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RegCM2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澳大利亚CSIRO R21L9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温室气体CO2加倍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该文为第2部分,对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分析表明:由于温室效应,中国区域的地面气温特别是在冬季和北方将有明显升高,区域年平均的升高值为2.5℃;同时区域内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将明显上升,日较差将减小。结果还表明,在CO2倍增条件下,中国区域降水将呈增加趋势,区域年平均的增加值为12%;以夏季的增加率最大,其次为冬季。中国汛期降水将呈现出“三类雨型”出现频率增多的趋势。南方的大雨日数将有所增加。此外,生成和影响中国的台风数目也将有所增加。温室气体的增加同时对环流场产生影响,如导致500 hPa高度场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氯烃化合物等吸收地表放出的长波辐射后,本身加热升温,又增加返回地面的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引起地球气温升高的一种现象.地球气温究竟在怎样变化?地球气温升高是祸还是福?引起大气增温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在当今科技界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使用ResCM2区域气候模式,嵌套澳大利亚CSIRO R21L9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加倍)对东亚(主要是中国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数值试验。控制试验的结果表明,区域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区域的极端气候事件。对温室效应引起的它们的变化进行了信度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温室效应将引起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增加,日较差减小;使得高温天气增多,低温日数减少。降水日数和大雨日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同时还会引起影响中国的台风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量气象观测资料表明,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不断地在波动中逐步升高,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于全球变暖的原因,众多科学家的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的结果。那么,什么是“温室效应”呢?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的热量源,地球通过辐射...  相似文献   

5.
使用RegCM2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澳大利亚CSIRO R21L9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温室气体CO2加倍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该文为第2部分,对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分析表明由于温室效应,中国区域的地面气温特别是在冬季和北方将有明显升高,区域年平均的升高值为2.5℃;同时区域内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将明显上升,日较差将减小.结果还表明,在CO2倍增条件下,中国区域降水将呈增加趋势,区域年平均的增加值为12%;以夏季的增加率最大,其次为冬季.中国汛期降水将呈现出"三类雨型"出现频率增多的趋势.南方的大雨日数将有所增加.此外,生成和影响中国的台风数目也将有所增加.温室气体的增加同时对环流场产生影响,如导致500 hPa高度场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节选)   总被引:104,自引:68,他引:36  
IPCC第4次报告指出:近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最近50年有加速之势,而且很可能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预计21世纪,全球仍将表现为明显的增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可能更加严重。近50年,广东气温升高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主要增温区域,其次是东南部沿海地区。预计广东在2011~2040年、2041~2070年和2071~2100年的年平均气温可能分别升高约1.0、1.9和2.8℃。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广东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降水变率加大,旱涝灾害频繁;登陆台风的个数减少,初台登陆时间异常;高温日数增加,高温酷热、热浪愈发频繁;低温日数减少,暖冬突出;极端最低气温变化不稳定性增加,寒冷灾害加重;灰霾天气增多,日照时数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著增大。广东近50年的增暖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因于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已经对增暖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城市化导致的热岛效应加剧了局部地区的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但负面影响可能超过正面影响。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继而可能对广东沿海低洼地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过去近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0~20 cm,广东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7 mm/年,海平面上升会使海岸侵蚀加重,咸潮海水入侵加剧;温度上升可能使广东近海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且变得更加脆弱;珠江口的咸潮上溯的现象可能更加频繁;广东沿海的赤潮可能更加频发。气候变暖将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增加。此外,气候变化对我省国民经济的一些方面(如水资源、人类健康、人类居住环境、保险和其它金融业)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建议:通过节能降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适应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气候;提高对气候系统的监测能力;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适应对策研究及技术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高公众的气候保护意识;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苏两国科学家通过台式计算机站网举行的一次有关“如何对付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增暖趋势”的“电子式”会议于今年四月份开始,预计会议将持续到今年年底。科学家们对温室效应有了一致的看法,即由于石油燃烧产生明二氧化碳及其他工业活动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积聚,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于 RegCM2的区域气候模式并单向嵌套澳大利亚 CSIRO R21L9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区域模式由于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因而对中国区域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较全球模式有了较大提高;模式对 2×CO2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了在 CO2浓度倍增情况下,由于温室效应,中国区域的地面气温将有明显升高,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大气本底污染监测中的几个问题介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龙元 《高原气象》1990,9(3):337-346
“大气本底污染监测”是指为了获取全球性和区域性大气组成本底浓度值的监测工作及与此相联系的各项科学研究活动。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日益增多,引起了诸如“温室效应”、“平流层臭氧减少”、“酸雨”等危及人类生存条件、促使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本底污染监测受到了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环境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全球温度场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 90 0~ 1 998年全球 5°× 5°年平均表面温度场序列 ,提取具有不同温度变化型态的显著区域 ,探讨温度背景趋势的区域性及其对变暖显著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对Hadley中心HadCM2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初步分析 ,研究温度背景趋势地域性差异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 ,全球年际至世纪尺度温度变化距平场存在差异显著的 2 0个区域。温度场的背景趋势主要表现为两大类 ,背景增暖型和背景波动型 ,其中背景波动型以准 70a的波动变化为主 ,主要存在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并以北大西洋地区尤为显著 ;背景增暖最为稳定、显著的区域则是南印度洋中纬度地区。不同条件下海气耦合模式数值试验的结果也表明 ,南印度洋中纬度地区是温室效应等外强迫的稳定响应区域 ,温度背景趋势的地域性差异 ,一方面可能与温室效应等外强迫变化在不同区域的响应稳定性有关 ,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海气系统年代际以上尺度耦合振荡的区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事实,分析概括产生温室效应以后大气结构的变化.温室效应可以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使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加,出现对流性天气之前积聚的不稳定能量可能性更高,大气对流层顶抬高,垂直运动加强,导致大气对流层内垂直和水平振荡的幅度加大,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并可能进一步对人类和社会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未来50年中国气候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比较了各种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的估计,及其可能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分析和预测了太阳活动与火山活动的长期变化,在此基础上估计了未来可能产生的自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在未来50年中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均可能使气候变冷。因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温室效应加剧而产生的变暖。但在2010年之后,温室效应可能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比1961~1990年平均上升0.6℃以上,东亚地区的增温,可能比全球平均稍强。气候变暖后,东亚地区降水可能增加。但在我国北方,夏季干旱程度可能加大。  相似文献   

13.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地球得以保持温度的自然现象。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将是冰的世界:它的平均气温将是零下18摄氏度,而不是目前的15摄氏度。问题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二氧化碳、甲烷、含氯氟烃等气体的排放量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加剧了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是人所共知的:森林砍伐造成的火灾;使用天然气、煤及石油等矿物能源作燃料(其中包括交通运输)以及工业废气的排放等。如今,人类每年要向大气中排放230亿吨二氧化碳,比本世纪初增加了25%。科学家们今天都承认地球气温正在上升的现实,但对这一现实的…  相似文献   

14.
若干影响辐射平衡的强迫力是气候变化的原因,而最重要的辐射强迫力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温室效应使低层大气及其下垫面增温。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文章评述了各种温室气体的相对重要性及反馈作用、海洋的作用、海平面的升高、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气候变化的检测与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温室效应对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13  
在一个全球模式中嵌套了RegCM2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了CO2加倍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对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在CO2加倍的情况下,这里的气温将明显升高,升高值一般在2.6~2.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值。同时降水在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也将明显增加;其中青藏铁路沿线的增加率一般在2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值水平。温室效应同时会使得青藏铁路沿线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升高。  相似文献   

16.
我们确信: 1.客观存在着一种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变得更暖。 2.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物正在逐步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烷(CFCS)及氧化氮〕含量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温室效应,其结果将使地球表面进一步变暖,主要的温室气体——水汽的含量将随地球变暖而增加,反过来又将进一步增强温室效应。计算得到: 1.某些气体对于气候变化可能具有比其它气体更有效的作用,并且它们的相对效果能够估计,二氧化碳在过去时段内对温室效应的增强所起作用超过一半,并且在将来依然起相似的作用。 2.大气中永久性气体含量(二氧化碳、氧化氮及CFCS)在排放中调节是很缓慢的。按现在的速率连续排放所增加的含量将使我们承担几十年至几百年的责任。按目前  相似文献   

17.
橡胶平流寒害轻重,过去用统计“有害积寒”(简称积寒)多少来衡量(求积寒之前先求“有害温”,过去叫有害寒冷,即当天气达平流日后的日平均气温与12℃之差,有害温之和称“积寒”。累积全冬或最强一次平流“有害温”之和,即为全冬“积寒”,或最强一次平流“积寒”)。根据全冬“积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几年中,预测因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化一直是人们广泛专注和思考的主题。预测温室空气浓度增高的效应之一就是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5℃(Riebsame1990)。升高3—5℃将引起海平面的升高,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0.55—1.28m  相似文献   

19.
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将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进而导致生态、经济、政治方面的严重后果,对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刻不容缓的问题。1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影响及预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氯烃、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水汽等)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如果人类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趋势将持续,其增暖效应陆地比海洋强,高纬比低纬显著。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对海平面升高、水资源、农业生态、林业及人类健康等带来…  相似文献   

20.
在气象名词审定工作中,一个名词的审定往往涉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名词如何定。这里试举二例,并提出有关词的定名建议,希望从讨论中得出最合理的定名。一、关于“温室效应”园艺学中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指的是玻璃或塑料薄膜等透明或半透明覆盖物列覆盖范围内空气的增暖作用。由于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到达地面,且易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形成逆辐射,从而导致大气低层的增暖,因而气象学界也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