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4年(1~12月)广西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地区出现严重冬春连旱和秋旱,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另外,霜(冰)冻、低温阴雨、强对流天气、高温天气、寒露风、寒潮等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04年没有热带气旋影响广西。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对水电的影响属偏差年景,对交通运输、盐业的影响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2.
2004年度河南基本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冬、春季异常偏暖;春季出现寒潮和干旱;夏季凉爽多雨,初夏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损失严重,盛夏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和低温阴雨天气。年内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偏轻,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3.
广西2007年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广西全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平均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多。年内出现近十年少见的春季"倒春寒"以及暴雨洪涝、干旱、高温天气、热带气旋、强对流天气等天气气候事件。除干旱较常年偏重、高温天气较常年偏多外,其它灾害属正常到偏轻年份。气候对农业、旅游业的影响属正常稍好年景,对人体健康、交通运输、盐业的影响属偏好年景,对水电的影响属偏差年景。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春季(3~5月)全省大部地区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无大范围霜冻害,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大部地区夏收提前,冬小麦喜获丰收。季内虽然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大风、晚霜冻、高温及干热风天气,但对农业生产影响较轻,气候条件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5.
强弱南海夏季风年广西的天气及预测概念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研究(1997-2000)的成果资料,对强弱南海夏季风年广西的天气作了对比研究,主要分析了雨季开始、年雨量分配及丰欠、热带气旋活动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个简单的预测概念模型,可供业务工作者在制作年景预测上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春季(3~5月)全省大部地区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无大范围霜冻害,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大部地区夏收提前,冬小麦喜获丰收.季内虽然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大风、晚霜冻、高温及干热风天气,但对农业生产影响较轻,气候条件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炎  姜允迪 《气象》2005,31(4):35-38
200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春李至初夏,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出现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季,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汛期,我国大江大河未发生大的流域性洪涝灾害,但局地性强降雨造成的暴雨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比较频繁,四川、重庆、云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损失较重。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但阶段性起伏变化较大,冬、春、秋季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冻害或雪灾,夏季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年内,有8个台风(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其中台风“云娜”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雷雨大风、冰雹、雷击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较上年同期增多。综合分析,2004年我国气候总体正常,气象灾害偏轻,属于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8.
1 基本气候特点 2004年度河南基本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冬、春季异常偏暖;春季出现寒潮和干旱;夏季凉爽多雨,初夏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损失严重,盛夏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和低温阴雨天气.年内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偏轻,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西强对流天气的普查和统计分析,将全区日出现雷雨大风、冰雹总站次≥5的作为区域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对1990~2001年共12a春季(2~5月)广西所出现的51次区域性强对流过程的环流形势场和对强对流天气有指示意义的一些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得出了广西产生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的分布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向华 《湖北气象》2002,(1):39-41
2001年度(指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湖北省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明显偏少。主要气候特点为:冬季暖湿,雨雪雾天气多;春季降水少,冷空气活动强度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低温冻害和浮尘;夏秋气温高、降水显著偏少,大部地区出现夏秋连旱,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夏秋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 为历史同期少见,农业年景人尽其才歉。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2007年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农业气象条件对春小麦、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有弊。春季短时干旱发生面积较大,病虫害发生较历年偏重,夏、秋季连阴雨天气较历年偏多;但关键时段降水丰沛,气温偏高,总体农业气象条件与正常年份相比偏好,与2004年相当,属年景较好的年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西强对流天气的普查和统计分析,将全区日出现雷雨大风、冰雹总站次≥5的作为区域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对1990~2001年共12a春季(2~5月)广西所出现的51次区域性强对流过程的环流形势场和对强对流天气有指示意义的一些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得出了广西产生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的分布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3.
简述肥城市1994年的天气气候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年水、热充足,光照偏少,对农业生产有四大有利影响和三项灾害。利多弊少,年景上乘。  相似文献   

14.
罗喜平  黄红  周成霞 《贵州气象》2005,29(Z1):10-12
利用1961~2004年冬季贵州省84个测站凝冻日数资料,分析了2004年冬季(2004年12月~2005年2月)贵州省凝冻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冬季在省的中部一线有3个明显的重凝冻中心,主要出现了6次持续凝冻天气过程,其中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严重的是2004年12月23日到2005年1月2日的凝冻天气过程,6个测站达到特重级凝冻标准;与过去40a相比,省的中部一线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重,全省平均凝冻日数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较重的年份,凝冻集中期全省平均温度是1986年以来最冷的一年.分析这6次凝冻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都是有偏北路径冷空气南下影响贵州,在贵州南部形成静止锋;同时高空有低槽东移影响,并且有冷空气不断补充,静止锋活跃,使凝冻天气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15.
广西2006年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广西平均气温偏高,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春、秋季降水偏少,干旱严重;夏季降水集中、暴雨洪涝灾害严重。年内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有6个,比常年偏多,其中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第6号台风“派比安”给广西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总的来看,2006年广西气象灾害较常年偏重。气候对农业、水电、交通运输的影响有利有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属正常年景,对盐业、旅游业的影响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16.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3,(3):I0001-I0001
江西省2013年4—6月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气温略偏高、日照略偏少。季内出现了多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属中等洪涝年份;气温、日照条件未出现明显异常。总体上,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2013年油菜、双季早稻均为丰产年景。  相似文献   

17.
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各类资料,从天气实况、大气环流形势演变诸方面,对2004—2006年3月8—12日内蒙古地区的天气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该时间段内均有明显的天气过程出现,伴随不同程度的大风、沙尘、降水及降温天气。分析表明:2004年大风范围最广、最强,沙尘出现时间最早、覆盖面积最大,降温相对不强;2005年主要以降温为主,降温时间短、强度大,出现了大面积寒潮天气;2006年沙尘天气最强,尤其9日达到了强沙尘暴天气的标准,降温幅度也比较大,但持续时间相对长,大风主要集中在西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了1996年影响广西的寒、旱、涝、风重大灾害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996年影响广西的灾害天气具有种类多、强度大、危害重、造成的损失巨大的特点,对这些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和研究,对今后提高对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卢建壮  何飞 《广西气象》2001,22(3):37-38
2000年4月14日,广西受一次锋面、切变线、低槽的共同影响,却没有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本文对这次过程的几个物理量进行计算分析,从短期预报的角度探讨造成空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广西2002年寒露风天气对晚稻的影响与防御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晖 《广西气象》2003,24(1):37-39
针对2002年9—10月份广西出现的寒露风天气对晚稻的影响作分析、评价,并就如何防御寒露风害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