实现了探地雷达原始数据的读取及分析处理,并给出了Matlab下探地雷达数据的小波变换处理实例,应用效果令人满意,为探地雷达数据自主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收集国内外高光谱技术发展、地质应用与研究实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地质应用的现状及其主要进展,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地质应用的主要技术。结合地质应用成功的实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在矿物识别与填图、岩性填图、矿产资源勘探、矿业环境监测、油气渗漏监测等地学方面的应用优势与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地质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邵金强  罗斐 《贵州地质》2007,24(4):332-334,314
本文简要介绍了GPS-RTK技术基本原理及构成,阐述了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了GPS-RTK技术具体应用中的优势和优点,并就RTK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苏联及其它国家的文献中出现了许多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解决应用地质学问题的文章.现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普及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应用了系统分析.苏联于1983年5月在莫斯科召开了首次全苏《地质学中的系统分析(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学术会议,总结和交流了在地质学中应用系统分析方面的经验.系统分析方法提高了地质研究的效率,无论是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地质科学研究,它都为之开辟了新的途径,所以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郑州市现有地温空调系统应用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条件、浅层地温场特征、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郑州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适宜性,研究了热泵运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认为地下水源热泵应用效果较好,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适宜推广应用,为城市地下水源热泵发展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国内外高光谱技术发展、地质应用与研究实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地质应用的现状及其主要进展,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地质应用的主要技术.结合地质应用成功的实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在矿物识别与填图、岩性填图、矿产资源勘探、矿业环境监测、油气渗漏监测等地学方面的应用优势与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地质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电提取离子法中离子运移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讨论了大量离子系统的初值问题,随后介绍了6个基本概念,估算了地层中离子的平均热运动速度。导出了离子散射的指数规律,得出离子的平均自由时间的数值等于散射几率的倒数;离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和电场强度成正比,离子淌度与平均自由时间成正比,与有效质量成反比;介质的电导率和离子浓度、平均自由时间成正比,与有效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有有关公式、表达式。指出了离子的运移机理是,运移-散射-再运移-再散射,直到离子被吸  相似文献   

12.
贵州典型岩溶流域日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尚晓三  王栋 《中国岩溶》2009,28(1):43-48
以蓄满产流方式描述岩溶地区的产流过程,采用稳定入渗法划分径流,将非线性水箱模型用于模拟单元流域的调蓄过程,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率定模型参数,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率定参数的概念性岩溶水文模型,并以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采用流域内老黑潭、六谷、后寨测站的水文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以相对误差、互相关系数和确定性系数来评定模型.结果表明,本模型预报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士10%,互相关系数均大于0.80,确定性系数均大于或等于0.70,说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模拟及预报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混凝土质量检测的特点,采用弯曲射线进行超声层析成像。首先建立波速分布的网格模型,并引入最短路径法进行射线追踪,然后采用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RT)反演成像。为使算法适应弯曲射线,对SIRT的计算步骤进行调整,增加外层迭代,以便对修正后的路径进行下一轮反演;为提高反演精度,根据射线传播距离、幅度衰减、频率突变等信息建立和调整信号可信度系数,并依据该系数在求取网格慢度修正值时进行加权平均;为缩短计算时间,动态调整网格节点个数,并进行双向最短路径追踪。经过数值模拟及对混凝土基桩的实测,证明该方法在计算准确性和精度上有明显改进,计算速度也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的敏感性评价是研究储层损害机理、保护储层或减小储层损害的依据,是搞好油田注水开发的基础。采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开展了储层敏感性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秦家屯油田储集层对流体速度表现为弱敏感性,对盐敏表现为中等偏弱盐敏性,对酸表现为无敏感性,随着注水速度的增加,岩心的渗透率也随之增大,并未出现“桥堵”和“卡堵”现象,说明储层中不稳定的固相颗粒含量低,不能堵塞地层,油层增产可采用提高注入速度、酸化等措施,油层水敏为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注水前要注入稳定剂。碱敏表现为弱碱敏或中等碱敏,对该区三次采油作业中,尤其是碱水驱油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5.
八卦庙金矿床石英脉与金矿化关系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产于秦岭地区泥盆系浅变质细碎屑岩中规模最大的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矿化与石英脉关系非常密切,经过大量分析数据统计表明,金矿石品位与其石英脉带的发育规模、脉体内外硫化物的含量成正比,与脉体的规整程度成反比;与脉体的厚度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说,产于节理中的石英细脉的含金量比顺层产出的石英大脉的含金量高;石英脉的含金量高于脉旁围岩的含金量数倍甚至几十倍,含金石英脉与脉旁蚀变岩石共同构成工业矿体。石英脉带是宏观上直观的找矿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与不同尺度降雨时空分布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雨是地质灾害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开展地质灾害与不同尺度降雨的时空分布研究,分析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规律,对于提升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6~2007年汛期地质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为例,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地质灾害与年降雨量、月降雨量、月暴雨日数、典型降雨过程之间的时空分布关系开展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降雨是群发型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与年均雨量成正比,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最大的区域,其年均雨量最大;地质灾害分布与月降雨量、月暴雨日数的分布总体上具备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不是完全对应的,主要受到典型强降雨过程的落区控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出现典型强降雨过程时,地质灾害群发。  相似文献   

17.
高斯投影反解变换的迭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辉  赵楠  毛丽  董峡 《化工矿产地质》2007,29(1):53-54,60
给出了用迭代法求底点纬度Bf值,进而反解高斯坐标的方法。通过编程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程序设计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对实际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FLAC3D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伍嘉  李坤 《岩土力学》2012,33(2):617-622
当使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FLAC3D计算渗流场时,自由面位置过高,非饱和区渗透系数被定义成常数,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运用变单元渗透系数法,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并提出了修正的变单元渗透系数法,对非饱和区的渗透系数进行较为严格的理论修正,得出准确的连续光滑的自由面,求解出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利用有限元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附着接触面的方法,解决了三维复杂边界中寻找溢出点的困难;并以实际的三维复杂工程为例,计算了某边坡的渗流场分布情况,经验证,结果准确。研究成果对研究饱和-非饱和渗流以及该软件中与渗流有关的计算具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溪电站厂房基坑承压水降压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红星  曹洪  尹小玲  潘泓 《岩土力学》2004,25(Z2):531-535
研究对潮州供水枢纽西溪电站厂房基坑承压水降压采用减压井和局部旋喷封底相结合的方案,并利用改进的水平二向有限元程序进行空间渗流场计算,提出减压井布置方法,同时根据基坑开挖步骤,提出减压井运行控制方式,分析了对邻近水闸的沉降影响.对影响降压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控制承压水降压的最主要因素是减压井井口高程.总结了实际施工中承压水减压的情况,并分析了出现局部流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贵州纳雍水东铅锌矿床石英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温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波  陈国勇 《贵州地质》2010,27(2):100-105
利用显微测温学的方法,对纳雍水东铅锌矿床中石英进行显微及包裹体测温研究。研究表明,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以气液相包裹体居多,纯液相次之。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冰点温度为-12.5℃~0.1℃,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22.1℃~307.0℃,峰值范围为120℃~150℃,反映出中低温成矿的特征;流体盐度W(NaC leq)%变化范围为0.18%~16.43%,平均盐度7.05%;流体密度为0.8 g/cm3~1.02g/cm3,平均密度0.95 g/cm3;成矿压力为87.86×105Pa~351.94×105Pa,其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29 km~1.17 km之间,平均成矿深度为0.50 km。综合研究表明本区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呈现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低压、浅成相的矿床成矿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